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六〇


  明朝的這一民族統治政策實行了二百餘年,基本上維護了它對東北各民族的統治,有一個較長歷史時期的安定局面。直到16世紀末,努爾哈赤起兵(1583年)前後,明朝的統治繼續存在,黑龍江、烏蘇里江領域與明朝的隸屬關係保持不變。例如:

  萬曆九年(1581年),設在黑龍江下游亨滾河口附近的努兒幹衛請求明朝換敕書、改職銜【《明神宗實錄》,卷111,2頁。】

  萬曆十六年(1588年)十一月,位於黑龍江下游右岸、忒河口的右帖衛派出一百八十三人的龐大使團,向朝廷進貢【《明神宗實錄》,卷206,9頁。】,有一次貢馬五百九十三匹【《明神宗實錄》,卷233,13頁。】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在格林河口附近的忽林屯設置的忽石門衛向朝廷請求「襲職」【《滿文老檔》,太祖卷80,1199頁。】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設在錫林特山以東額勒河流域的斡蘭河衛向明朝請求「襲職」【《滿文老檔》,太祖卷80,1200~1201頁。】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設在格林河流域的葛林衛請求「襲職」【《滿文老檔》,太祖卷80,1194頁。】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設在門河(注入興凱湖)流域的莫溫河衛,向明朝請求「襲職」【《滿文老檔》,太祖卷81,1205頁。】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十月,右帖衛還向朝廷貢馬三百五十二匹【《明神宗實錄》,卷402,5頁。】

  類似的記載,史不絕書,一部《明實錄》有著完備而周詳的反映。明朝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及其以東至海設置的衛所和它的統治方式,最清楚不過地表明瞭明代東北疆域的極限和它對這一廣大地區的有效管轄【蘇聯作者格·瓦·麥利霍夫在其所著《滿洲人在東北》一書中,對明代東北疆域作了完全歪曲的敘述。他把明朝統治者為限隔民族區域而修的「邊牆」說成是「國界」,從而把「邊牆」以外.直至黑龍江流域的大片土地斷為「無主地」,因而一筆勾銷了明在東北統治的歷史。這個結論十分荒謬,完全違背歷史真實。】

  歷史是割斷不了的。努爾哈赤興起、發展的歷史,就是取代明朝對東北統治的歷史。他起兵先統一建州女真部,次第兼併鄰近女真各部。與此同時,他向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進兵,著手統一這些地區。

  在現今松花江西南到圖們江流域,以及烏蘇里江以東到沿海島嶼,當時叫東海部,是女真諸部中勢力較強大的一個部。它分為瓦爾喀、窩集、虎爾喀(又寫作呼爾哈)三個部分。努爾哈赤首先進兵窩集部。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冬,他派兵一千招撫了該部的瑚葉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4頁。】瑚葉,又寫作呼夜,以湖葉河得名,該河在興凱湖以東,西北流,注入烏蘇里江,稱刀畢河。【見《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注戰跡輿圖》(以下簡稱《戰跡輿圖》)第4排之2。】

  次年十一月,進兵圖們江北、綏芬河、牡丹江一帶,招撫了該部的那木都魯、綏芬、甯古塔、尼瑪察四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4頁,見《戰跡輿圖》第3排之2。】。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努爾哈赤遣兵降服了烏爾古辰與木倫兩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4頁。】烏爾古辰,又寫作兀兒孤沉,位興凱河東北之庫爾布亨河流域。木倫,又寫作木冷,以穆棱河得名,位興凱湖之西北。見《戰跡輿圖》第3排之2。;十二月,轉戰圖們江北、琿春以西的地方,取得了虎爾喀部紮古塔城【《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4頁。】。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十一月,收撫窩集部的雅蘭和西林兩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7頁,雅蘭又寫作押蘭;西林又寫作石臨,兩處分別以雅蘭河,西林河得名,見《戰跡輿圖》第4排之2。】,這兩處地方都在現今海參崴東面俄羅斯境內。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這年,他派兵招撫烏蘇里江下游兩岸的諾洛路(以諾羅河得名)、錫喇忻路(以錫喇忻河得名)和使犬部,這三個地方的酋長四十人親到赫圖阿拉朝見努爾哈赤【《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10頁,見《戰跡輿圖》第4排之2。】。使犬部位於黑龍江與松花江匯流處東北的混同江流域。屬￿該部的主要是赫哲、費雅喀等民族,因為他們都用狗駕車、拉船,狗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所以管他們叫使犬部。自從這次招撫後,使犬部歸入後金。天命二年(1617年),努爾哈赤還派兵到東海一帶,將這裡散居的老百姓全部帶走,其中有的佔據海島不受招撫,後金兵駕著小船把他們帶到岸上,送到瀋陽【《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10頁。】。經努爾哈赤招撫,東海部基本上為後金所有。

  努爾哈赤用了主要力量統一和經營黑龍江下游與東部濱海地區,但同時他也把目光轉向了黑龍江中游地區。天命元年,他派二千兵馬進取居黑龍江中游的薩哈連部,這是努爾哈赤用兵黑龍江中游的開始。薩哈連,滿語「黑色」的意思。黑龍江古稱黑水,該部世居於此,故得名薩哈連。後金兵渡過黑龍江,在北岸連取十一寨,大獲全勝而歸【以上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華史》(第一卷)之第五節「清初的東北疆域」,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努爾哈赤在東北地區南北進兵,屢次進兵東部沿海地帶,這就完全打破了明朝在東北的統治秩序,開始改變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流域同明朝政治上的隸屬關係。努爾哈赤致力於經營黑龍江的成就是不可抹殺的。但他未及全部統一這一廣大地區就去世了。他未完成統一的那一部分歷史使命就落到了他的後繼者清太宗身上。

  二、故土各族受招撫

  努爾哈赤在世時,屢次動用軍事力量征服和兼併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以東濱海地區,從而奪取了明朝對該地區的統治權。他在使用武力時,也很注意用和平的手段即招撫的辦法籠絡當地人民投靠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十一月十二日,努爾哈赤得到東海部呼爾哈部長納哈答率當地百姓一百戶前來投順的消息,立即派二百人前往途中迎接。二十日,把他們接到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升殿,一一接見,然後設宴款待。他問納哈答及其部眾,有全家願意留在這裡的,站一邊;家有遺產而願意回去的,站另一邊。結果,還是願意回去的居多。努爾哈赤也不言語,馬上宣佈:賜給願留下的八名頭目每人各得男女僕人二十名、馬十匹、牛十頭、冬衣、蟒緞、皮裘、大圍、秋衣、蟒袍、小褂等四季衣服俱備,另撥給房屋、田地等生活生產必需的物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