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順治皇帝 | 上頁 下頁
五一


  山海關內又是一番景象,清軍揮動著各色旗子浩浩蕩蕩開進關內,平西伯吳三桂率眾將官跪在道旁盡行剃髮,吳三桂首先遵令,剃髮已畢,上前拜見大將軍多爾袞,哭訴闖賊不道,殘毀宮闕、故主自盡,全家被擄的情形,硬咽道:「我父吳襄已叛國投賊,他既然不能成為忠臣,三桂也難成孝子。自今日起,三桂剃髮稱臣,一心一意投靠大將軍攝政王,只盼王爺仗義興師,為三桂報國恨家仇!」

  多爾袞端坐在大堂上,神情悠然自得:「平西伯快快請起!此番我八旗勁旅若得定中原,當以王爵相報大師!現在我以大清攝政王的名義,晉封平西伯吳三桂為平西王!」

  吳三桂悲喜交集,連連叩頭稱謝,一轉身,只見洪承疇、祖大壽等人笑容滿面站在一旁,承疇是三桂故帥,大壽是三桂母舅,吳三桂見他二人神采奕奕,身著官袍將袍,頂戴花翎,滿面春風,知道他們在滿清混得不錯,心裡也就放了心。這時衛兵給吳三桂送來了將袍和頂戴花翎,吳三桂搖身一變,也與他二人一般了。幾個寒暄著,談及明室的情形,各自歎息起來,神色黯然。

  善於把握歷史偶然機會的又往往能取得意外的成功,多爾袞就是這麼一個人,撇開他的野心和狂妄的性格,多爾袞把他的父兄「馬上得天下」的征戰格言真正變成了現實,他真正成了順治初年赫赫的有功之臣。

  「大將軍有令!著平西王吳三桂率馬步兵一萬,與豫親王多鋒和英親王阿濟格的兩白旗精兵跟蹤追擊闖賊,除暴安民,驅逐剿殺流寇!」

  吳三桂和多鐸等將帥領令而去,一路追擊農民軍,馬不停蹄,窮追不捨。兩白旗將士豎著一面大旗,上寫著「仁義之師」四個大字,一路張貼安民告示。「明主慘亡,不勝髮指,率仁義之師,沉舟破釜,誓不返族,期必滅賊,出民水火」,「為爾等複君父仇,非殺爾百姓,今所誅者闖賊」等告示令飽受戰亂的中原百姓無不歡心說服,以至清兵在從山海關進軍北京的途中,基本上未遇到任何反抗,以至出現了「泱泱大明天下,竟無一熱血男兒率軍相抗,以報聖恩」,這不能不說是大清的萬幸和大明的悲哀。

  這時的北京人心浮動,謠言四起,李自成猶如驚弓之鳥,于武英殿上匆匆承繼大寶之後,便丟城回師晉、陝,以圖東山再起。臨走,忘不了變節投清的吳三桂,怒殺了他全家父子妻小38人,將首級懸在城樓上示眾。

  平西王吳三桂聞聽面如土色,從馬上墜下,摔掉了頭戴花翎,露出了被剃得泛著青光的腦袋殼。不忠不孝,吳三桂一人兼而有之,這也倒好,自此六根清靜,無牽無掛,只專心寵著一個愛妾陳圓圓了。後人有詩譏諷吳三桂:

  秦庭痛器亦忠臣,可奈將軍為美人。

  流賊未誅家已破,忍受城上戮雙親。

  黎明時分,北京城內突然火光沖天,烈焰飛騰,早已哭紅雙眼的吳三桂率兵殺進城去,才發現流寇已無影無蹤。李自成從三月十九日身披氈笠縹衣,乘烏駁馬,雄赳赳氣昂昂地進北京,到四月三十日落荒而逃前後只有41天!

  熊熊燃燒的烈火漸漸熄滅,在旭日東昇,霞光萬道的時候,大明的遺官遺民造老遺少們早已列隊恭候在朝陽門外,一群大小太監們在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的指揮下備好了鑾儀法駕,文武百官隨齒簿齊集朝陽門外候駕,望坐俯伏,準備迎接吳三桂奉明太子回歸。

  遠處馬蹄聲聲,塵埃飛揚,五顏六色的旌子。在風中共展,燦若雲霞。大隊人馬滾滾而來,前呼後擁,黃傘下端座著身穿黃色蟒袍的多爾袞,他目光炯炯,神采飛揚,看不出有絲毫的旅途疲憊。

  遺老遺少和文武百官們連忙跪伏在大道兩側,有人連聲高喊萬歲,誰知到近前眾人抬眼望時,才發覺不是太子朱慈烺,也不是平西伯吳三桂,而是神采奕奕、相貌堂堂的滿洲韃子——風華正茂的大清攝政王爺多爾袞!

