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屈子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三


  郢都的東南面有一條滄浪河,屈原京城為官的時候,喜歡在那裡洗帽子,只是滄浪河比這條小溪寬大得多了。

  過了不久,帽子曬乾了,屈原端端正正地戴好,又在溪水裡照了一照,方才上馬。走了幾步,他又回頭深情地看了看小溪,自言自語地說:「多麼象滄浪河啊,可惜窄了一點。」

  這天晚上,屈原很興奮,特地讓小媭燙了一壺老酒,炒了一盤翁老漢送來的河蝦。他多喝了幾杯,睡得非常舒坦、香甜。夜裡,他又夢見了滄浪河。

  從此以後,屈原每天都要步行到這無名小溪來濯纓。屈原的茅屋草舍建在山南坡右邊的山腳下,到那無名小溪去濯纓,需翻過玉笥山脊。花甲之人,身體又虛弱,往返需若干時間,每每累得氣喘吁吁。這一切,翁老漢及眾鄉親看在眼裡,痛在心中,都在設想著如何才能讓這小溪流經屈原的草堂門前,以便三閭大夫不再吃那翻山越嶺之苦。

  疏河築堤之功,公元前281年孟夏,汨羅江兩岸稻浪翻滾,稻香醉人。這一年的早稻喜獲豐收,開鐮季節,平疇笑聲脆,沃野歌聲甜,人歡馬叫,喜氣洋洋,一片歡騰。歡慶豐收的同時,人們沒有忘記這豐收的來歷,倘無三閭大夫組織民眾疏河築堤,在連續洪澇的年景裡,汨羅人民恐怕十有八九得在死亡線上掙扎,哪裡還會有這金燦燦的稻穀,白花花的大米,豐收的喜悅!因此,百姓或紛紛邀屈原進家「嘗新」,或望天祈禱,求上蒼保祐三閭大夫吉祥平安。

  豐收了,春天治水時屈原寫信所借兄弟單位的糧食要及時奉還,於澤厚欲一一親自送去,以便道謝。借主都是屈原的關係,因而他定要拉著屈原一同前往。屈原耐不過於澤厚的心誠意篤,只好奉陪,並借此機會拜訪諸多老友,向他們致以衷心的謝忱,因此,夏至節後,屈原曾有一段時間不在玉笥山。

  月餘屈原送糧歸來,發現自家房後不遠處多出一條兩三丈寬的河流,清清的河水緩緩流淌,潺潺淙淙,打著淺淺的漩渦,跳著歡快的舞步,從玉笥的北坡繞到西坡,穿過他的茅草房後,流到汨羅江去了。河上還架有一座石板橋,是屈原出門登山的必由之路。屈原站在河邊,步於石板橋上,觀看欣賞,他看得發怔,觀得發呆,賞得驚異,離家這才幾天,屋後為何竟憑空添了一條清水河呢?莫非自己是在夢幻之中,這河虛而不實?他蹲下身去,坐於石板橋上,將雙腳伸到河水裡,任其親吻撫摸,舒服至極。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並非虛幻,他急忙回家,向女兒小媭問個究竟。

  小媭告訴父親,這是翁老漢組織數百名鄉親,趁他外出之機,將山後那條小溪引了過來,並拓寬加深,變成了這條新河。因為鄉親們實在不忍心看著三閭大夫每天艱難地翻越山嶺,到山北坡去濯纓。既然三閭大夫嫌那條小溪太窄,遠不如郢都的滄浪河,索性就把它挖深擴寬了,以遂三閭大夫的心願。至於趁三閭大夫不在玉笥山之機挖掘開鑿這條河,自然是怕三閭大夫阻攔。

  聽了女兒的這些介紹,屈原胸中翻騰著感激、慚愧和悔恨的波瀾,他感激鄉親們對自己的理解和厚愛,在山石之上開鑿這樣一條新河,要付出多少艱辛和汗水啊!他為自己不能力挽狂瀾,救民出水火而慚愧,不禁又回憶起那變法改革的鬥爭,那錯綜複雜的列國風雲,奸佞們那一張張醜惡的嘴臉;他雖哀民之艱,為國、為君、為民而忘我奮鬥了多半生,但卻並未認識到民眾的巨大力量,百姓那豐富真摯的感情,他為自己未能及早到民眾中來而悔恨莫及。他默言不語,兩眼掛著晶瑩的淚花,一會在室內踱步,一會佇立於窗側,兩眼愣怔怔地望著窗外這新開鑿的河流出神……

