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陶淵明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的歸心雖然日堅,但尚不足以使他付諸行動。歸心有時只是宦海中人的一種情緒,如蘇軾,雖然說「一夜歸心滿舊山」,卻並不立即掛冠而去。人之心念多端,可不一定都會轉化為實際行動。陶淵明四仕劉建威的告終,不是他的主動辭去,而是因為賞識他的劉建威告退了。由「諸侯以薄愛為德」一句看,劉建威也是賞識、敬重他的諸侯之一,能夠為不諳官場之事的陶淵明遮風擋雨。劉建威一去,陶淵明也就呆不住了。所以此番退仕,客觀原因仍是主要的。那麼,陶淵明的五番出仕,不論其內心多麼矛盾,都不足為奇。 晉安帝義熙元年秋(405年),陶淵明出任彭澤令,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出仕。他這次做官到辭官的過程,據蕭統的《陶淵明傳》所載是這樣的:「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歎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辭職,賦《歸去來》。」 由蕭《傳》可見,陶淵明雖然不想再在官場混跡,但擔心衣食不飽,所以想為歸隱生活做好物質準備。 因為陶淵明是頗有名氣的文人,歸隱在當時又被視為高尚,故此執事者願意滿足他的心願,讓他出任彭澤令,他由此得到上百畝公田,有差役代他耕種。彭澤離家又不遠,陶淵明可以悠哉遊哉等待「退休」。他還送了一個僕人幫兒子砍柴挑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說明陶淵明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文人。但他此時決不是一個有雄心有作為的官吏。較之蘇東坡的在杭州治西湖,在徐州治水災,在密州甚至收養了幾十個棄嬰,陶淵明似乎過於注重個人的出隱心情,進退道路,而很少做些哪怕微小但卻實在的事情。公田悉令種秫,是為了用糯米作酒,經妻子力求才種些以飽腹用的粳稻穀。好酒若此,顯然談不上什麼上進心了,只能為後代文人提供一段雅話而已。是數度沉浮,幾番失望,使陶淵明消極沉淪,銳氣磨落,只想常得醉於酒以足,此外就是心氣愈加孤傲。年終督郵來縣視察,陶淵明連束帶以見的禮節也要人提醒,可見他詩人的不羈個性根本不適為官,他也只是為酒食無憂在縣令一職上混混而已。 既然他本不在乎這個職位,自然不願束帶去見一個小小的督郵。以他昔日為鎮軍參軍、受諸侯惠愛的榮耀,如今為酒食屈就縣令,要低下詩人高傲的頭折腰向鄉里小兒,心理上無論如何不能接受。所以只有解綬辭去,以維護自尊。欲有所為者是能屈能伸者,胸懷大志者可受跨下之辱,這是因為預想的成功可以盡洗前恥。陶淵明卻再不會有什麼前程,他的尊嚴再沒有什麼新的光榮來增添與補償,因此只能小心維護,不讓它受到損傷,破壞內心的安寧。「不為五斗米折腰」固然顯出了詩人的氣節,維護了詩人的形象,為後世不絕稱頌,可這其中寓含的幾多無奈,幾許辛酸,又豈是一般人注意得到、體會得了的! 《歸去來兮辭》序中自敘辭官經過與原因是:「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倉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卒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恥。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辭》。乙巳歲十一月也。」 在這節序言中,陶淵明坦率承認,他因為家裡人口多,耕種不足以糊口養家,又沒有別的途徑可以謀取生活所需,在親友勸說下就想謀個小官做做。歷代文人恥言「著書都為稻粱謀」,更恥於做官是為俸祿謀。其實「文以載道」是韓愈之類高官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說出的,做官也是在俸有保障的前提下才想要有所作為。完全不考慮個人生存只憂慮天下人的人不是沒有,但只是少數,而且這類聖賢的出現有其特殊的原因,不可推偏及全。陶淵明的考慮及作法都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在強加聖賢、高士理想於他後才會替他的微不足道的衣食之憂而難堪。陶淵明的厭官主要是因為性情不適於做官,屈曲心性讓他不愉快,並非是認定官場腐敗、黑暗、怕汙了自己的品行。 他一度想做官還求之無門呢,是因諸侯見愛及叔叔陶夔提拔才得幾次機會的。只是官越做越小,又要曲意逢迎,勞於公務,受口腹役使而生的羞漸這才占了上風。何時辭去他猶豫不決,縣令一職有若雞肋。正好這時妹妹去世,他又為要束帶折腰見督郵而心理不平衡,所以借奔喪的客觀動因促使自己下定了決心。幾番出入,他再不會對為官抱任何希望、有任何興趣了。《歸去來兮辭》冷靜分析了自己的人生歷程與心路歷程,認識到自己不適為官和不願為官的本性,否決了寄於仕途的一切考慮與幻想,擇定了故鄉田園作他永遠的安居之所與精神家園。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