  眾人不禁愕然!但轉眼之間,善於隨機應變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猛然醒悟過來,他高喊一聲:「新王子駕到,請王爺乘明帝的輦車進城!」

  「嗻——」一聲清脆響亮的回答,令馬上的多爾袞微微一愣,怎麼,這漢人太監也會說滿族的話,還挺夠味兒的呢!多爾袞不由得朝這個身材瘦削、眼睛細長的太監多看了一眼。這個小太監日後便是清宮裡的大紅人——吳良輔是也!

  立即,那些在腐朽官場上流跡多年的「有識之士」迅速換上了笑臉,三叩九拜,高呼萬歲,恭請多爾袞下馬乘輦入宮。

  「這——」多爾袞的心其實早就癢癢了,不過他還得故作姿態假意推辭:「不可!我乃大清國攝政王,效法周公輔佐幼主順治帝,所以萬萬不能乘天子禦輦入宮。」

  「周公曾完全代管國家大政,王爺請不要推辭,沒有王爺的遠見卓識就沒有大清國的今天!」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吧!」多爾袞含笑下了馬,吳良輔立即快步上前扶住了多爾袞,軟軟地說道:「王爺慢走!就讓奴才伺候在您左右吧。」

  「你倒機靈!」多爾袞滿意地點著頭。

  「奴才吳良輔願王爺萬歲,萬萬歲!」

  駱養性隨即下令將引導皇帝的儀仗隊向宮門陳列開,奏樂鳴鐘,禦輦從長安門進皇宮,然後又指揮眾人對天行三跪九叩頭禮,再對著瀋陽方向行三跪九叩頭禮,爾後令太監將輦車直人武英殿,以金瓜、玉節等羅列於殿前。之後群臣跪請多爾袞下輦升御座。

  多爾袞面帶微笑,昂首挺胸,在吳良輔的攙扶下緩步走向金鑾寶座。立時,殿內群臣三呼萬歲,震耳欲聾。故明大小官員以及宦官數千人絡繹不絕進殿朝拜,三跪九叩,熱鬧非凡。

  此時的多爾袞心潮起伏,眼角竟有淚光閃動。乘帝輦,用帝儀,坐帝座,他,這位大清國的無冕之王真正享受了一次帝王的威儀。在汗逝母殉、孤兒弱主的淒慘年月裡,他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天哪!

  腳下,是通往天子龍廷的路,儘管多爾袞心裡明白,這金鑾寶座一時還不真正屬￿他,還有一個沖齡幼主將坐在上面。但很顯然,在故明官吏的眼中,只知有攝政王而不知大清也有天子。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主掌這大清天下的卻只能是他多爾袞。對此,多爾袞堅信不疑。

  16.清帝東來燕京定鼎

  【順治小皇帝透過人群飽覽明都盛景,喜悅的心情沖淡了他長途跋涉的疲憊。入主中原,先皇們夢寐以求的願望,竟然由他實現了……】

  紫禁城。五鳳樓的鐘鼓聲叮叮噹噹地敲響了,這是皇宮報時的晨鐘。隨著這厚重悠揚的鐘鼓聲,承天門、宣武門、午門的城門徐徐地打開了。此時,朝霞與金碧輝煌的皇極殿(即後來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和乾清宮互相輝映,整座皇宮愈發顯得雄偉、氣派,美不勝收。

  金鑾殿裡,大清的攝政王多爾袞已經佇立在殿前多時了。他雙眉緊蹙,抬頭盯著天花頂的蟠龍藻井雕刻。那雕刻極精緻,彩畫絢麗,金碧輝煌,多爾袞一動不動地欣賞著,其實他的腦子裡想的卻是如何重振北京,安定民心,建立全國統一政權,雖然登上了明朝皇帝的金鑾寶座,但多爾衰的頭腦仍十分清醒,他知道,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爛攤子。作為大清勁敵的李自成手中還有數十萬農民軍,雖然已經兵敗西行,但並不是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他一旦養精蓄銳,捲土重來,大清將只有暫退到關外!

  還有,南明政權已經在南京建立,號令天下,明朝的遺臣遣將們趨之若鶩,一下子就拼湊起號稱百萬的大軍!江南半壁河山的歸屬還是個未知數,大清的八旗雖已開進了京畿地區,但這一帶久旱無雨又飽經戰亂,遠近日禾為兵馬蹂躪踐踏,城草數百里甚至連野草都見不到,而此時正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春天哪!城內的糧草珠寶多為闖賊帶走或焚毀,城中之百姓生活無助,甚至相聚為盜,殺人放火,搶掠成性。山西供應京師之煤,因盜賊劫路,已數月不至,斷糧斷飲,人心浮動。軍士們勉強以糠士充饑,連隨軍人京的朝鮮王世子都不例外!如何能迅速改變這一窘境呢?面對如此殘局,多爾衰思前想後,未免憂心忡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