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蘇軾 | 上頁 下頁


  蘇軾正要開始做官,他母親去世了,他必須回家守喪。蘇軾的姐姐幾年前就死了,家裡的男人都出去應考,母親和兩個媳婦留在家中,她臨死前還沒有聽到京師的好消息。待父子三人匆匆趕回家,發現房子亂七八糟,籬笆倒塌,屋頂漏雨,「如逃亡之家」。

  守喪期滿,蘇洵決定舉家遷往京都,一家人由長江順流而下,於嘉佑五年(1060年)二月抵達京都。

  一路上,他們飽覽了長江三峽的壯麗景色,蘇軾兄弟沿途寫了百首詩,都收在「南行」集裡。

  在京定居以後,蘇軾兄弟又通過兩次考試,一次考京師各部的任務,另一次更重要,考「制策」,公開批評朝政。仁宗皇帝求才若渴,下令舉辦這個特殊的考試,以鼓勵公開批評的精神,一切文人都可以靠各部推薦或提出作品而報名。兩兄弟在歐陽修推薦下報名,通過考試,蘇軾的制策列入三等。從宋初以來,制策能列入三等的只有兩人,蘇軾即是其一,另一個人是吳育。蘇軾還提出二十五篇史論,其中幾篇至今仍是學校愛選的範文。後來仁宗皇后告訴別人,仁宗皇帝看過蘇試兄弟的文章後,曾高興地說:「今日為子孫得二相才。」

  此時的蘇軾,年齡剛二十出頭,夫婦恩愛,初為人父,學術和寫作聲譽一天天提高,詩文受到廣泛的喜愛,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了。他愉快、衝動、野心勃勃,隨時準備著去施展自己的報負,用思想與行動去報效朝廷、造福百姓。

  這裡摘錄蘇軾早期作品中的一首詩,詩中已初露他精神世界的高逸。

  日月何促促,塵世苦局束。
  仙子去無蹤,故山遺白鹿。
  仙子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遊洞客,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蕭瑟,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兮,滿山秋草無行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