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他出生在一個將門之家,受到社會尚武風氣的薰陶,家庭、親屬的影響,尚武的觀念從小就被灌注到他幼小的心靈之中。在他只有幾歲的時候,父親就嘗試對他進行騎射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訓練也逐年嚴格。這種訓練,如同做功課一樣,每天手不離箭,身不離鞍。父親善養馬,在馬匹的選擇和騎術方面,都能給他以指導。三桂很聰穎,據三桂的教生陳邦選說:三桂小時,「聰明自然超群」。【《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陳邦選致明寧遠總兵書」。】他學習很用心,也頗刻苦,騎射進步很快。還有舅父祖大壽對他很關心,不時地加以指教。他經常出入軍營,很喜歡軍隊的戰鬥生活,一心想將來長大了當一名軍官……

  從山海關,經中後,至寧遠以東,抵錦州,北面一望丘陵、山嶺,綿延不盡,林木繁茂,多飛禽走獸,虎、豹、野豬等猛獸,無時不出沒林中深處。行獵是當地獵戶的衣食之源,而對於達官貴人來說,卻是一種消遣。三桂的父兄每於閒暇攜家丁進山打獵,當他能獨立騎馬時,便跟隨父兄左右,騎逐山林之中。稍大點,他就自帶家丁,獨闖山林,與禽獸周旋,每次都有收穫,這養成了他「好田獵」的習慣。【孫旭:《平吳錄》】這種帶有軍事味道的生活,培養了他勇敢、不畏艱險、「沈鷙多謀」的思想性格。【鈕琇:《觚剩》】他掌握的騎射技能,後來都遠遠超過了他的哥哥、弟弟。他演習過各種兵器,最喜歡使大刀,練得很有功夫。從此,這柄大刀就成了他在未來的歲月中南征北戰的制勝武器。現今保存在昆明市博物館的一口長柄大刀,據說是三桂的遺物。

  三桂十六七歲時,應試武功,得中武舉。關於三桂中武舉和從軍的時間,還未見到具體記載。但他20歲時已升為遊擊,可以肯定,他中舉和入伍必在20歲之前,而升為遊擊一職,也須一定時間和軍功才有可能。故確定為十六七歲中舉,與《庭聞錄》,「自少為邊將」似吻合無疑。國家設置武場,通過考試「技勇」,選拔將才。明末,按武場考試規定,一般以九箭射中目標為狀元。【談遷:《國榷》,卷93,5665頁。】三桂以其少年應試,在強手如林的角逐中,獲得武舉人,頗為難得。這都得之于平時的嚴格訓練。

  他得中武舉後,取得了在軍中任職的資格,開始了軍事生涯。《庭聞錄》的作者劉健說他「自少為邊將」,他的教生陳邦選也說「總爺(指三桂)少年懸印」,【《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陳邦選致明寧遠總兵書」。】指的就是這個時候。三桂初任軍職,就在舅父手下任中軍官。【孫旭:《平吳錄》。據《庭聞錄》,卷6:「三桂少時曾為毛文龍部將」。】這是個低級軍官,是三桂走向將帥的起點。他在舅父祖大壽的指揮下,參加了對後金的戰爭。很快,他嶄露頭角,日益顯示出悍將的素質。

  崇禎五年(1632年),他已是一個20歲的青年,卻已升為遊擊將軍。【《明清史料》甲編第1本,9頁。】雖說這個職位還不算高,但已進入將軍的行列,而父親這時已升到總兵官這個高級軍官的地位。

  20歲這個年齡,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身體長成,思想敏銳,精力旺盛,渾身充滿了青春的活力。20歲的吳三桂,比一般青年更引人注目:大耳垂,高鼻樑,臉色富有光澤,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瞻視顧盼,尊嚴若神」【《庭聞錄》,卷1。】。他的身材不算高,看起來,也不那麼魁偉,可是「臂力過人」,沒有人能趕得上他的力氣大!【《平吳錄》】。難怪凡見過他的人都用「美丰姿」、「狀貌奇偉」的話來讚美他,【《觚剩》】。大概並非虛語,亦非媚人之辭。不過,他的相貌也不是完美無缺,只要仔細察看,就會發現他的鼻子稍有缺欠:鼻樑右高左低,中間有一條黑紋如絲,像是受過刀傷的痕跡。他的鼻子的確受過刀傷。【《庭聞錄》,卷1。】那是在幾年前,他為救父親,一往無前地闖入數萬後金兵重圍之中……

