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
四七 |
|
本來,李倧從一開始就對抵抗缺乏信心,做好了逃跑的準備。當他看到自己的軍隊不斷潰退,更感到抵抗無望。他的左右心腹大臣給出主意,勸他與後金議和。也有少數大臣反對議和,主張死戰到底。李倧為了保住李氏江山,很贊成議和,力排抗戰的主張,推說議和「乃是緩敵之策」【《李朝實錄》,仁祖,卷15,366頁。】。不過,他又信守「城下之盟,春秋恥之」,不願使自己居於屈辱的地位。讓他同明朝絕交,他也難以同意。二月五日,他覆信阿敏,再次闡明了朝鮮對外基本政策,明確表示不能同明朝絕交,奉行與明、與後金都友好的政策,這兩者「並行而不相悖」【《李朝實錄》,仁祖,卷15,366頁。】。 阿敏看到李倧對議和遲遲疑疑,便繼續進兵,施加軍事壓力,迫李倧儘快與他盟誓。他率軍佔領黃州城,再前進到平山駐營。李倧攜王妃、子女逃到江華島,長子李逃跑到全州城,城裡人多半潰散。在這種情況下,李倧求和的心情更為迫切,連連派出使臣到金兵營要求談判,但堅持先退兵後議和。阿敏派劉興祚去江華島,當面駁斥,以兵威恫嚇,李倧被迫在武力威脅面前接受對方的議和條件,先送去一份厚禮,以表示誠意:木棉(布)一萬五千匹、綿布二百匹、白苧布二百五十匹、虎皮六十張、鹿皮四十張、倭刀八柄、鞍具一百【《李朝實錄》,仁祖,卷15,372頁。】。 三月三日,阿敏遣使總兵官劉興祚、巴克什庫爾纏為代表,乘船到江華島,與朝鮮國王李倧及其大臣正式舉行會盟儀式。這儀式按滿洲習俗進行:殺白馬、黑牛,將酒、肉、牛馬骨、血各裝在器皿裡。雙方代表焚香,宣讀誓詞,誓畢,將誓詞燒掉,器皿裡的祭品埋入土裡。 五日,庫爾纏率二十人先回瀋陽奏捷。這裡,阿敏卻下令部隊搶掠三天,給朝鮮人民製造了新的災難。然後,按照太宗的諭旨,自朝鮮撤出全部後金兵,惟義州一處不撤,作為監視朝鮮動靜的前哨。 這次戰役歷時二月餘,至此結束。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征服朝鮮的侵略行動。此役給朝鮮所帶來的破壞和災難是不言而喻的。它以強大的武力迫使朝鮮暫時屈服,與後金結成「兄弟之盟」。 二、君臣之盟 清太宗第一次用兵朝鮮,暫時緩和了朝鮮對後金的威脅。然而,朝鮮並沒有真正屈服。他們建立的所謂「兄弟之盟」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矛盾和鬥爭。 太宗從朝鮮撤兵不久,李倧就要求歸還義州。他沒有理由反對,就在天聰元年(1627年)七月,下令撤回鎮守義州的將士。同時,他也要求李倧履行「盟誓」的規定,把逃到朝鮮去的「逃人」如數送回。這些「逃人」主要是不堪忍受後金壓迫而逃到朝鮮去的遼東人,還包括這次戰爭中被俘的朝鮮人。他們在朝鮮大多建立了家庭。李倧「不忍」再讓他們的父母兄弟離散,拒絕遣返。此事多次交涉,一直沒得到解決。 戰後,太宗不斷勒索朝鮮財物,甚至把後金暫時的經濟困難轉嫁到朝鮮身上。天聰元年十二月,太宗派遣參將英額爾岱,遊擊霸奇蘭去朝鮮,傳達他的諭旨,要李倧賣給糧食,供應蒙古來歸降的各部落食用。他強調,能否答應,是對「敦睦之誼」的考驗。李倧先是以遭戰亂「殘破」為由,有意拖延。後無法,勉為其難,拿出一千石糧食以平價賣給後金。 這時,太宗專力用於征明,親自率軍入關,還派軍追擊蒙古察哈爾,一度放鬆了對朝鮮的注意。從天聰五年開始,雙方在有關各自利益上發生了一系列爭執,致使「兄弟關係」變得日趨緊張起來。 