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猛 | 上頁 下頁


  誠如王猛師徒所料,殷浩這位書生剛一掛帥,便接二連三地做出不可彌補的蠢事。他以保證軍需為名,關閉了全國的學校,遣散了所有學生,讓學生無學可上。他手下無精兵猛將,依靠的是兩位降將,其中之一是原後趙的羌族首領姚弋仲之子姚襄。姚弋仲臨死之前,反復告誡姚襄要歸順晉室,其情可感。姚襄乃文武全才,深得北方人民擁護,記著父親的臨終囑咐,要為東晉收復中原盡畢生之力。然而,殷浩的老毛病改不了,他害怕姚襄的威信過高,兵力過大,從而失去控制。他頻頻派人對姚襄放毒、行刺,打著殺死姚襄奪取其軍隊的如意算盤。結果他的如意算盤一步未能實現,活活將姚襄逼反了。姚襄的倒戈,加上殷浩手下的謝尚因慢待降將張遇而發生倒戈,使北伐軍不能前進一步。殷浩連年北伐,連年兵敗,土地未收回一州,沉重的軍需卻壓得東晉喘不過氣來,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在這種情況下,隱于華陰山的王猛寄希望于桓溫。他和師父談起桓溫,希望他能率軍北伐。

  桓溫(公元312—378 年)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集)人。其父桓彝曾任東晉的宣城太守。他生下後尚未取名,尚書溫嶠見到後說:這個孩子有奇骨,讓他哭一聲試試看。桓彝一捏他的屁股,桓溫頓時大哭起來,其聲音比別的孩子要大。溫嶠聽了連聲叫好,進一步拍馬屁說:這個兒子真是一個英物呵!因為受到溫嶠的誇獎,於是取名為溫,有紀念溫嶠之意。然而,桓溫的少年並不幸福。蘇峻作亂時,桓彝由於忠於皇室,被蘇峻部將韓晃所害,涇縣縣令江播參與了這一行動。

  當時,桓溫才15 歲。父親之死使桓家一貧如洗,他母親生病後要用羊來當藥引子,因家貧不得不將弟弟桓沖送給一富戶當人質以換取一隻羊。桓沖小字「買得」,富戶便帶侮辱性地叫桓沖「買得兒」。桓溫小小年紀,但十分英武,講孝道。父親死後,他枕戈睡覺,雙眼哭出血來,立誓報仇。他18 歲時,江播死了,其子江彪兄弟三人害怕桓溫復仇,帶著刀子守靈。桓溫假裝去弔孝,將江彪殺死在屋中,又追出來殺了他的兩個弟弟。桓溫這種為父血仇的行為受到當時人們的稱讚。

  桓溫長得高大魁武,一表人才,臉上有七顆痣,為人豪爽。他少年時的朋友劉惔說他「眼如紫石棱,須如蝟毛磔(鬍子硬得象刺蝟的刺)」,將他比作孫權、司馬炎式的人物。後來,桓溫因娶了晉明帝司馬紹的女兒南康公主為妻,便開始飛黃騰達起來。先任駙馬都尉、琅琊太守,徐州刺史,到公元345 年他33 歲時,官至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軍事、安西將軍並兼任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享受假節的待遇(不必請示,可殺犯軍令者)

  王猛所以還寄希望于桓溫,在於他在公元347 年不顧朝廷許多官員的反對,率兵伐蜀,一鼓作氣、三戰三捷,一舉消滅李勢的成漢政權,使東晉帝國的版圖上又多了一個四川。桓溫在伐蜀之役中,不僅表現出了相當高的軍事指揮藝術,而且表現出政治家的才能。對投降的成漢皇帝李勢和他的臣屬,他一個不殺,全部送到了首都建鄴,請朝廷發落。他還從降臣中挑選了一些人留在自己手下,委以官職。對於蜀地百姓,他採取安撫政策,受到人民的擁護。伐蜀勝利之後,桓溫進位為征西大將軍(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即同司徒、大尉、司空),封臨賀郡公。

  殷浩北伐失利後,桓溫上表要求撤掉殷浩的職位。軟骨頭皇帝司馬聃沒有辦法,只好接受桓溫的請求(實際無異於命令),撤了殷浩。朝廷原來是用殷浩與桓溫抗衡,用他們兩人權力的平衡來維繫統治,現在殷浩垮臺,權力便完全落在桓溫的手中。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掌故值得一說,朝廷撤掉殷浩後,桓溫以消滅了對手而後快,但不想將事做絕,便給殷浩去了一封信徵求意見,問他是否願意再出來做官。當然不是原來的官——中軍將軍,而是有很高待遇而不掌實權的官——尚書令。

