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
四四 |
|
和談中斷了將近兩年。到天聰三年(1629年)正月,太宗主動給袁崇煥寫信,提出恢復和談,他在信中就征朝鮮的事作了解釋,希望不要因為朝鮮問題而誤了兩國大事。為表示誠意,太宗作了一個重大讓步:去掉天聰年號,奉明朝為正朔,只書寫「己巳年」(即天聰三年,明崇禎二年)。 到了四月,袁崇煥才覆信,信寫得極簡單,不提議和的條件,只含糊地聲稱:和也有「道」,「非一言可定也」【《滿洲秘檔》,「袁崇煥覆議和書」。】。太宗馬上回信,說明和好之「道」的四項條件。(一)令滿漢人因戰亂離散的,應歸於一處合居;(二)劃定國界,明以大淩河為界,後金以三岔河為界;(三)明朝給鑄大金國汗印;(四)明朝納講和禮物數目可以重新考慮。太宗派了一個叫白喇嘛和另外幾個人持書前往寧遠,去了很長時間,不見回來。聽明朝逃來的人說,白喇嘛等已被扣留。太宗於六月間連續兩次寫信,要求袁崇煥迅速放人,以七月五日為限,如不見人回來,便認定袁有意扣留。果然,到限期前,白喇嘛等回到瀋陽,還帶來袁的兩封信。其中一封談到,原遼東人逃到遼西,其先人墳墓均在你占的一方土地上,他們能不思念嗎?你的想法脫離實際,我不敢向朝廷報告。禮物事,只要修好,可以答應你的要求,至於鑄印封典,不是一句話就能決定下來的。另一封信只是解釋使者遲歸的原因,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這兩封信使太宗很氣憤,他立即答覆,就遼東人墳墓事,斥責袁的本意仍在圖謀奪取遼東,堅決予以拒絕。更使他惱火的是,二三年來,他給袁崇煥及明朝的信件,提出的和談條件,袁都沒有向朝廷報告,使他始終不得派使臣去北京面謁明朝皇帝。他寫道:你這種做法,「較大遼之欺金,殆有甚焉。」最後,他強硬地表示:事情既然如此,「我豈能強令和好乎?」【《滿洲秘檔》,「太宗再答袁崇煥書」。】 袁崇煥覆信,答覆說:「你如誠心,我豈能騙人?你如實心,我豈能虛偽?一代興亡,都是天意所定,豈能欺騙虛偽所為?但是,十年爭戰(按:1619年薩爾滸戰役到1629年正好是十年。),今天想一朝解決,即使能力再大,也非三四人所能決定,又非三兩句話就能結束。總之,都取決於皇上明斷罷了。」【《滿洲秘檔》,「袁崇煥再複書」。】談了這麼久的和平,結果又都推到朝廷方面去了。 這也難怪袁崇煥。起初,他主持議和並沒有報告朝廷。他的本意,是以議和為緩兵之計,爭取時間,以加強關外寧錦等重鎮的防禦。不久,他將議和的事奏報朝廷,熹宗曾表示同意。但很多朝臣反對議和,認為是重蹈宋金議和的覆轍。因此熹宗又改變主意,屢次下達旨意,不准議和。說:「邊疆以防禦為正,款事不可輕議。」【《明熹宗實錄》,天啟六年十二月。】袁則堅持議和,反復說明他的策略。當太宗進兵朝鮮,群臣紛紛彈劾袁崇煥,說後金敢於入侵朝鮮,是「和議所致」。袁不服,上書辯解:「關外四城雖延袤二百里,北負山,南阻海,廣四十裡爾。今屯兵六萬,商民數十萬,地隘人稠,安得所食?錦州、中左、大淩三城,修城必不已。業移商民廣開屯種,倘城不完而敵至,勢必撤退,是棄垂成立功也。故乘敵有事江東,姑以和之說緩之。敵知,則三城已完,戰守又在關門四百裡外,金湯益固矣。」【《明史》,卷259,「袁崇煥傳」。】這段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袁崇煥議和的真實意圖。經此辯解,熹宗表示諒解。不難看出,從明朝方面來說,議和一開始,就毫無誠意可言,它對後金所提議和條件,一是敷衍,二是拖延。凡太宗的信件都被袁扣壓,不上奏朝廷。