  吳三桂17歲那年冬,正是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天聰三年)十月,皇太極發動了奇襲北京的戰役。他親率五六萬大軍,避開明朝構築的寧(遠)錦(州)防線,繞道內蒙古地區,從大安口、龍井關等處突入長城,直趨北京,給明朝以猝不及防的打擊。不幸的是,崇禎誤中皇太極的反間計,將袁崇煥逮捕入獄。祖大壽驚恐,攜吳襄父子及遼兵一萬五千人自北京倉皇撤軍,急返寧遠,以圖自保。崇禎聽從大學士孫承宗的建議,趕快派人安撫。使者疾馳至山海關才攆上祖大壽,當眾宣諭朝廷慰勞之意,聲明只逮治袁崇煥一人,與眾將無涉。遼兵得到朝廷寬大,人心才安定下來。

  次年正月,祖大壽奉命與孫承宗分駐三屯營(河北遵化附近)、豐潤(今仍名)之間,互相「聯絡犄角」。祖大壽又命所部分駐樂亭(河北樂亭)、昌黎(河北昌黎)、撫甯(河北撫甯)、石門、台頭營、燕河營(均在河北撫甯北、長城南)諸城鎮,以堵截後金兵歸路。【《國榷》,卷91,5512頁。】然而,後金兵「潛師飽颺」,行動非常詭秘,明官軍常常捕捉不到它的任何消息。【《國榷》,卷91,5516頁。】為摸清後金兵的去向,他常派出多達三百多人的「偵騎遠探」。【《國榷》,卷91,5512頁。】

  二月,祖大壽率部出長城,北進至建昌(遼寧淩源)。該城周圍多山,丘陵連綿,其西北面與內蒙古喀喇沁等部相接。皇太極繞道內蒙古入關和北返,建昌是他所經之地。明兵集結於此,企圖截斷後金兵歸路。

  吳襄攜帶三桂隨征,不離大壽左右。三桂年齡還小,在軍中不擔負具體軍務。父親和舅父對他很喜愛,不願讓他做任何冒險的事,讓他隨軍,是想訓練他,增長見識。父親已是一員參將,常受派遣,執行任務。可是,有一次發生了意外情況……

  一天,吳襄率數百人出城偵察,突然與數萬後金兵遭遇。後金將領沒有把幾百明兵放在眼裡,實行圍而不攻的戰術,迫其投降。吳襄無意投降,只有突圍才能擺脫險境。他與部下「急奔」,後金兵就「急圍」;「緩奔」就「緩圍」。直至近城處,吳襄仍無法擺脫後金兵的圍困。祖大壽憑城樓遠望,知後金兵勢大,明兵出擊,如以卵擊石,倘遭全軍覆沒,丟失城池,將犯不赦之罪。他不能救吳襄,只好聽天由命了。

  三桂見父親被圍,心急如焚,便跪在舅父面前,請求發兵,為父親解圍。祖大壽以雙方兵力相差懸殊,不敢出戰,說:「我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動,萬一失利,咎將安歸!」三桂請求再三,大壽就是不答應。最後,三桂痛哭流涕地說:「總爺不肯發兵,兒請率家丁以死相救。」大壽似應非應地「嗯」了一聲。他以為三桂必不能救,但三桂馬上應口說:「遵令!」站起身來,轉身下了城樓,率家丁20人,出城救父。大壽心情矛盾,也沒嚴加阻止,由他去吧!

  三桂左右各置一將領,自己居中,分18人為兩翼沖陣。後金兵見明兵極少,而敢輕易出戰,很是懷疑,便閃開一個陣口,將三桂20人裹入陣中。

  三桂入陣,以風馳電掣般速度向後金兵展開了衝殺,連續射出兩箭,後金兵應弦而倒。後金一員將官擁纛旗向他沖來。三桂迅即搭箭,用盡氣力,一箭射中,這員將官從馬上跌落下來。三桂急馳近前,下馬割取首級。不料此人受重傷未死,他眼看三桂舉刀之際,說時遲,那時快,抽出隨身的短刀,奮力躍起,照準三桂面部刺來,三桂沒有防,一刀砍中他的鼻樑,頓時血流如注。他顧不得傷口,手起刀落,將這個將官的頭砍了下來,並疾速地揀起死者扔在地上的紅旗,撕下一塊,胡亂地把鼻子裹起來,飛身上馬,呐喊著衝殺。尋到了父親,大呼:「隨我來!」數百名明兵都隨他往外突圍。這時,大壽在城樓上眺望,命城上明兵擂鼓助威。城上城下,陣裡陣外,喊殺聲、戰鼓聲響成一片,似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

  後金始終懷疑明兵以少沖陣,可能是「誘敵」之術,也不敢用力堵截,加之三桂衝鋒在前,來勢兇猛,銳不可當,他與數百名明兵沖到哪裡,哪裡就紛紛閃開。於是,三桂帶領明兵沖圍而出。後金兵怕中誘兵之計,並不敢追趕,眼睜睜地望著這一小隊明兵飛速遠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