  鄉親們聞聽三閭大夫外出歸來,蜂擁而至,連紅女白婆,八十老翁,三五歲的伢子,還有那花貓黑狗,也都遠道而來。眾人將屈原圍攏在石板橋頭,歡聲笑語直沖雲天,載歌載舞歡慶勝利。這壯觀的場面,熱烈的氣氛,將屈原心頭的陰雲一掃而光。一位漁翁收住滿臉的笑容,一本正經地說:「屈大夫,還是請您給這新河取個名字吧!」

  屈原拈著鬍鬚,微笑著正要開口,翁老漢在一旁胸有成竹地說:「眾位請看,這河水碧綠碧綠的,多麼象屈大夫腰上那塊玉佩的顏色呀!依我說,乾脆就叫它『玉水』吧,大家以為如何?」

  眾人齊聲叫「好」,場上一片歡騰,屈原也跟著大家一起鼓起掌來。一些伢子和妹子跑到水邊,有的洗頭巾,有的洗手帕,有的洗帽子,還有的在撩水為戲,大家笑著,鬧著,好象過節一般。

  一位沒牙癟嘴的銀髮老嫗從人群中擠出來,慢條斯理地說:「大家為啥要開鑿這條玉水?為的是給屈大夫濯纓,那麼腳下這石板橋,何不就叫『濯纓橋』呢?」

  老太太的話音未落,又是一陣掌聲和叫「好」的歡呼聲。

  從此以後,屈原把玉水當成了滄浪河,每天到河邊來先濯纓,後洗腳,邊洗邊哼那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歌謠: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

  屈原居玉笥山期間,生活是清苦的,感情是憤懣的,精神是苦惱的,整日鬱鬱寡歡,無所事事。他欲讀書,情緒浮躁,難以聚精會神;他欲寫詩,心亂如麻,漫無頭緒;他欲研究學問,紛紜的世事,不愉快的以往,一齊跑出來攔路干擾。既然什麼不能幹,什麼也幹不成,便整日浮萍似的四處遊蕩,有時江邊漫步,有時湖畔吟詩,有時與農民田間閒聊,有時跟漁夫揚帆江上。一日淩晨,他倒背著雙手在江堤上漫步,推敲著自己的詩句,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渡船亭的前面。因為天色尚早,這裡冷冷清清,無一候船等渡者。他步入亭中,神經質地這兒摸摸,那兒坐坐,眺望著晨霧迷茫的江面,仿佛是在尋找什麼,等候什麼,但究竟是在尋找什麼,等候何人,他自己也不甚了然。過了有一盞茶的工夫,一個人呆在這裡實在是沒趣,正欲轉身離去,忽聽得江面上有人在高聲呼喚:「三閭大夫請留步!」

  屈原聞呼聲而轉身,只見江面上正有一葉輕舟斜渡過來,大約因順風順水之故,其速若箭,轉瞬來到了岸邊。這是一隻漁船,從船上跳下一個人來,六十多歲的年紀,鬚髮花白,一身漁夫打扮。他來到屈原跟前,謙恭有禮地問道:「您就是三閭大夫吧?」

  屈原默然無語,點頭應是。

  漁夫將屈原渾身上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只見他面黃肌瘦,眼皮浮腫,披頭散髮,衣服上還有許多泥水,不禁長歎一聲道:「當朝左徒,竟被弄成了這般模樣!……」漁夫說不下去了,傷心得潸然淚下。

  屈原見狀,驚奇地問道:「汝為何人?」

  漁夫抽抽噎噎地回答說:「我是您的同鄉,也是歸州江北人。您官為左徒時,我們曾見過面。人生易老,一晃就是三十多年過去了!……」

  屈原急忙問道:「莫非汝亦流放而來此?」

  漁夫搖搖頭說:「不,我不是流放來的,是自己流浪來的。一隻小船,一件蓑衣,五湖四海,任我漂遊,不做官,不受管,與世無爭,自由自在。」

  漁夫說完,先是超脫地微微一笑,然後關切地問道:「屈大夫,您如何落得這般地步?」

  屈原仰天長歎一聲,說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這個世界上盡是污泥濁水,只有我一個人乾淨;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只有我一個人清醒,因此被流放,落得了這般地步)。」

  漁夫聽屈原說完,就規勸道:「聖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並且能夠隨著世道而變化,大夫何不學聖人而變得隨和些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