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八六


  出征前,要祭告天知道,求其「護佑」;打了勝仗,凱旋歸來,要「謝天」,感謝天的庇護。國家遇有重大事件,如孔有德、耿仲明率眾來歸、獲元朝傳國玉璽、林丹汗之子額哲舉國投順等,類似這樣一些喜慶事,也都通過祭告的形式,感謝天的恩賜。在處理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關係上,同樣舉國「拜天」。同朝鮮、同蒙古諸部結盟,締盟的雙方都要以虔誠之心對天地盟誓,以取信於天。在君臣之間,乃至家庭內部,還要以「拜天」的形式,向天及天之子——君主表達他們的忠誠。太宗即汗位時,他要求他的兄弟子侄一一盟誓;即皇帝位時,他們再次在天地神位面前,宣讀誓言,披露他們對擁戴太宗的誠意,以求得「天地保佑」。所有這些頻繁的、無處不「拜天」的活動,表明它遠遠超出了民間的風俗習慣,而成為滿族統治者的一種強大的思想武器。

  太宗認為,天是主持正義的,它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所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就是說天對人和事無遠無近,無親無疏,不管誰,只要順承天意,就會得到「天地眷佑」;反之,就要受到懲罰。在他看來,天能賞善罰惡,而且絕對公正的執行。他在給袁崇煥的信中說:「惟天不論國之大小,只論事之是非,我國循理而行,故仰蒙天佑。」他在給朝鮮國王李倧的信中闡述他與明朝的矛盾,重申「惟天至公,不視國之大小,而視事之是非,以我為是,以明為非。」【《東華錄》,天聰元年春正月、五月。】

  因此,上天才將遼東土地和官民「賜予」了後金(清);如果同意明朝方面的要求,將遼東退給它,就是「違天棄人矣」。他伐朝鮮後也說:「天意是我而非朝鮮,故所向克捷。」【《東華錄》,天聰元年四月。】一次,他總結歷史經驗,訓誡群臣;「古來用兵征伐,有道者,蒙天佑;無道者,被天譴。」【《東華錄》,天聰五年七月。】

  總之,太宗認為,他順天意行事,一切都是對的,他出兵伐明,是天給他的時機,所以一再取勝;明「違天」,才遭到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做為一個臣屬如對他「懷異心者,天亦鑒譴」,如遵從自己的誓言,「天佑」他們,「壽命延長,子孫繁盛,千秋萬世,永享安樂。」【《東華錄》,天聰六年七月。】莽古爾泰、德格類、嶽托等因病死去,由於他們「懷異心」,因而都遭天地「譴責」,太宗說:「奪其壽算」,「皆被天誅」。

  太宗宣揚「天命」可畏,實際上他並不完全認為在天的面前,人是無能為力的,一切聽天由命。到頭來,他強調和注重的還在於個人之行即實踐。他說:「自恃其力,恣行殺奪,未有不敗者也;克盡其道,力行仁義,未有不興者也。」這裡,他把興、敗沒有歸之於天,說到底,還在於人為的正確與否。所以,他又接著說:「今日天心所向,豈能予知?朕惟仗義而行而已。」【《東華錄》,天聰五年七月。】有一次,他對文館官員說:「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居之,亦惟有德者可稱為天子。今朕蒙天佑為國主,豈敢遂以為天之子?為天所親乎?倘不行善道,不體天心,天厭朕躬,更擇有德之人,君主是國。」【《東華錄》,天聰九年五月。】

