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
三六 |
|
為了把後金這個國家鞏固起來,使其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太宗針對當時國內存在的問題,施展了一個政治家的才智。問題在哪裡?首先,階級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相當尖銳;漢族奴隸大量逃亡,滿族人不斷遭到漢人的襲擊。遼東人民奮起反抗。這一嚴重的局勢,是努爾哈赤進入遼東地區後實行錯誤政策帶來的直接後果。他在向遼沈進軍的過程中,推行民族歧視與壓迫的政策,對遼東地區的人民主要是漢人肆意屠殺與奴役。在戰爭期間,例如天命四年(1619年)薩爾滸戰役之後,後金攻開原,遇到漢人就斬盡殺絕【李民:《柵中日錄》。】,在佔領鐵嶺、遼陽、瀋陽等重鎮時,都進行了程度不同的屠殺。沒有被殺的,就被掠擄為奴。後金兵的屠殺和搶奪,使這一地區的百姓驚恐不安,無法從事正常的生產,「沈遼之間,畏賊(指後金兵)不能耕者,延袤數百里。」【李民:《柵中日錄》。】 戰爭結束後,遼東人民仍然心有餘悸。而努爾哈赤繼續實行壓制漢人的政策,處處提防漢人。那些滿族貴族和將吏追索財物,欺壓漢人,更加重了廣大漢人對滿族統治者的強烈不滿。努爾哈赤深知他們的這種情緒,曾向遼陽地區的漢人發出通令:你們遼陽人民不要以為漢人可以統治長久,以為我們是暫時佔領,這完全是妄想。如果真這麼想,你們是自取滅亡【金梁:《滿洲秘檔》,「諭遼陽遊擊阿爾布尼書」。】! 但是漢人沒有被嚇住,他們採取各種形式反抗滿族的統治。如,有的往飲水與食鹽中投放毒藥,有的把豬毒死出售。此類事多處發生,驚動了努爾哈赤,嚴令查禁,規定各店鋪主人必須將自己的名姓刻在木或石上,立於店前。凡滿族婦女買食物都要把店主的姓名記下來,以便監察投毒的人。漢人、蒙古人不斷襲擊滿族人,更使努爾哈赤恐慌。在鳳凰城地方,有個叫瑪勒圖的滿人單身行走,被漢人用棍擊斃;烏裡堪納齊布牛錄下屬二人前往蓋州,被漢人殺死;尚間崖有三個滿人前往廣寧,被蒙古人殺死……努爾哈赤下令:自此以後,不許單身行路,必須集十人以上結伴同行,否則罰銀。 更為嚴重的是武裝暴動震撼著後金在遼東的統治。到了努爾哈赤晚年,這種反抗鬥爭日見激烈。天命六年(1621年),金州有兩個秀才聚集十人「合謀作亂」【《滿洲秘檔》,「愛塔建功」。】;同年,鎮江(遼寧丹東附近)陳良策率軍民起義,活捉了後金守城遊擊佟養正,送給了明朝。鎮江所屬湯站、險山二堡農民也宣佈起義響應【《滿文老檔》,太祖卷66;《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3、15頁。】。 天命八年(1623年),複州(遼寧複縣)城一萬一千余男丁叛逃,投向明朝【《滿文老檔》,太祖卷56。】。 天命十年(1625年),海州(遼寧海城)所屬張屯的漢人秘密聯絡明將毛文龍派兵,襲擊本屯的滿人【《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4,8頁。】。就在這一年,鎮江、鳳城、岫岩、長島、雙山、平頂山、海州、鞍山、首山、彰義等十餘處掀起了反抗後金的武裝鬥爭。 所有這些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表明努爾哈赤進入遼沈後尤其是在他晚年,後金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民族鬥爭達到了多麼尖銳的程度!努爾哈赤毫不留情地鎮壓一切反抗活動。天命十年十月,他採取了更嚴厲的措施:命令總兵以下、備禦以上各將官嚴密搜查各自管轄的村莊,鑒別村中的漢人,哪些是叛逆之人,一經查出,立即斬殺。特別要注意搜查明朝舊官即被革職在家閒居的人,以及秀才、紳士等。努爾哈赤認為,煽動村人鬧事的,就是這些人,要逮捕他們,一律處死【《滿文老檔》,太祖卷66。】。這些措施並沒有緩和日益緊張的形勢,相反,使矛盾更進一步激化了。 經濟狀況同樣很糟糕。經過戰爭蹂躪的遼沈地區,經濟慘遭破壞,沒有得到充分的恢復。由於後金實行屠殺與奴役的政策,人口大量逃亡,壯丁銳減,田園荒廢,加上天災接踵而來,經濟情況更惡化。清太宗即位才半年,即第二年春上就遇到了大荒年,「國中大饑」,糧食奇缺,物價飛漲,每斗米價銀八兩。銀兩還不算缺,但買不到東西,所以銀賤而東西昂貴。一匹好馬值銀三百兩,一頭牛值銀一百兩,一匹蟒緞要銀一百五十兩,一疋布要銀九兩。東西如此之貴,又買不到糧食,出現了「人相食」的可怕景象。社會秩序混亂,盜竊盛行,牛馬成了盜竊的主要對象,兇殺、搶劫到處發生。太宗歎息說:「民將餓死,是以為盜耳。」【王先謙:《東華錄》,天聰元年六月。】可以說,經濟已到了破產的地步。 這個充滿了危機的局勢也反映到軍事上連遭挫折。天命十一年,寧遠城下遭明兵重創,是努爾哈赤興兵以來第一次大失利。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他的失策。明將利用漢人和蒙古人對後金的仇恨心理,曉以民族大義,故能眾志成城,擊敗後金兵的強大攻勢。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前三個月,明將毛文龍派兵襲擊距瀋陽僅一百八九十裡的鞍山驛(鞍山西南舊堡),這使努爾哈赤十分慌張,連夜趕回瀋陽,諸王忙率兵向鞍山進發。數日後,毛文龍又派兵襲擊薩爾滸城。此地距瀋陽也只有百餘裡。已成驚弓之鳥的明兵敢於深入突襲,威脅都城瀋陽,這突出說明後金立足未穩。它所賴以維持其生存的,不完全是人心一致,雄厚的經濟實力,主要是軍事力量,即依靠暴力來支撐它的統治。努爾哈赤逝世前,多少已經意識到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可惜他沒有來得及很好解決就去世了。 作為一個政治家,往往在歷史的轉折關頭、生死存亡之秋,方顯出卓越之才。清太宗面對嚴峻的考驗,必須作出抉擇:要麼維持現狀;要麼採取新政,力挽危機。他洞悉國內種種弊政,胸有成竹,臨危不懼,在極度複雜的形勢面前應付自如,毅然實行改革。他不囿於祖宗之法和傳統習慣,對他父親的遺策作了全面調整:有繼承,有發展,也有改變,展現了清太宗的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二、改善漢人地位 遼沈為漢族聚居區。進入遼沈地區後,後金如何對待漢族人民,也就是說,採取一項什麼樣的政策,這關係到滿漢民族關係和後金政權能否鞏固的大問題。努爾哈赤晚年的敗政,集中到一點,就是對漢族採取了非常錯誤的政策。各地的反抗鬥爭,幾乎都是廣大漢族人民搞起來的。太宗清醒地看到,社會的不安主要是滿漢的尖銳對立已構成國中肇亂之源。因此,他一即位,首先就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總方針。一般說來,一個新統治者即位,宣佈一下把「安民」當作是治國的大事,似乎可視為平常的官樣文章,而從太宗的行動中看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一項新的重要國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