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
三九 |
|
清太宗優禮漢官,實際上是一種收買政策。不出幾年,歸降的大小漢官都積累甚厚,儼然成了新貴。就拿佔有人丁來說,不少漢官佔有八九百丁,多的達千丁,其餘的也不下百丁,就是下等之家,也有二十余丁。他們成了暴發戶,有的違背制度,私自增加人丁名額,引起滿族貴族的不滿。但太宗並不責備,卻採取寬容的態度。當時,在一品滿族大臣中還沒有到千丁的。可見,漢官在某些待遇方面已經超過了滿官。太宗有一次對漢官們說:我把你們從「塗炭」中拯救出來,「愛養有加,今爾等已富貴矣!」【《清太宗實錄》,卷37,14頁。】 難怪滿族大臣感歎:「昔太祖(努爾哈赤)誅戮漢人,撫養滿洲。今漢人有為王者矣,有為昂邦章京矣。至於宗室,今有為官者,有為民者,時勢顛倒,一至於此!」【《清太宗實錄》,卷64,8頁。】 這種情況,不正好說明太宗對漢官的政策,得到了更好的結果嗎?太宗的這些具體政策使漢官心悅誠服,感激涕零:「似此豢養之恩,雖肝腦塗地,實難報稱萬一也。」【《清太宗實錄》,卷17,18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使一向鄙視少數民族為「夷狄」的漢族官僚地主拜倒在後金汗的腳下,這足以說明清太宗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一政策不僅使後金政權中的所有漢官安下心來,賣力效勞,而且對身在明朝的廣大漢官也具有某種吸引力,使其從明朝投向後金。 四、聯絡蒙古 滿蒙王公貴族聯姻結親,是有清一代的傳統政策。清朝通過聯姻的形式,伴之以政治上的優待,物資上的收買,籠絡蒙古上層統治集團,與清王朝保持一致,維護北方久安無患。而在南中國,不實行裂土封王,由中央直接控制。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確立對蒙古的基本關係和政策始自清太祖,完善于清太宗。 大元滅亡,一些蒙古王公貴族被逐出中原,逃到塞上,雄踞大漠南北,時常騷擾明朝,屢次大規模內犯。明朝從建立起就把蒙古看作是它的主要勁敵時加防範;蒙古則因被逐而對明朝抱有敵視態度。崛起于東北的滿族曾受明朝欺壓,他們與蒙古族在反明的問題上有一致的立場。此外,滿、蒙古除了語言各異,服飾穿戴及生活習慣方面還有許多相同之處。這種天然上的共同點促使兩個民族產生一種親近感。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蒙古科爾沁部貝勒明安、喀爾喀五部貝勒老薩首先「遣使通好」。此後,蒙古諸部來往不絕。開始,努爾哈赤只認為蒙古「越敵國(指明朝)而來者,不過有所希圖而已。」【《清太祖實錄》,卷2,13頁。】他以為蒙古前來交好,是希圖得到錢財,所以賞賜不少東西。但隨著鬥爭的發展,他很快認識到蒙古對他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他感到蒙古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把蒙古爭取到自己一方,會使他在對明的鬥爭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基於這個思想,他積極開展對蒙古的友好聯繫。從遣使通好,厚加賞賜、饋贈,發展到通婚聯姻。為了適應政治上的需要,聯姻由近及遠,由少數發展到多數,努爾哈赤不斷擴大與蒙古各部的這種親戚關係,因而加深了互相依賴的程度。在聯姻的基礎上,努爾哈赤與部分蒙古部落進而建立了針對明朝的政治與軍事聯盟。 後金與蒙古友好關係的發展,並不意味著沒有矛盾和鬥爭。在努爾哈赤心目中,蒙古仍然是他的主要敵國之一。他認識到蒙古民族剽悍,桀驁不馴,叛服無常,在思想上始終保持警惕。他把蒙古人形象地比作天上的浮雲,說:「雲合則致雨,蒙古部合則成兵,其散猶如雲收而雨止也。