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五三


  經崇禎批准,決定先把大淩河城修復起來。該城全稱叫大淩河中左千戶所,位於錦州東三十多裡,屬錦州守備管轄,建於宣德年間,周長三裡,嘉靖時又有所增修【李輔:《全遼志》,卷1。】。在明清戰爭中,它是錦州的前哨陣地,幾經戰爭破壞。這次經孫承宗提議,決定再次修復。這年七月,總兵祖大壽、何可剛及十余員副將率兵正式動工重建。

  丟失永平四城的阿敏率敗軍剛回到瀋陽,太宗就得知明兵在大淩河築城的消息。他毫不遲疑地晝夜催調各軍包括蒙古兵,由他率領前往攻城,不給明修築和加固防線的任何機會。據他所知,明朝「精兵盡在此城,他處無有。」【《東華錄》,天聰五年八月。】攻下此城,也便消滅了明朝的有生力量。他說,如果「坐視漢人開拓疆土,修建城郭,繕治甲兵,使得完備,我等豈能安處耶!」【《滿文老檔》,太宗天聰39,525頁。】七月二十七日,太宗率軍離瀋陽西行,第二天,渡過遼河,召集眾將領,宣佈軍紀:凡俘虜之人,勿離散其父子、夫婦,勿裸取其衣服,當加意撫恤。他囑咐諸將:為將帥之道,在於申明法令,撫馭得宜,就會使人人奮進,爭立功業。

  八月一日,大軍駐舊遼陽河,蒙古各部落率兵來會,舉行酒宴,為他們遠道而來洗塵慰勞。在這裡分兵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岳托、阿濟格等率兵二萬,經由義州,屯駐於錦州與大淩河之間;一路由太宗率領經由白土場,趨廣甯大道,約定六日兩軍會于大淩河城。

  大淩河城從七月中旬左右動工修復,到這時才只有半個多月。遼東巡撫丘禾嘉自作主張,同時修復右屯城,分散了人力和物力,結果大淩河城雉堞僅修完了一半,就倉促閉門拒戰。城中原有官兵一萬六千零二人,後派出買戰馬及守寧遠的共二千二百人,實際人數是一萬三千八百零二人,夫役商賈約一萬多人,全城共計三萬餘人【《明兵部呈為王道直報大淩河城之役明軍損失情形本》,載《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

  六日夜,後金兵兩路匯合後,開始圍城。太宗總結以往的教訓,認識到,至少在目前,攻堅不是後金的長處,這次改為圍而不攻,迫使城內糧盡援絕而投降。他指示作戰方略說:「攻城恐士卒被傷,不若掘壕築牆以困之。彼兵若出,我則與戰,外援若至,我則迎擊。」【《東華錄》,天聰五年八月。】兵力部署如下:

  正黃旗固山額真冷格裡圍北面之西側;鑲黃旗固山額真、額駙達爾漢圍北面之東側;阿巴泰居後策應。

  正藍旗固山額真覺羅塞勒圍正南面,莽古爾泰、德格類在後策應;鑲藍旗固山額真篇古圍南面之西,濟爾哈朗在後策應;蒙古固山額真吳內格圍南面之東側。

  正白旗固山額真喀克篤禮圍東面之北側,多鐸在後策應;鎮白旗固山額真伊爾登圍東面之東側,多爾袞居後策應。

  正紅旗固山額真、額駙和碩圖圍西之北側,代善居後策應;蒙古固山額真鄂本兌圍正南面;鑲紅旗固山額真葉臣圍西面立南側,岳托居後策應。

  蒙古各貝勒自率本部兵圍其隙縫處【《東華錄》,天聰五年八月。】

  城四周佈署主攻與策應,實際上等於安置兩重兵力,而蒙古兵為機動,居間進圍。這次用兵與往次不同,不僅戰術有了變化,而且還掌握了相當數量的大炮,這就大大提高了後金兵的戰鬥力,初步改變了過去挨轟挨打的局面。從這年開始,後金已經能獨立製造大炮,還有從明兵手中奪取來的,投降帶過來的,大炮的數量也不算少了。為此,太宗在各旗成立一個炮兵營,各配備紅衣炮和大將軍炮計四十門。這次圍大淩河城,太宗首次攜帶大炮,命令額駙佟養性率領漢兵,把大炮安放在通往錦州的大道上,堵截明朝援兵。

  以上各旗繞城及側重西面防明錦州援兵,共托營盤四十五座,周圍綿延五十裡,他們各在自己防區環城挖掘大小四道壕塹:一道深寬各丈許,一道環前道壕再挖一條寬五尺、深七尺五寸的壕,鋪上秫秸,覆蓋上土。據此壕五丈遠的地方築牆,高丈餘,牆上加垛口,遠看如一道城牆。各旗還在自己營地周圍挖掘一道攔馬小壕,深寬各五尺【《東華錄》,天聰五年八月;又《明與後金大淩河城之戰史料片斷》,載《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太宗發佈命令:各旗將士嚴守陣地,不許放一人出城。他自己則整天高坐城南山岡,時刻注視城內動靜。