因為不是真和,也就沒有必要把對方的要求轉報朝廷。 崇禎即位後,袁崇煥提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說」的戰略【《明史》,卷259,「袁崇煥傳」。】。議和作為一種策略,崇禎並不反對。他說:「朕思講和不過是羈縻之術,質不是長策,如須要嚴兵固守,不然就與他戰。」【《明清史料》,甲編。】一句話,議和是明朝對後金戰守的一種輔助手段。後來,崇禎連這個策略手段也不要了,指示:「逆奴罪在必殲,屢諭嚴拒,不許接遞片字。」【《明清史料》,甲編。】極力反對議和。 從後金方面來說,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毫無誠意議和。經過群臣討論,太宗認識到,和談對後金有利,它不只是個權宜之計,而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他要通過和談,穩定局勢,取得足夠的時間,來鞏固和積蓄自己的力量。如達成協議,從明朝獲取大量物資財富,就會有助於增強後金的國力,一旦時機成熟,他便撕毀協議,興兵伐明,一舉成功。這就是以和談的手段來達到「自固」的戰略目標。因此太宗和談的心情尤為迫切,也顯得心誠意堅。為了誘使明朝上鉤,他一再讓步,明確表示,他可以去天聰年號,奉明朝為正朔,接受封典,講和禮物從減,等等。他只堅持一個條件,即保留他的遼東地盤,餘無他求。 但是,明朝不是北宋,它始終以宋金議和為戒,決不上太宗的當。結果,談了三年,雙方信使往來十余次,信件交換頻繁,毫無點滴進展。儘管如此,太宗一直把和談當作一面旗幟高舉著,一面進行戰爭,一面要求明朝與他和談。明朝越是不理睬,他越是高唱和談,表明他伐明是不得已之舉,以爭取政治上主動,取得社會輿論的同情與支持。自袁崇煥死後,崇禎下令,有敢言和者死。從此,再也沒有人敢談論議和的事。到了崇禎末期,明朝亡在旦夕,他們才不得不找上門去,要求與清議和,但為時已晚。清朝的力量已變得空前強大,它無須在一個行將崩潰的政權身上多費唇舌。 3.4,朝鮮結盟 一、「兄弟」之盟 朝鮮是中國的近鄰,自古就結成了極為友好的關係。數千年間,不管兩國的歷代王朝如何更迭,都不曾改變彼此間的聯繫,加上兩國山水貫通,這種天然的與歷史的淵源,就使兩國真正成為唇齒相依的兄弟之邦。明朝建立後,李氏朝鮮同中國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萬曆年間,中朝聯合作戰,才制止了日本對朝鮮的侵略。此役發生在壬辰年(1592年),故史稱壬辰戰爭。從此這兩個國家更加友好,更加親近。可以說,在努爾哈赤起兵前後,中朝間不存在任何爭端問題。 到了明中葉以後,建州女真興起,逐漸發展成為一方強大的割據勢力,同明朝展開了頻繁的、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處在後金與明朝兩強之間的朝鮮,十分為難。由於朝鮮與明朝長期交好,同時它也受到了努爾哈赤的一些騷擾,所以朝鮮在明與後金的鬥爭中,堅定不移地站到明朝一邊。它完全贊成和執行明對後金的一系列政策,還從軍事、經濟上給明朝以力所能及的支持。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三年,1619年),明朝發動四路大軍進攻後金,朝鮮派兵前往助戰。明朝慘敗,全部朝鮮兵包括它的都元帥姜弘立等將官都投降了後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