  這裡,太宗又不敢稱「天子」,是否成為「天之子」,「惟德是輔」。他對外跟明朝講話,就自稱「天子」,一再說「天意」已歸向他,他是代表天意行事的。但私下跟臣屬說了實話,不肯稱天子,不敢說「天心」向己,它究竟向著誰,是向明朝,還是向後金(清),他也不做出肯定的回答,他認為,只有「行善道」,「體天心」,「仗義而行」,才能得到好的結果。顯然,太宗把「行」即實踐放在第一位,反對坐等天意恩賜,這正是他一生奮發有為的思想基礎。他之所以宣揚「天意」、「天心」,不過是拿它作為同明朝鬥爭的精神力量,來證明他的行為是合于天意也就是合於理性的。他又拿「天意」來嚇唬臣屬,目的是為了駕馭他們,鞏固自己的皇權。這並不奇怪。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無論是太宗,還是與他同時代的那些傑出人物,都不可能找到新的理論指南,只能以人們對「天意」的崇拜和信仰作為思想武器,而在這一虛幻的「天意」的外衣掩飾下,大膽而勇敢地實踐自己的政治目標,即不過是把他的行動加上一個神聖的光圈而已。

  二、歷史進化論

  清太宗與明朝進行鬥爭的另一個理論根據,就是歷史進化論。他認為歷史是發展的,變化的。為了尋求同明朝這場鬥爭究竟會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時,他從中國歷代王朝不斷更迭這一事實得出結論:人世間沒有萬古不變的東西,有興就有衰,有生就有滅,大可化小,「積小成大」,這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太宗從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認識出發,認為各朝各代的統治的存在都是暫時的,相對的,而不斷更替則是絕對的。他說:「自古天下並非永遠為一家一姓所壟斷。歷史上,有多少人為帝,有多少人為王!其中有未成功而中途廢棄的,有取得成功而又遭到失敗的,豈有皇帝的子孫總是稱帝的?王的子孫總是為王的?且看遼、金、元也曾『君臨天下』,後來都歸入明朝統治之下。可見『皇天無親』,行善道的給予扶持,否則就予以推翻。」【《清太宗實錄》,卷47,22頁。】他質問明朝君臣:「從來帝王有一姓相傳永不易位者乎?」當然沒有!「自古及今,其間代興之國,崛起之君,不可勝數。」【《清太宗實錄》,卷59,20頁。】

  不過,明朝為維護它的根本利益,是不願承認這一事實的。他繼續向明朝辯駁:如果說我們國小,不應該稱帝,那麼,古代的遼、金、元都是以小國而成帝業,可誰能禁止住它們稱帝呢?況且你們朱姓太祖(朱元璋)當年曾當過和尚,幸虧上天保佑,終成帝業。豈有一姓為帝能永久不被替代的道理!事實上,有天子而廢為百姓的,也有百姓崛起而成為天子的,這都是「天意」,非人所能做到的【《清太宗實錄》,卷5,39頁。】。我國封建社會每朝每代都是一姓統治,不許他姓染指。例如,明朝是朱氏元璋所創,其子孫延續二百多年;再往前追朔,漢朝是劉氏世代相傳;唐朝是李氏家天下;宋朝是趙氏世代主國,等等。這

  些王朝的創業之君及其後世子孫都幻想他們的一姓統治萬世綿永,可是誰也做不到,不管它們是何等強而有力,都有其衰敗之日,其最終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而被他姓所建的新王朝所替代。秦始皇當年幻想萬世一系,豈料二世而亡!原先居於皇帝寶座的人被推下去,馬上變成平民百姓,昔日被統治的百姓,可以一躍登上寶座而變成了至高無上的天子。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政權的興敗也是這樣,別看國小,同樣能成帝業,相反,一個大國、強國也會敗亡。所以說,歷史上沒有一姓永遠世代為皇帝的,變化互相替代是正常的,避免不了的。

  問題的關鍵,就看是否行「善道」,有無「大德」。太宗說:「匹夫有大德,可為天子;天子若無德,可為獨夫」。他又以遼、金、元、明為例,說遼是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成了「天子」;大金也以東部的一個少數民族滅掉遼國,攻宋而佔有中原;大元以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滅掉金、宋而統一天下。明朝洪武皇帝乃是皇覺寺的一個和尚,而從元朝手裡奪取了政權。因此,他認為他們享有天下,只因「有德」的緣故,並非是世世為君長才統治天下。自古各代,既沒有一貫衰弱的,也沒有一貫強大的【《清太宗實錄》,卷28,46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