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莽 | 上頁 下頁 |
一三九 |
|
畢竟是親骨肉,王莽對王匡挺放心:「侄兒,有你出馬,那是再好不過了,你是太師,按照古禮,太師的職責在東方,正好去對付東邊的反賊。不過,叔皇擔心你沒有實戰經驗,別出點兒什麼漏子……」 王匡使勁兒點頭:「叔皇!侄臣雖說年輕,好賴在你的身邊也那麼多年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您怎麼處理軍機大事,侄臣早就看了個八九不離十了。再說侄臣就不信,一夥小小的毛賊,能有多大能耐,敢跟咱們爺們兒叫板!聽說怎麼,綠林反叛裡頭也有個叫王匡的,還是個頭兒,侄臣倒要會會他,看到了是他這個王匡能,還是壓臣這個王匡行!也甭多,您就撥給侄臣三萬精兵,侄臣有這三萬大軍,掃平東方料定是易如反掌!」 王莽想了想,還是有點兒不放心:「侄兒英武膽氣,叔皇是沒什麼說的了,不過,領軍打仗非同兒戲,為著穩妥起見,叔皇再給你配個副手,倆人搭幫,遇事也好有個商量!」 王匡明白叔皇的用心:「叔皇,副手您只管派,不過,臣倒有個小小的請求,派您就給派個管用的,別像有的人那樣,占著茅坑不拉屎,還要任臣給他擦屁股!」 王莽早就考慮成熟了:「這個自然!叔皇就派更始將軍廉丹與你同去如何?」 廉丹現在也在十一公之位,原先的更始將軍甄豐謀反被誅,先後由姚恂、孔永、侯輔、戴參接任,廉丹已經是第六任了。這小子是行伍出身,領兵打仗有一套,前幾年跟庸部牧史熊一道出征句町,很是斬了不少首級。王莽一來是想早日平定東方,二來是想讓侄兒王匡有個手拿把攢的立功機會,這才決定由廉丹協助太師王匡領兵東證。 為了更有把握,王莽調撥了十幾萬精銳部隊,給王匡、廉丹二人,三萬人少了點兒,伯不夠使喚的。 軍事行動決定了,十一公剩下那幾位有點兒眼熱:「皇上,派兵征剿固然必要,可剛才您說了那麼多,不光是反賊作亂,不是還有什麼異象呢嘛,這恐怕就不是武力能夠解決的了。」 「這倒也是,予總不能發幾十萬大軍跟老天爺開仗吧?那麼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呢?沒好的,餿的也成!」 新近接替去世的平晏職位的太傅唐尊說話了:「皇上,老臣以為,大新朝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主流還是好的,這都是皇上您領導的好!當然了,問題也不能忽視,但關鍵是要找准問題的根子,對症下藥才能祛病不是?剛才您決定出兵征討反賊,這算是一劑良藥,但只是,老臣胡說啊,只是一劑外用藥,要治內裡的病,這還不夠,還得再開一劑內服的,才能管用哪!」 王莽挺感興趣:「好!太傅用開藥的比喻很形象嘛!予對醫學近來有點兒入門,前些日子,翟義的死黨王孫慶被抓住了,送到京裡來,予就讓太醫跟屠夫合作,把王孫慶給解剖了,測量了他的五臟六腑,還拿小竹棍一根一根捅了他的脈管,敢情人這東西挺複雜,長得挺全合!光是血脈就有不少根兒……扯遠了扯遠了,太傅,你接著抓藥!」 太傅唐尊躬身禮拜:「皇上這麼高的身份,還在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真讓老臣由衷欽佩!這咱們就不說了,說到大新朝的病,老臣以為是八個字:『國家空虛、人民貧困』。當然這只是症狀,要刨起病根兒來,只有四個字:『奢侈過度』!皇上您別誤會,由您這兒看,一點兒奢侈的影兒都沒有!臣說的是下頭,下頭那些不爭氣的官僚們!您可能不知道,現在這風氣簡直沒法兒提,整個兒一個腐敗!農民為什麼鬧事?官逼民反哪!當官兒的奢侈得沒邊兒沒沿兒,花鐵如流水,他們那錢由哪兒來?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老百姓那兒搜刮而來!什麼赤眉,什麼綠林,飯都吃不飽,不反等什麼?」 王莽點點頭,可又有點困惑:「按說予任命的大小官吏不應當這麼貪得無厭哪?大新開國之後,予先後兩次向諸侯授予了象徵封國的茅土,頭一次是在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予明確規定,把大新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每一等都有不同的封邑,公爵的封地叫一同,有居民一萬戶,土地縱橫各一百里;侯爵、伯爵的封地叫一國,有居民五千戶,縱橫各七十裡;子爵、男爵的封地叫一則,有居民二千五百戶,縱橫各五十裡。