  殷浩接到信後居然忘了桓溫是自己的敵人,竟然感動不已,字斟句酌地寫好了一封回信,意思是感謝桓溫的關心,自己願意出來做官。這位官迷心竅的軟骨頭生怕得罪了桓溫,把寫好的信反復拿出來推敲,信裝進去又拿出來,拿出來又裝進去,反復了十來次,最後終於定稿,但過分謹慎反將自己搞糊塗了,陰差陽錯讓人將一個空信袋送給了桓溫。桓溫見信袋中空無一物,認為殷浩在戲弄他,不禁勃然大怒,殷浩再當官的事就此作罷。再說殷浩,聽說送去的是個空信袋,也搞不明白自己怎麼這樣糊塗,於是得了輕微的精神分裂症。他一天到晚用手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殷浩先生丟了官,卻取得了咄咄怪事這一成語的「版權」,也等於為自己立了一座「紀念碑」,因為後世編的《辭海》、《辭源》和各類成語詞典,要解釋「咄咄怪事」必須抬出殷浩先生來。

  閒話休說,只講桓溫獨攬東晉大權之後,馬上於公元354 年進行北伐。王猛在華陰山聽到這一消息,對桓溫的北伐充滿了希望。他向師父提出,要出山去見桓溫。

  老謀深算的師父說道:「出去見見也好,但對桓溫此人,還需要再觀察一番,不可輕易投入其門下。」

  王猛記住師父的囑託,出山去了。

  且說桓溫北伐一路順利。4 萬大軍自2 月從湖北襄陽和河南浙川水陸並進,加上其他部隊一共10 萬,於4 月抵達藍田,離前秦帝國的首都長安只有咫尺之遙(關於前秦帝國,容後一章再作介紹)。此時,戰機對桓溫十分有利。桓溫的部將生擒了前秦帝國商州的指揮官郭敬,突破了藍田東南的要地青泥。加上在前秦西部,前涼王國也派大將王擢進攻陳倉,響應桓溫。4 月22 日,桓溫與前秦大軍在曉關大戰。前秦帝國淮南王苻生只有一隻眼,但武藝高強、英勇無比,他單槍匹馬殺人晉軍陣中十多次,殺死許多晉軍將士。桓溫見此情景,親自督戰,揮軍奮進,前秦軍隊抵擋不住,落荒而逃。與此同時,桓溫之弟桓沖(「買得兒」)又在藍田的白鹿原擊敗了前秦丞相苻雄。桓溫勢如破竹,屯軍灞上。

  桓溫正坐在中軍帳中,忽聽有人報告,「有個叫王猛的讀書人求見!」不待桓溫說請,破衣爛衫的王猛已經哈哈大笑地走了進來。王猛旁若無人,一會兒從身上癢處捉出一個蝨子,用手指拤死,拤得「啪啪」作響。他邊抓身上的蝨子,邊談論天下大事:中原大亂,源于晉室內亂,而晉室內亂,非源於女子也,而源於法紀廢弛、皇室大權旁落也。「五胡亂華」之所謂中原群雄,不過流氓地痞惡霸者流,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也。晉廷雖偏安江南一隅,然中原人心尚在,若內部一心,選將得體,謀略得當,蕩平中原,收復失地,囊中取物而已。可惜可惜!老朽褚衰,兵敗受辱;腐儒殷浩,清談無功,吾為司馬氏欲哭無淚矣!

  桓溫也算見多識廣的人,放蕩不羈、不修邊幅者見得多了。自魏晉以來,道教盛行,煉丹之風,遍及士人。讀書人服了丹藥,渾身發躁,袒胸露懷,捫虱取樂。然此輩多談玄學,而不論時事。眼前王猛,舉止頗有魏晉風骨,言談卻切中時弊,不涉玄學。桓溫於是感到十分驚奇,問道:「我奉天子(東晉穆帝司馬聃)之命,率領10 萬精兵良將,為民掃除殘賊。但不知為什麼,三秦的英雄豪傑卻沒有一個來投奔我呢?」王猛將一個蝨子放進口裡,咬得「嘰喳」一聲響,然後往地上一吐,說道:

  「首先從戰略上看,你桓公已取得大勝,前秦天王苻健,將所有能動員的兵力已全部動員,加起來不過區區3 萬余人,交給大司馬(國防部長、最高軍事指揮官)雷弱兒,讓他與太子苻萇會師作最後抵抗。目前死守長安小城的,只有苻健的6000 名老弱病殘之軍。三輔之地的郡縣,都已紛紛易幟,向你桓公投降。人民宰牛殺羊,擔著美酒來慰問你的大軍,哭著訴說戰亂之苦,歡呼雀躍,以迎晉軍。你的大軍壓境加上前涼軍隊在西部的配合,前秦已是四面楚歌,即使作困獸之鬥也難免滅亡之命運。現在,你桓公的大軍面臨小小灞水,渡過即可成就大業,可不知你桓公為什麼不發佈渡河命令。三秦的英雄豪傑摸不清你桓公到底打的什麼算盤,所以便不來見你。」桓溫聽罷,只微笑而不說話。王猛繼續說道:

  「在殷浩北伐時,北方豪傑姚襄、張遇投奔王師,可姚襄險遭暗殺,張遇受到謝安的慢待。如今三秦豪傑尚不知你桓公的為人,豈肯輕易前來投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