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屈原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其次是舉賢授能。屈原認識到人才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不僅時時備加砥礪自己,而且重視人才的培養,他從楚懷王到頃襄王任職三閭大夫的幾十年中,曾孜孜不倦地為楚國培育英才,因為三閭大夫的主要職能就是掌管貴族子弟的教育。《離騷》中說:「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東兮,雜杜衡與芳芷。」是用象徵手法表現他任職三閭大夫時為楚國培養人才的情況,他的基本出發點就是要使一批賢能之士管理朝政,達到他使楚國富強的目的。 屈原選賢任能的基本原則是「不偏頗」,也即「不別親疏,不殊貴賤。」《離騷》說:「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基於這種主張,屈原對古代帝王任用賢能的例子十分推崇: 湯禹嚴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 說操築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夏禹與商湯嚴格求賢,能夠與賢人皋陶、伊尹相諧調。傅說在傅岩築過土牆,商王武丁毫不猶豫地委以重任。姜太公曾在朝歌操過屠刀,碰上周文王就不再窮困潦倒。甯戚喂牛時曾引吭高歌,齊桓公聽了以後,將他用為輔佐。屈原甚至讚歎秦穆公的非凡眼力,用五張羊皮將身為逃奴的百里奚從楚國贖回,並封為大夫,屈原作品中反復提到的這些賢人:摯(伊尹)、咎繇(皋陶)、說(傅說)、呂望(呂公望)、甯戚、百里奚都出身微賤而有傑出的政治才能,而那些古帝聖王堯、舜、禹、湯、文王、武王等之所以備受屈原推崇,則是因為他們不拘資歷、不分貴賤而任用賢才:「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堯、舜是光明正大的君主,他們順著治理國家的正確道路前進,因而走上了康莊大道)。「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湯、禹知所戒懼、尊敬賢良,周朝的開國君主也都能講論治道而沒有差錯)。屈原主張舉賢授能,使社會地位低微的人也能參與國家政權,這在當時來說是開明的、有進步意義的。 再次是修明法度。屈原美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修明法度,包括制定並推行新的憲令、刷新朝政、廢除奴隸制、建立封建制等。屈原的法制思想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早在春秋末期,齊、魯、鄭各國就已經開始了田制與賦制的改革,戰國時期,魏文侯、秦孝公、韓昭侯、齊威王等都進行了全面變法,在當時來說,變法是各諸侯國富國強兵、進而統一天下的關鍵步驟,誰能首先變革政治以適應新的經濟關係,誰就能在諸侯割據的鬥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在屈原出生前二十八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二十一年),軍事家吳起曾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全面變法,「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韓非子·和氏》)。並「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呂氏春秋·貴卒》)。雖然變法只進行了一年,但已收到了顯著的效果,諸侯都懼怕楚國之強。悼王死後,吳起之法全部廢除。「博聞強志」的屈原對楚國先賢的這些事實是肯定瞭解的,對於變法也由衷贊同,「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指的就是奉行先賢的法律制度以昭示下民;並闡明法度中疑惑難解的地方。 到屈原任左徒的時代,楚國雖還保持著大國的名聲,但與秦國相比已經差得很遠,而實際上楚國已經開始走著下坡路。隨著封建制的逐漸完善,楚國貴族當權者的保守和落後也愈益明顯,與時代發展的格格不入也更為突出。因此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屈原在任職左徒的幾年時間裡,曾在懷王的支持下修明法度、進行改革。他起草憲令,刷新朝政。正當改革步步深入的時候,上官大夫等人在懷王面前讒害屈原,昏憒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並罷免了他左徒的職位。對於這段大刀闊斧改革朝政、修明法度的難忘時光,屈原直到沉江之前還耿耿於懷(見《惜往日》),說明詩人在自己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在考慮著改革、記掛著改革。 屈原修明法度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因「憲令」並沒有保存下來,我們已經無法看到了。只能從他的詩中看到他堅持修明法度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心。 屈原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繩墨」、「規矩」、「方、」「常」等,它們是法度、法制的代名詞。這些概念在《管子》、《商君書》、《韓非子》等法家著作裡出現得最多,與屈原所用的意義也完全相同。從這些情況來看,屈原的修明法度與法家的法制思想是有某些相同之處的,不僅如此,屈原明法為賢、不殊貴賤、唯賢是用的選賢授能的原則與《韓非子·說疑》中所表現的選賢授能「不羞卑賤」、首推明法的思想大致吻合。 在相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兩個人對社會進步的看法有某些相似之處,這就是說在當時來說,改革是圖謀強大、社會進步的必然之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