除了一千八百個諸侯指標之外,予還設置了同等數量的附城,等待有功勞的人來接受附城的爵位。附城也有等級,也是五等,最高的一等,封地叫九成,有居民九百戶,土地縱橫各三十裡。從九成以下,每降低一等減少兩成,最後減到一成為止。予記得那次接受茅土的,有公爵十四人,侯爵九十三人,伯爵二十一人,子爵一百七十一人,男爵四百九十七人,共計七百九十六人,各級附城的總數一共是一千五百一十一人。那些日子,予是忙得腳丫子直打屁股蛋,成天跟工作人員一起在壽成室朱鳥堂核對這兩千來號人的封國、食邑、埰地的地址,查戶口簿,畫地理圖,這容易嗎?」 唐尊有點兒迂,叫起真兒來:「可是那回不是說,因為地圖和戶籍沒有規劃好,暫不實授嗎!每人除了那包用茅草包著的青、赤、白、黑、黃的五色土之外,就只有由首都官署按月救濟的幾千錢,弄得他們生活困難,有的堂堂爵爺,竟然靠給人打工混日子!」 王莽不高興了:「那次是慘點兒,可不還有第二次嘛!第二次是在五年之後,天鳳四年(公元17年),予還是在明堂,重新頒授茅土。那次隆重,記得子站在花石臺階上,一份兒一份兒地發,雖說一小包土沒多沉,可架不住人多呀,從早上發到下午,弄得予胳膊都抬不起來了,這肩周炎八成就是那回落下的病根兒!那回可不是光發一包土,戶籍也核清了,地圖也畫全了,諸侯領完了土,按照指定的封國,全都回國享受優撫了。當然也有沒走的,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象列位這樣的,奉召在京師擔任重要職務,另一種就是封國在邊境和江南的,不是正打著仗呢嘛,回不去,就這兩種人,予也充分考慮了,讓他們在納言掌貨大夫那兒領年傣,公爵八十萬錢,侯爵、伯爵四十萬,子爵、男爵二十萬。予對大傢伙兒夠可以的了吧?他們於嘛還要貪心不足,跟老百姓嘴裡摳食兒,鬧得天下不太平?」 唐尊今兒也不知怎麼了,一點兒也不長眼力勁兒,掰著手指頭還挨那兒跟皇上算明細帳:「皇上,咱且不說封了爵的是不是就此滿足,咱就先扒拉扒拉人頭兒,您封了多少爵位?連公侯伯子男搭上五等附城,歸攏包堆兒不超過兩千人吧?就算把名額用夠,也才三千八百人。可大新上上下下的官吏有多少?十多萬!這還不算編外的。這十多萬人吃什麼?花什麼?不全是指著扒老百姓的皮嘛!」 王莽咦了一聲:「不對吧?天風三年(公元16年)五月間,於親自頒佈了官吏俸祿制度,不就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嘛!不錯,剛建國那陣兒,國家財政有困難,開不出支來,從公卿往下,一個月的傣祿只有八丈綢絹,官吏們挺有怨言。可予看到這個問題了,為了穩定大新的官吏隊伍,防上貪污受賄等不正之風的發生,予下了決心,再緊也不能讓官吏手頭兒緊,官吏手頭兒一緊,老百姓就得當心他們的皮了。古時候不就有『養廉』一說嘛。所以,子才從國庫裡擠出相當一部分資金來,用於給他們發工資。一共分十五等,最低的是幕僚,年薪六十六斜,最高的四輔,年薪一萬斛。至於於本人嘛,不拿工資,主要靠吃貢。《周禮》不是規定嘛,進貢給皇帝的好吃的有一百二十種,不同的職務等級,進貢的數量品種也都有所不同。予考慮到大家的經濟承受能力,也不要求全都按標準進貢,年成好呢,就儘量按禮制備足,遇到災害呢,就有所減少,要跟大家同甘共苦嘛!所以予當初規定的是,以年終決算的統計數目為依據,按一定的百分比決定進獻的貢品數量。予帶頭,大小官吏也都照此辦理,依據各自掛鉤地區的年成情況按百分比支取薪俸,有點兒經濟責任制的意思咧。記得子訂的條條款款很詳細……」 唐尊插話:「您當時規定:東嶽大師和立國將軍跟東方三州五部二十五郡掛鉤;南嶽太傅和前將軍跟南方二州五部二十五郡掛鉤;西嶽國師和更始將軍,當時叫甯始將軍,跟西方二州五部二十五郡掛鉤,北嶽國將和衛將軍跟北方二州五部二十五郡掛鉤;大司馬和納卿、言卿、士卿、作卿跟京尉、扶尉、兆隊、右隊——中部和右部共五郡掛鉤;大司空和予卿、虞卿、共卿、工卿跟師尉、列尉、祈隊、後隊——中部到後部共十郡掛鉤;六司、六卿都隨他們所錄屬的大臣跟有關地區的災害掛起鉤來,全按百分比的多少來減少傣祿。至於那些從首都倉庫的儲積糧食裡面支取傣祿的郎官、侍從官和首都官吏,則根據太官進獻貢品的齊備或減少為尺度領取。諸侯、辟爵、任爵、附城和他們的辦事人員也都跟有關地區的災害掛鉤。您的本意倒是挺好,希望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鼓勵和促進農業生產,安撫善良的百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