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屈原 | 上頁 下頁
三三


  §與日月齊光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現,創造了我國詩歌史上的一個全新的時代——從集體創作到個人獨立創作的時代。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自己創作風格和個性的偉大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他都佔有崇高的地位。

  與屈原同時而稍後,就出現了一批學習屈原並效仿屈原作品進行創作的楚辭作家。《史記·屈原列傳》說:「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關於唐勒、景差的情況,史書中絕無記載。

  關於宋玉,記載也很少。根據一些片斷的材料來推斷:宋玉出身貧寒,供職楚國朝廷,但不得志,他在政治上不像屈原那樣敢於直諫,缺乏抗爭精神,以寫辭賦見長,繼承了屈原作品某些語言體制特點。與唐勒、景差等一樣活動於屈原去世之後,是直接受屈原影響的重要楚辭作家。其代表性的作品是《九辨》。

  屈原對後世的影響,首先表現在他的思想的影響。

  他愛國愛民的思想、清廉正直的品行、為堅持理想而奮鬥的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一直在感召著後世的進步文人為保衛祖國、抵禦侵略、反對壓迫和剝削、反對黑暗和邪惡、追求光明和正義進行頑強的鬥爭,也一直鼓勵人們清廉自守,重視個人的人格價值。每當民族危亡的關頭、社會黑暗、混亂的時代,人們總是記起屈原,從他那裡獲得鼓舞和力量。

  淮南王劉安《離騷傳》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污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屈原精神如日月一樣照耀著中國文學的發展方向,文學史上有巨大成就的作家沒有不受屈原影響的。

  最早受屈原精神影響的是漢文帝時代的辭賦家賈誼,他在政治鬥爭中失敗後,被貶到長沙,在經過汨羅江時,有感於屈原遭讒流放的相似遭遇,寫了一篇《吊屈原賦》,對屈原進行悼念,引屈原以為知己,他也秉承屈原的創作精神,對是非不分的黑暗現實做了大膽的揭露和批判。

  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景仰屈原,曾親訪屈原遺跡,搜羅有關屈原史料,在《史記》中為屈原立傳,不僅記載了屈原的事蹟,而且對詩人「正道直行」的品德和不與黑暗現實妥協的鬥爭精神進行了熱情的歌頌。他說:「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他同情屈原的遭遇,也繼承屈原「發憤以抒情」的精神,在遭受宮刑之後,忍著奇恥大辱,在「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事蹟的鼓勵下,發憤著書,從而完成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輝煌巨著《史記》。《史記》雖是一部歷史著作,但作品中所體現的愛憎分明的情感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與屈原一脈相承。因此,魯迅先生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要》)。

  兩漢以後,屈原精神在許多作家身上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杜甫都十分敬仰屈原,李白蔑視權貴的思想和其作品的浪漫主義精神都是屈原精神的繼承和發展,他在《江上吟》一詩中說:「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的好多作品也同屈原的《離騷》一樣,往往大量編織神話傳說、日月風雲和歷史人物,構成具有象徵意義的雄奇圖畫,他的《梁甫吟》中說: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
  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
  閭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閽者怒。

  用攀龍遊天、叩閽不開,表現自己備受冷遇的處境,明顯地受了《離騷》上叩天閽、天閽「倚閶闔而望予」的影響。

  杜甫「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的憂國憂民精神,也與屈原有繼承關係,他在《戲為六絕句》中說: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步後坐。

  聲稱自己不僅要學習屈原作品的文采,而且要學習作品充實的思想內容。

  特別是在外族入侵、國破家亡的緊急關頭,愛國志士便以屈原的氣節來鼓勵自己。南宋詞人劉克莊,在金人入侵的形勢下,寫詩頌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示自己絕不投降敵國的堅定信念。他在《屈原》詩中說:「羋姓且為虜,累臣安所逃。不能抱祭器,聊複著《離騷》。」抱祭器是用典,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殷朝滅亡時,殷朝的太師、少師拿著祭器投奔周朝。「不能抱祭器」也就是指不投降。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愛國學者顧炎武,效法屈原的《橘頌》,寫了《顏神山中見桔》:

  黃苞綠葉似荊南,立雪淩雲性自甘。
  但得靈均長結伴,顏神山下即江潭。

  表示要像屈原那樣堅定民族節操,絕不向滿清投降屈膝。

  在現代文學史上,受屈原精神影響的學者更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