關於貢物,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和元旦(即新年),朝鮮要向後金納貢。納貢之禮,標誌李倧處於戰敗者地位,但後來數目照比起初逐次減少。太宗很不滿。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朝鮮使臣朴蘭英受命前來貢春季禮物,因為不夠數,太宗一樣也不收。但他照舊拿出人參、鞍馬、銀兩等作為回禮,賞給李倧和送貢物的使臣,並命英額爾岱將其回禮送到使臣的館舍。朴蘭英說:「既然不收納敝國的貢物,我何敢受貴國的贈送?」英額爾岱說:「不納你們的貢物,是因為你們違背誓言,貢額逐漸減少。」朴蘭英也很不客氣地說:「你認為我國貢物減少,而貴國的賜物不也減少了嗎?」 英額爾岱很生氣,說:「如果兩國和好,互相饋送,那你的話誠然有理。但你們無故幫助明朝侵犯我國,可惜老天不保佑,致使你們喪師,各將官連你朴蘭英在內都被我活捉。等到我舉兵征伐,你們國王丟棄城郭和百姓,竄入海島。我國從寬處置,全返已得城池和土地,釋放陣前俘獲的各官,包括你都放還歸國。這能說是你們以自己的力量獲得生還嗎?你們以保全性命、複還疆土之恩向我國納貢,實自然之理,那為什麼還要與我計較呢?」 一席話說得朴蘭英不敢再爭辯,只好表示歉意。英額爾岱告辭回去,向太宗報告了使臣說的話,當即決定扣留朴蘭英的兒子和同來的使者李必章,向朝鮮示威。接著,皇太極寫信給李倧,指責他不如約納貢,漸減數額,直接說出他的心理狀態,是以明強金弱,才敢這樣懷有「二心」。他威脅李倧,如果再敢助明進攻後金,「我國不必自勞心力,止調遣蒙古十萬人,直趨爾國,爾惟有遁逃海島而已。」【《東華錄》,天聰五年正月。】雖然太宗多次下令要按數進貢,李倧照舊不理。這年底進貢元旦禮物還是不夠規定數額。 次年,天聰六年(1632年)元旦期間,太宗又寫信斥責李倧。十二月,派巴都禮一行赴朝,重新規定貢物數額,李倧表示只能貢總數額的十分之一。李倧特別申明,貢物內金、銀、牛角三項,這些都不是本國所產,不能「應命」貢奉。巴都禮一行返回瀋陽,報告交涉經過,太宗大怒,下令驅逐使臣朴蘭英回國,進貢元旦禮物也拒不收納,令其全部帶回。 朝鮮國王李倧見勢不妙,心裡有些發慌,一過了年,忙派禮部侍郎申得淵帶上他的信,還備齊春秋兩季的土特產,攜來瀋陽。李倧在信裡對重定貢額作了解釋,想消除後金的誤解,但又不願照數納貢。他寫道:「敝邦地瘠民窮,土產實在難以辦全。現在定的數目又比以前增加了十倍,這不是誠心相待之意。所以,除掉土產外,其餘全部依議去辦。」正月十五日,使臣申得淵回國,帶去太宗的一封信。 信中說:「我這次多定數額,是因為你國漸漸輕視我,每每以貪利譏諷,我甚感遺憾。你供奉明朝的禮物那麼多,而且它的使臣欺侮你國,搜括無厭,你為什麼不感到難受?而惟獨對我這區區之物反生怨恨呢?如依我的主意,春秋遣使往來如故。不然的話,乾脆停止使者一切往來,互市貿易例外,可以照常舉行。如果你吝惜財物,不願進貢,也行,但有個條件:你需出兵幫我伐明一次,再調大船三百隻,幫我攻取明兵佔據的海島。你究竟是借我兵船,還是如數進貢,這兩項任你選擇其一。」過了一個多月,李倧覆信,太宗看後很失望。因為李倧逐條駁斥了對方的指責,他既不借船,貢額也不準備按規定增加,甚至他提出互市貿易也想「永絕」。這一下又激怒了太宗,他在回信中聲明,這是有意要挑起戰爭,責任完全在李倧方面【以上參見《東華錄》,天聰五年、六年、七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