  這一套嚴密的圍困工事,稱得上水泄不通,風雨不透,表明太宗此次用兵志在必勝的決心。連明人也驚歎不已:「逆奴圍淩,連控四壕,灣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故雖善戰如祖大壽,無怪其不能透其圍。」此圍「封豕長蛇,其毒螫乃至於此。」【《明與後金大淩河城之戰史料片斷》,載《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

  困守在城裡的明將祖大壽等起初還不時地出動數十人、幾百人的小股部隊,或企圖出城收割莊稼,或為騷擾,或作試探性的突圍,都被後金兵給打了回去。有一次,太宗用計,把後金兵偽裝成明援兵,引誘他們出城。祖大壽不知是計,果然率兵出城,中了埋伏,被殺得大敗。祖大壽吃了多次虧,從九月下旬以後,再也不敢出戰,總是城門緊閉。祖大壽惟一的希望是,朝廷能派大軍來解救他們。的確,朝廷也作了頗大的努力。

  八月十六日,太宗圍城才十天,松山城出動明兵兩千前來支援。二十六日,遼東巡撫丘禾嘉與總兵吳襄、宋偉合兵六千赴援,與清兵大戰長山(大淩河城東南)、小淩河間,被逐回錦州。九月十六日,太宗率軍出擊錦州,斷絕對大淩河城的增援。至中途,他令眾軍暫停前進,帶二百名親兵到前邊偵察。他沿著山腳,悄悄前行,等行至小淩河岸,突然與剛出城的錦州六千明兵遭遇。太宗剛穿戴鎧甲,率二百名親兵飛馬過河,直沖明兵。明兵陣營大亂,紛紛掉頭逃竄。太宗分軍五隊,直追到錦州城下。吳襄、宋偉出戰不勝,退回城裡【《明史》,卷261,「丘禾嘉傳」;《東華錄》,天聰五年九月。】

  二十四日,朝廷終於派監軍張春會同吳襄、宋偉率戰將百余員,馬步兵四萬余來解大淩河之圍。過了小淩河,東進五裡,築壘列車營。後金兵扼守長山,明援兵不得進。二十七日黎明,明兵拔營,向大淩河城推進,在離城十五裡的長山與後金兵接戰。太宗親率兩翼騎兵直沖敵營,飛矢如雨;佟養性指揮漢兵發射大炮、火箭,明兵也以槍炮還擊,霎時間,槍炮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聲震天地。明兵擋不住飛馳而至的後金騎兵的衝擊,吳襄營先亂,潰不成軍。接著其他營也亂了套,紛紛潰逃。太宗預先在其歸路埋伏精銳,凡逃經此路的明兵悉被殲滅。此役,張春和副將張洪謨、楊華征等三十三員將官被活捉,副將張吉甫、王之敬等死于交戰,吳襄、宋偉等一小批將領僥倖逃掉。這次戰役後,明朝再也沒派援兵來【《東華錄》,天聰五年九月。】

  援兵已絕,祖大壽和他的守城將士又面臨著糧盡的嚴重危險。圍困已兩個月,城裡儲備的糧食眼看就要吃光,兵士宰殺戰馬充饑,馬無草料,大批倒斃。老百姓更慘,他們很早就斷了糧,成百上千的人都餓死了,勉強活著的人搶食死者身上的肉,用人骨當柴燒,所謂「炊骨析骸,古所沒有。」【《明與後金大淩河城之戰史料片斷》,載《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有個叫張翼輔的,從城裡逃出,訴說城裡的慘狀:糧食已經吃光了,先殺工役而食,現在又殺兵丁食之,軍糧已盡,惟有大官還剩米一二升而已【《滿洲秘檔》,「大淩河殺人而食」。】

  在嚴密封鎖中,太宗不斷發動「政治」攻勢。圍城一開始,他就寫信給祖大壽,勸他投降。其時,祖大壽在遼東有一個很大的封建家族,人口眾多,家業豪富,權勢顯赫,毫無降意。太宗責令陣獲的明將二十餘人給他寫信勸降,他本人還寫了三封,一起送到城裡,但祖大壽仍不投降,對來使說:「我甯死於此城不降也。」【《東華錄》,天聰五年十月。】他之所以不降,就是擔心後金隨意殺人,顧慮身家性命,表示不相信太宗的話。太宗馬上寫信解釋,說從前殺遼東人實有其事,我甚為痛悔,現在再也不妄殺一人,一律加以收養。二貝勒阿敏在永平屠戮漢官民,是他個人犯的罪行,已將其幽禁懲處。我願與你及諸將軍共事,故以肝膈之言,屢次相告。拖到十月中旬,「城內糧絕薪盡,兵民相食,大壽等力竭計窮」【《東華錄》,天聰五年十月。】,才定下了投降的決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