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屈原 | 上頁 下頁


  從公元前354年到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大軍三次伐魏,均大獲全勝,壓倒了魏國的囂張氣焰,使秦國聲威大震。前340年,商鞅伐魏,俘獲魏將公子卬,收復河西之地,從而一躍成為七國中的強國,扭轉了被動挨打、無力插手中原的局面。儘管秦孝公死後,商鞅慘遭車裂之禍,但「商鞅亡後,秦法未改」,推行二十一年之久的「商鞅之法」

  婦孺皆知,已深入人心,不能動搖了。秦國刑政修明,百姓善戰,居高臨下俯視中原的地理形勢,已有足夠的勢力與原來的強國齊、楚抗衡,並與之爭奪天下了。

  社會的大變革自然也導致了意識形態的巨大變化。

  首先是民的地位的提高。在此之前,民的地位與六畜相同。周代以前的典籍中往往將民與六畜並舉。如《周官》有雲:朝士「凡得獲貨賄人民六畜者,委於朝,告於士」,又「質人掌城市之貨賄人民牛馬珍異」,甚至「民」乾脆還比不上六畜,孝公時代的《曶鼎銘》載明曶曾以一匹馬、一束絲換回五個人。自春秋到戰國時期敬德保民的思想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潮流。

  儒家倡導仁愛,墨家提倡兼愛,道家主張齊物平等,甚至於法家也要用制定法律的形式為平民百姓爭得一席生存的地位。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與《左傳》中普遍宣揚的民本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明顯地反映了人的地位的極大提高。這種思想對屈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廣泛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

  民的地位的提高,相應的便是神的地位的下降,而作為神之子的地上的君主的地位也便發生了動搖,對君主的要求也嚴格了起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商湯弑其君,孟子義正辭嚴地說:「聞誅一夫紂耳,未聞弑君,」說明更多地是以德來衡量君主。儒家在遵守等級制度的前提下,也有為民請命的要求,甚至也有對國君的限制,對暴虐之主,孔子與孟子當然也是堅決反對的。

  割據戰爭給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於是,要求罷戰,要求統一便成為人心所向,成為歷史發展之必然。雖然各家思想體系不同,如儒家主張以禮義文治德教感化而達到使各國歸服的目的,法家則主張強兵利刃以武力兼併,道家主張回歸自然,墨家主張兼愛,其目的都有要求統一的傾向。從戰國後期來看,仁義不及感化,兼愛不能救拔,武力兼併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戰國七雄的對壘中,楚國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是合縱,還是連橫,直接關係到楚國的危亡。「連關中之謂橫,合關東之謂從」(《戰國策》高誘注)。關東六國聯合叫合縱,秦國聯合六國中的某個或某幾個國家叫連橫。蘇秦主張合縱,張儀則堅持連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比較準確地概括了當時的形勢。

  在戰國七雄中,地處西北部的秦國兵力最強,地處長江流域的楚國版圖最大,處在山東半島的齊國,因有海濱的魚鹽之利,故最富。秦、齊勢均力敵,秦、楚又勢不兩立,蘇秦遊說楚威王時說:「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張儀遊說楚懷王時說:「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

  因此,除韓、趙、魏、燕四國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外,幾乎形成了秦、齊、楚鼎足三分之勢。在合縱連橫的鬥爭中,秦、齊、楚戰和關係十分複雜。在秦、齊的爭雄中,「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的楚國向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秦為了牽制齊國,必須與楚聯合,又必須結成穩固的聯盟,然後求得發展。

  楚國能否改革朝政,能否堅持聯齊抗秦的外交策略,是關係到楚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屈原就是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關頭登上歷史舞臺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