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司馬遷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然而柴草並不是能源源不斷地供應的,時值春天,當地民眾又要燒柴草取火,因而柴草很缺乏,塞河工程進行得很艱難。漢武帝擔心這一次塞河不成,於是作了「瓠子之歌」以抒悲壯之情: 瓠子決兮將奈何, 皓皓旰旰兮閭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巨野溢。 魚沸郁兮柏冬日。 延道馳兮離離常流, 蛟龍騁兮方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 不封禪兮安知外! 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 氾濫不止兮愁吾人? 齧桑浮兮淮、泗滿, 久不反兮水維緩。 河湯湯兮激潺湲, 北渡汙兮浚流難。 搴長茭兮沉美玉, 河伯許兮薪不屬。 薪不屬兮衛人罪, 燒蕭條兮噫乎何以禦水! 頹林竹兮楗石淄。 宣房塞兮萬福來。 數萬民眾、文武百官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將為害多年的瓠子口堵住了!整個工地一片歡騰,人們為就要脫離苦海而歡呼不已,司馬遷欣喜的淚水也奪眶而出,慈父去世之後,他沉重的心情第一次得到舒放,他再一次品嘗到了勞動之後的甘甜、生活的甘甜。 決口堵住之後,漢武帝在大堤上修建了宣房宮,以紀念這次塞河工程,此後80多年內,這一帶再也沒鬧過水災了。 司馬遷對這次塞河工程是感觸很深的,漢武帝的《瓠子之歌》也讓他深受感動,他想起自己在祖國各地領略到的湖光山色,考察過的水利工程,不禁十分感歎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後來他作了《河渠書》來紀念這次塞河之事。 五、太史令 公元前108年,也就是司馬談死後的第三年,司馬遷做了太史令,應了他父親的遺言。從此,司馬遷開始了論著歷史這一偉大的工程。 太史令在西漢時與州刺史、縣令等是一個級別的,享受六百石的官俸,實際月俸七十斛。在西漢王朝龐大的官府機構中,太史令的職位自然是很低的了,名義上相比郎中是有所提升,實際上等於從皇帝的近臣降到了普通下級官員的位置,反而是不如郎中的,但司馬遷已經很滿足了,他覺得自己能擔任太史令,一方面是父親的緣故(父親也曾是太史令),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漢武帝對自己的信任。不是嗎?太史令官職雖小,但也不是說誰想當就能當的,除了記錄史實,整理古代文獻古籍,太史令還得負責陰陽吉凶的占卜、天文星象的觀測,這可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勝任得了的。 司馬遷受父親的影響,對這一切知識早就爛熟於心了,可以說他在成為史官之前,就已經是一名合格的史官了。 司馬遷得到這個職位後,更加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他一心想著要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智慧,投入到這個職位中去,希望能有所作為,像他父親臨死時囑託的那樣,「以顯雙親」。不僅如此,他還勸他的好友摯峻、長安的一名隱士也出來做官,但是被摯峻婉言謝絕了。 司馬遷之所以以這樣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太史令這個職位的本身。前面說過太史令的一項重要職責是整理古代文獻古籍,司馬遷當了太史令以後,得以進入石室金匱(國家藏書的地方)閱讀、整理各種歷史文獻,這對於他來說是再好不過了。原來收集的歷史資料畢竟是零散、不完整的,缺少一個整體的輪廓,就像一個人的軀體缺少骨骼和經脈一樣,各部分之間缺乏應有的聯繫,因此司馬遷早就嚮往著有朝一日能參閱歷朝歷代的文書古籍,國家藏書處中極為豐富的藏書,無疑讓他如魚得水,從此他盡情暢遊於這些古籍之中,幾乎忘了一切身外之事。 石室金匱中的藏書真多啊!但又僅僅是多而已,由於缺乏管理,各種藏書隨便堆積在一起,沒有一點秩序,十分雜亂,而且許多竹簡(古代在紙未發明之前,都是將字刻在竹簡上,然後用牛皮繩把竹簡一片一片地連起來。有時候寫一篇文章,其所用竹簡要用牛車拖才行)都損壞了,串竹簡的牛皮繩也斷了許多,零散殘破的竹簡到處都是,有些地方甚至成了老鼠們的樂園。司馬遷對這一切是很痛惜的,除了重新整理,已沒有別的辦法。他仔細地一片一片地閱讀、歸類、整理、登記,有時為了一片破殘的竹簡,他得花上幾天幾夜的工夫去推斷其已損壞的內容,態度十分嚴謹。 日子就在考證、校對之中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司馬遷忘了白天,忘了黑夜,只是全心全意地整理著、整理著,石室金匱成了他的家,竹簡為友,竹簡為枕,竹簡為案,司馬遷頭腦裡滿是竹簡,滿是竹簡上的列列文字,別的東西對於他來說,都已經不再重要了,他幾乎忘了他還有一個家,忘了家中的大小事務,與親友之間的交往、應酬,也逐漸斷絕了。什麼叫廢寢忘食?司馬遷比廢寢忘食還要廢寢忘食得多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