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八一


  4.7,最後的歲月

  一、松錦決戰

  在清太宗去世前的幾年,一方面,不斷派遣陣容雄壯的大軍入關,深入腹地,沉重地打擊明朝的有生力量,動搖其根本;一方面,又在關外寧、錦一線與明朝展開激烈的爭奪,終於發展成為規模巨大、震驚全國的松錦決戰。這是繼薩爾滸激戰之後,明清興亡史上又一次戰略性的大決戰,它把太宗的軍事實踐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錦州是明朝設置在遼西的軍事重鎮之一。廣甯中屯衛、廣甯左屯衛設在這裡。自從明清(後金)爭戰以來,錦州的戰略地位日益顯得重要。明朝派遣重兵駐守,加固城池,力圖使錦州成為阻止清(後金)兵西進的一座堅強堡壘。自努爾哈赤受阻于寧遠城下,到太宗即位後的十幾年間,清(後金)向遼西多次進兵一直未能取得重大進展,僅得到大淩河城(錦縣),圍錦州不得結果而還,因而形成明清(後金)在寧、錦長期對峙的局面。而大淩河這個屏障一經拆除,距此僅四十餘裡的錦州城就完全暴露在清(後金)的面前,從此它成了明朝在遼西的一個名副其實的前哨陣地。在它的正南面十八裡處是松山城,松山偏西南十八裡處是杏山城,而杏山西南二十裡左右便是塔山城。這三城如羽翼,如衛星一樣護衛錦州,更有重鎮寧遠,為錦州之堅強後盾。很清楚,錦州不破,清軍就不得越雷池一步。太宗「以大軍屢入塞,不得明尺寸之地,皆由山海關阻隔;而欲取關,非先取關外四城不可。」【《聖武記》,卷1,四城指錦州、松山、杏山、塔山。】錦州則首當其衝。這樣,是否打破錦州,以及如何打破,就成了皇太極和他的將領們重點考慮的戰略問題了。

  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都察院漢官參政祖可法、張存仁等提出一份奏章,其中講到「進取」大計,列出三著:一攻燕京,此刺心之著也;二直抵關門,此斷喉之著也;三先得寧錦門戶,此剪重枝伐美樹之著也【《清太宗實錄》,卷56,14~18頁。】。太宗原則上接受了這後一建議,但是,他想得更大膽,更實際,把義州(遼寧義縣)選作屯兵、進取錦州的前哨基地。義州位錦州與廣寧之間,大淩河畔,地勢開闊,土質肥沃。雖說這裡荒涼,又無險可依,但它比廣寧更逼近錦州,自然條件更利於墾荒屯種。三月,任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為左、右翼主帥,率軍往修義州城,駐紮屯田,通告明朝守將不准在寧、錦地方耕種【《清太宗實錄》,卷51,12頁。】。到四月,僅僅一個來月的時間,數萬將士「修城築室,俱已完備,義州東西四十裡地,皆已開墾。」【《清太宗實錄》,卷51,20頁。】

  以義州為屯駐基地,這是向錦州進兵的第一個實際步驟。下一步,是攻城,還是圍困,這兩個方針就擺在太宗面前。張存仁獻計說:

  臣觀今日情勢,圍困錦州之計,實出萬全。但略地易以得利,而圍城難以見功,必須曠日持久,將士不無苦難懈怠之心,願皇上鼓勵三軍之氣,堅持圍困之策,截彼(明)偵探,禁我逃亡,遠不過一歲,近不過數月,自有可乘機會。……伏願皇上以屯種為本,時率精銳,直抵錦城,布令於蒙古,以為間諜之計,再多擒土人兵卒,廣布招撫敕諭,探祖帥(祖大壽)心事以招之,體義士性情以安之……此攻心之策,得人得地之術也。【《清太宗實錄》,卷51,19頁。】

  攻城和圍城,當然以前者易見成效,而後者則需要時間,堅持下去才能成功。所慮者,曠日持久難免將士有懈怠之心。天聰元年(1627年),實行硬攻,沒有採取圍困的戰術,硬攻,攻不克,又生急躁,趕緊撤兵,這不能不是個教訓。張存仁沒有明說,但從正面講清了道理,要太宗鼓勵士氣,使之堅持下去。同時他還提出在明軍內部分化瓦解,以蒙古兵作為爭取對象,使其從中做內應,這樣即可加速明兵的崩潰。張存仁的這個分析為戰事的進程所證實。

