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屈子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三


  讒佞人陰謀得逞,遂朋比為奸,同惡共濟,忠貞之士無立錐之地,故詩人悲憤地喊道:「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自古以來賢人總受嫉恨,還說香草不可佩帶在身)。」楚國的妒賢害能從懷王時期便開始了,到了頃襄王已發展到「嫫母姣而自好(醜婦搔首弄姿以為漂亮)」、「讒妒人以自代」的地步,詩人縱有西施之美容,誰還肯垂青呢!朝綱廢弛,國事日非,詩人的「罪狀」越積越多,即使想澄清事實,還其清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詩人仍自歎自慰:羅列的「罪狀」再多,終是冤情,自有昭雪之時。

  「乘騏驥而馳騁兮,無轡銜而自載。乘汜以下流兮,無舟楫而自備。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以此其無異(想要乘著駿馬縱橫馳騁,自己卻不備置馬勒韁繩。想要駕著木筏順流遠航,自己又沒有準備船和划船的槳。違背法度只憑意志辦事,就和上述情況沒有什麼兩樣)。」這六句詩極其重要,這是詩人對楚國每況愈下,國憊民艱,君死臣辱的慘痛歷史教訓的理性的概括;是詩人從親身遭際中得出的結論,具有哲理性的美。這是本篇的詩眼。詩人將背法制主心治的危害比喻得如此中肯、精闢、深刻、觸目驚心,意在以危言動君聽,希其接受歷史教訓,改弦易轍;同時也表明詩人主張法為立國之本。

  「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寧可突然死去魂魄離散,恐怕會再一次遭到禍殃。我的話未說完就要走向深淵,可惜他不懂啊,糊塗的君王)!」結尾這四句是顯志,表明赴淵作賦的緣由。詩人為何寧願赴淵?怕國亡身虜也;詩人何以要反復陳詞呢?怕讒人壅君之罪世人不明也;結束兩句系為設問句式,意謂:我如果不把話說完了就去赴淵,那麼讒人壅君之罪,誰能明白?

  寫完了《惜往日》已是三更將盡,這是屈原一生中寫的無數光輝詩篇中的最後一篇,是他的絕筆辭。為了不驚動女兒小媭,也為了向小媭保守這個機密,他不敢高聲誦讀,只是正襟危坐於燈燭之下默誦了兩遍,垂淚不止,淚濕沾襟。讀完之後,他仿佛完成了今生的最後一件事情,了卻了一番心願,心情似覺平靜了許多。他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在室內踱步。

  屈原欲做之事也許已經做完,但他的心思卻沒有完,踱步之後依然面對孤燈而坐,繼續想他那想了許久的問題。

  天亮後便是五月五日端午節了,端午節雖不是廿四節之一,但卻與夏至頗為接近。夏至為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日,太陽的威力到這天的午時為最高潮,日照最長,威炎亦最盛。夏至以後太陽隨即由盛轉衰,威炎減退。中國的古人一向依賴「應天顯時」的方式生活,一切均以太陽的出沒為依歸,太陽由盛轉衰之日,人們便惶然感覺受到「衰老死亡」的威脅,仿若大禍臨頭,於是大興禳災避疫之舉,紛紛舉行各種祭禮活動,在這一天投江,亡靈可以與神祇們共享天下萬民之祭。

  五月五日是民間祭祀圖騰神兼始祖的節日。上古時候,人們在自然勢力的威脅下,常意想某種生物或無生物有著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力量,認定那種東西為他們全民族的祖先和保護神,這便是「圖騰」。華夏民族以「龍」為圖騰,為了表示自己「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就形成了繡圖紋身的風俗。每年的這一天,他們都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裡,一面往水裡扔,獻給圖騰神——龍吃,一面也自己吃。這便是最古端午節的意義。在這一天投江,既反映了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又展示了他至死不渝的美政思想——以楚來統一中國。同時他也希望乘著龍神,在一片祝福聲中升入天國。

  春秋時道家於五月五日祭「地臘」。《道書》雲:「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五月五日是「割其腓股以啕」君王的介子推、盡忠于吳國的伍子胥死難的日子。前者不惜性命以事君王,終無所得而被遺棄;後者為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反被吳王殺戮而拋屍江中。這些冤屈與屈原之「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最後落得「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以至長期流放江南,何其相似!屈原推想其最後結局,便喟然長歎:「知死不可讓兮,願勿愛兮。」他對著已死去的前賢,對著還活著的忠臣赤子,提前一個月就發出了信息:「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越王勾踐為了復仇「臥薪嚐膽」,每年於五月五日訓練水軍,屈原選擇這個日子自盡,旨在號召人民團結一心,復仇興國。