俟其散時,吾當亟取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4,3頁。】因此努爾哈赤在發展與蒙古一些部落的親善關係時,必要時也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問題。 努爾哈赤在世時,雖然對蒙古的關係尚未取得驚人的成就,但他制定並初步實行的原則,為他後世子孫做了開創性的工作。到清太宗時,基本上按著這個原則,繼承和發展了聯絡蒙古的政策。 清太宗遵循父親的遺願,繼續對蒙古結親、賞賜、分化、利用。他本人及其兄弟子侄,還有貝勒大臣幾乎都娶蒙古人為妻。他的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宸妃都是蒙古科爾沁人。後來,他的兒子順治當了皇帝,其妻孝惠章皇后也是科爾沁人,在蒙古諸部中,科爾沁與清朝的關係最為密切。乾隆曾巡視科爾沁,寫詩讚頌這種關係:「塞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張穆:《蒙古遊牧記》,卷1,「科爾沁」。】。同樣,太宗及其宗室、大臣的女兒們也都出嫁到蒙古,甚至有些蒙古王公主動向後金求婚,要求娶宗室之女為妻,太宗總是給予滿足。與宗室之女成婚的蒙古貝勒都稱為「額駙」,受到極為優厚的禮遇。 在努爾哈赤時期與蒙古的關係,基本上是以對天地盟誓的形式,建立平等的聯盟,除了表明雙方共同對「天」負責外,彼此之間的約束並不很嚴格。鑒於指天地為誓的做法不那麼靠得住,太宗的政策目標,是要把這種平等的聯盟發展成為更牢固的從屬關係。他不單單是與他們舉行盟誓,而且還具體規定了雙方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如蒙古不遵守誓約,即罰以馬匹牛羊等物。當然,處罰時,太宗每每說清問題後,總是從寬處分,使蒙古人深受感化。 天聰二年(1628年),太宗率大軍征察哈爾,科爾沁土謝圖汗額駙奧巴(鄂巴)從征,他縱兵掠奪,不去與後金兵會合。此役剛結束,他不待報告,竟率軍先行回國。太宗大怒,派遣索尼、阿朱戶兩人赴科爾沁,給奧巴寫去一封信,嚴厲譴責他違約,並歷數早年科爾沁助葉赫攻打後金,努爾哈赤去世遲遲不來弔喪,兩個月後才派了一個低級官員來等罪狀。行前,太宗指示索尼兩人:「你們見了他,不必行禮,不吃他的飯,不給他好臉色看,還要作出要走的樣子,看他如何對待。」 索尼、阿朱戶到了科爾沁,直接去見公主(努爾哈赤的侄女,嫁給了奧巴),送上禮物。奧巴正患足疾,聽說來了欽差,馬上讓人扶著去見索尼兩人。他們毫不理會,冷冷地說:「我們是天聰汗的使臣,你有罪,我們要和你絕交,因為有公主在,特來問候。」奧巴忙令人擺宴,索尼、阿朱戶拂袖而出。奧巴急派他的兒子塞冷問道:「汗的使臣來,一向得向我行禮,給飯就吃。現在你們來此,見我不拜,備宴也不吃,竟拂袖而去,是不是汗譴責我了?」索尼說:「我們不是為你來的,為什麼還行禮?又何必吃你的飯呢?汗震怒,特帶來一封信。」說著,把信遞給塞冷,整理鞍轡就要走。 奧巴看了信,大為驚慌,再三挽留索尼兩人,說:「我知道自己罪重,十分惶恐,不知所措。我想自己去謝罪,足疾也不在乎了,就是死在路上也在所不惜。」索尼說:「汗沒授意我們同你去,也沒授意我們阻止你去。去與不去,你自己考慮好了。」奧巴說:「我非去不可,但又怕汗不見我怎麼辦?」索尼說:「你若真心實意悔罪,汗不會怪你的。」第二年正月,奧巴來到瀋陽,太宗親自迎出十裡,立即舉行宴會。宴畢,太宗派大臣重申信中責問之意,奧巴一一認錯,願罰駱駝十峰,馬一百匹,另獻出一匹好馬,一副甲謝罪。太宗見他悔改,一概寬免,還賞給他貂裘、帽、靴、金帶及朝鮮進貢的珍品等。當奧巴離去時,又贈送一大批好東西,太宗率貝勒大臣送出瀋陽郊外。這場糾紛很妥善地解決了【《東華錄》,天聰二年十二月;天聰三年正月。】。從此,奧巴聞令即至,再沒有發生違約的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