  實行圍困,是對付明軍的較為有效的措施。明朝對遼東的作戰方略屢有變化。實踐證明,袁崇煥提出的惟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守為正,戰為奇,最為有效,它迫使清兵舍長取短,很少成功。袁雖冤死,但他的這一方針卻繼續下來,明兵就是堅守城池,不肯輕易出城與清兵較量。十幾年來,清兵無可奈何。現在,太宗進兵義州屯種,目的也是為長期圍困錦州提供後勤支持。所以,他得到了張存仁的獻計,堅定了圍城的信念,當即傳令濟爾哈朗、多鐸不僅要繼續屯田築城,還要率軍前往錦州等處圍城。四月二十九日,太宗離盛京親臨義州巡視築城屯種情況,然後離義州去錦州,率侍衛及親軍繞城一圈,察看形勢,直到天色已黑才回營。

  為了把對錦州的圍困堅持下去,太宗採取相應措施:將城東、城北、城西的莊稼全部搶割完畢;掃蕩錦州周圍的明軍台哨,徹底孤立城裡的明軍;包圍由遠及近,斷絕明軍的一切出入,實行輪班更戍,以三個月為一期,避免將士疲勞,防止滋生懈怠之心。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太宗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在錦州城四面各設八營,繞營挖一圈深壕,沿壕築垛口,在兩旗之間,再挖長壕,近城一側設置邏卒哨探。經太宗這一番佈置,錦州已經處於清軍嚴密包圍之中【《清太宗實錄》,卷52,卷55。】

  錦州城裡,遼東明將祖大壽指揮守城。他本來在天聰五年(1631年)已投降後金,當時他詭稱妻子在錦州,要求搬取妻小,願作內應,智取錦州。太宗放他回去,結果他一去不返,至今十餘年過去了,他仍受命于明朝,堅守錦州。他部下將士,一部分是遼人,相當一部分是蒙古人。他們憑藉堅城,充足的糧草積蓄,與清軍對抗。但蒙古將士首先動搖,他們駐守外城,看到清軍陣營嚴整,都很吃驚。有的向清軍邏卒喊道:「你們圍困有何用處?我城中積粟可支二三年,即使圍困,豈可得錦州?」邏卒回答說:「不管二三年,你們即使有四年之糧,那麼到五年後,你們還吃什麼?」蒙古士兵聽了這番話,知道清軍志在必得,甚為驚慌。

  於是,蒙古將領諾木齊、吳巴什等密謀降清。他們秘密派人與濟爾哈朗取得了聯繫,約定三月二十七日夜行動。此事被祖大壽偵知,二十四日,他準備以計逮捕吳巴什等人。還沒等祖大壽動手,已被吳巴什等發覺。他迅速採取行動,率眾向明兵展開進攻,激戰聲震揚城外。濟爾哈朗、多鐸聞訊,立即趕到城下策應。蒙古兵從城上放下繩子,距此最近的兩白旗清軍率先援繩而上,與蒙古兵夾擊,明兵敗退內城,而外城為清軍佔領。蒙古將士自都司、守備以下官員八十六人、男女家小共六千二百一十一人全部投降,他們攜帶所有器械出城,暫到義州安置。捷報飛馬送到盛京,太宗興奮異常,命八面擊鼓,霎時,鼓聲大作,如雷聲滾滾,諸貝勒群臣急趨篤政殿,太宗登臨御座,當眾宣佈來自錦州的勝利喜訊【《清太宗實錄》,卷55,15~18頁。】……

  錦州外城一破,明兵形勢更為危機。明朝深知錦州安危關係重大,不斷派遣援軍,自寧遠,沿海岸進兵,經杏山至松山,逼近錦州,增援祖大壽。太宗也在調兵遣將,四月和七月,他兩次將孔有德、尚可喜所部漢軍,後又調耿仲明部漢軍投入錦州圍城。一場決戰的陣勢正在急速地形成。漢軍固山額真石廷柱向太宗進破錦州及其援兵之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