  死的決心早已下定,死的日期業已確定,這一切都是自覺的,經過深思熟慮的。

  死的日期確定在五月五日,死的方式是懷石投江,那麼投江的地點選擇在哪裡呢?最理想的地方自然莫過於故里秭歸,或者是郢都,然而,此刻郢都已經淪陷,至洞庭想要渡江北上死於生身之地,事實上已經不可能了。不得已而求其次,屈原只好在洞庭以南尋找一處理想的地方。俗話說,哪裡黃土不埋人。不,屈原這一非常之人,其自殺也求非常之功。既然「知死不可讓」,就要死得有意義。第一,他希望結束世人「莫吾知」的結局,以一死來喚醒民眾,振奮楚國人民的愛國心。第二,他想通過自殺,最後一次刺激頃襄王的覺悟。第三,他要以生命的代價洗刷強加給他的冤屈,恢復和建立自己「正道直行」的美好名聲,他對於自己本身的擔憂主要是「恐脩名之不立」。他曾想到過遠逝自疏,去秦或其他各國尋求「政治避難」,或謀取高官厚祿,這在當時「楚材晉用」的人才流動時代是極普遍的。但他終究「不容自疏」,保持了「常度」,不能忘懷宗國和多艱的人民,也不願為讒佞小人所言中。為了振奮國人的愛國之心,喚醒壅君的覺悟,確立自己的脩名,投江自盡的地點需經慎重而嚴格的選擇。

  夏曆四月,屈原寫了一篇《懷沙》,抒懷念長沙之情,以死自誓,為自己生命的歸宿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因為長沙是楚始封之地,熊繹在開拓疆域的過程中,江北以丹陽為中心,江南以長沙為中心,春秋之後才正式定都於郢,因此死于長沙跟死於郢都並無本質區別。然而,屈原並不想到長沙去死,而決計死於汨羅江,因為汨羅在長沙附近,它是楚國的附庸國、與楚國共一始祖的羅子國國治所在地。汨羅是當時洞庭湖以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春秋時楚文王熊貲元年(公元前689年),徙都郢,將羅子國自湖北枝江徙入湖南汨羅定都,開發洞庭湖以南的疆域。羅子國國治在汨羅江下游南岸,長沙隸屬羅子國,羅子國的繁榮與影響遠勝於長沙。長沙既然隸屬于羅子國,死于汨羅與死于長沙,其區別便不甚明顯;而羅子國國都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卻又遠勝於長沙。基於殉國的目的和對故國的依戀,屈原毫不猶豫地決定投汨羅江而死。屈原對汨羅江了如指掌,最理想的地點莫過於羅淵,這裡水深流急,漩渦似穴窟,浪濤若峰巒,江岸陡峭壁立,從崖巔一頭紮下去,即刻便會被洶湧的波濤吞噬卷走,絕無搭救逢生之可能。

  這一夜,對屈原來說是多麼漫長啊,一分一秒都在煎熬著他,仿佛正有一把牛耳尖刀在割他的肉,在開他的膛,在摘他的心,他的五臟六腑都在抽搐,都在淌血;仿佛自己是一尾魚,被置於油鍋之中,正在被慢火煎,急火炸,溫火烹;他仿佛是七十老嫗,八十老翁,從高崖墜於深谷,鷙禽猛獸群集而來,啄之,撕之,咬之,啖之,嚼之,只弄得血肉模糊,狼藉不堪。需知,此刻的屈原並沒有死,他的心臟依然在跳,他的神志尚清,只是這痛苦讓他難以忍受。

  這一夜,對屈原來說是多麼寶貴,多麼值得珍惜啊,他有許多事情要做,有許多問題需待處理,諸如故鄉的姐姐女媭等親人,需要給他們寫封信,告訴他們自己為什麼要投江自盡,勸慰他們不要過度悲傷;郢都還有諸多志同道合的同僚與密友,應給他們寫一封訣別信,抒情言志,寄託希望;還有女兒小媭,彌留之際應該有所交代,叮囑其無怨無恨,祝福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然而圍繞著死的諸多煎熬羈絆著他,纏繞著他,使得他什麼也不能做,什麼也來不及處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