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屈原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詩人之所以這樣問,乃是由於對黑暗現實的憤激:時世渾濁,統治者進讒棄賢、是非不分,賞罰不明。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漲,賢士無名。詩人借歷史影射現實,表現了詩人尖銳的批判精神和進步的歷史觀、政治觀。 《天問》的最後一部分歸結到楚國的社會現實: 薄暮雷電,歸何憂! 厥嚴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處,爰何雲? 荊勳作師,夫何長? 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吳光爭國,久餘是勝。 何環穿自閭社丘陵,愛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長, 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楚國好似處在風雨如晦的時刻,結局令人擔憂! 它的威嚴既不能保持,祈求上天又有什麼用?我身居草莽、隱伏山洞,對國事還有什麼可說?楚國動輒興兵打仗,國勢衰微,國運哪能長久?昔年吳王闔廬和楚國相爭,攻入郢都,戰勝了我們;假如君王能夠悔悟,吸取教訓,進行改革,我還有什麼話可說的?鬥伯比環閭穿社,越過小山,和鄖女私通,怎麼會生出一個有令尹才能的子文?我來說說堵敖(即楚文王子熊艱)統治不長的事,為什麼他的弟弟熊惲將他殺死,自己繼任王位,他的忠名反而更加昭著? 詩人對楚國的政治形勢極其擔憂,深怕楚懷王荒淫誤國,重蹈楚昭王時被吳攻破郢都的故轍,所以急切期望懷王覺悟、改過自新、刷新朝政,扭轉楚國在割據戰爭中被動的局面。 《天問》保存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歷史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它傳達了屈原的精神。郭沫若《屈原賦今譯》中說:「通過這篇,可以看出屈原思想的博大和它的性質。屈原毫無疑問是一位唯物的理智主義者,現實的人道主義者。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代表他所處的時代的進步一面。」《天問》中滲透著詩人的政治見解,也反映了他大膽的懷疑精神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態度,是極富於現實性的奇文。 《天問》在藝術上的特點極其顯明,它通篇用問句組成,全詩共172問。雖全是問句,但基本是有問無答,實際上是詩人借用問句的形式抒發自己內心憤懣的情感,用的都是反問句。並且《天問》基本以四字為一行但雜以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四行為一小節。由於《天問》有錯簡、也可能有散佚,節、韻已不能完全劃一,但總的來看還是極有規律的。正如郭沫若《屈原研究》所說:「《天問》這篇要算空前絕後的第一等奇文字。以那種主於以四字為句、四句為節的板滯的格調,而問得參差歷落,奇矯活突,毫無板滯的神氣,簡直可以驚為神工。」《天問》已經完全擺脫了《詩經》四字句的束縛而創制了新的體式,從藝術形式上說是對《詩經》的突破性發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