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儘管如此,為了消滅後金,明朝仍堅持要打這一仗。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冬,援遼兵將先後集於遼東。合當地現有軍隊,能投入戰場的兵約十萬【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卷1;又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1,「遼左兵端」。】。楊鎬議定進攻的目標是後金都城赫圖阿拉,戰法是分兵合擊。具體部署為分兵四路,各路兵將配置及進攻路線是: 原任總兵馬林率領一路兵馬,開原兵備道僉事潘宗顏監軍,岫岩通判董爾礪贊理,以慶雲管遊擊事竇永澄督率北關葉赫兵馬並進協助,從開原出三岔口,攻其北,也叫北路軍; 山海關總兵杜松率領一路兵馬,保定總兵王宣、趙夢麟佐之,分巡兵備副使張銓監軍,從瀋陽出撫順關,攻其西,也叫西路軍; 遼東總兵李如柏率領一路兵馬,以分守兵備參議閻鳴泰監軍,推官鄭之範贊理,從清河出鴉鶻關,攻其南,又叫南路軍; 總兵劉率領一路兵馬,海蓋兵備副使康應乾監軍,同知黃宗周贊理,還有朝鮮援軍一萬,由都元帥姜弘立、副元帥金景瑞統領,鎮江都司喬一琦監督,隨劉兵馬之後,從寬佃出涼馬佃,攻其東,也叫東路軍。 因遼陽為根本重地,以原任總兵官秉忠、遼東都司張承基領兵駐守,總兵李光榮駐廣寧策應。管屯都司王紹勳總管運送各路糧草。 四路之中,杜松所率西路為其主,總計十萬軍士,這一路即占三萬,多於其他各路。楊鎬為全軍總指揮,坐鎮瀋陽【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卷1。】。 分派既定,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十一日誓師,二十一日出塞,約於三月二日會二道關並進,遇大雪封路,出塞日期改為二十五日【《明史》,卷59,「楊鎬傳」。】。 大軍未行,師期早已洩漏,後金預先有了一定準備。二十四日,楊鎬遣一使帶著信息入後金,說大明兵即將來攻,領兵將帥及監軍文臣業已齊至,四十七萬大軍定於三月十五日乘月明之際進剿。三月初一日,後金諸貝勒聚於衙門。先有哨探報告二十九日晚見有大明兵舉著燈火出撫順關。接著南路有人來報,昨二十九日明兵進入棟鄂境。後金兵剛一行動,又得到來人報告,清河路發現明兵。 明朝大軍壓境,各路戰報不斷傳來,對努爾哈赤及後金諸貝勒、大臣的智慧和勇氣是嚴峻考驗。如何判斷,如何行動?不能有任何誤差和遲疑。事實證明,後金的汗、貝勒、大臣等是英明的,勇敢的。皇太極同其父兄為取得這次戰爭的勝利,獻智獻勇,功勳卓著。第一個英明的判斷來自其父努爾哈赤。他認為南路進攻的早,在於牽制我軍,此路已有五百兵,足以防守,撫順一路必是主力,我們應首先大戰這一路明兵。當聽到清河一路有明兵時,其兄代善說,這一路地勢狹險,來兵不能很快到達,以二百兵防守即可,重點應向撫順關迎敵。他的判斷也是正確的。明軍分兵合擊,後金針鋒相對,「合兵分擊」,即「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付國:《遼廣實錄》,卷上。】。皇太極同其父兄利用明軍分散和道路險易不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終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場大戰之所以總稱為薩爾滸之戰,就因為第一個和主要的戰役發生在薩爾滸地方。薩爾滸,漢譯為「碗架」,建州女真中有薩爾滸部落。作為地區,在今遼寧省撫順東大伙房水庫。地當渾河上游與蘇子河合流處,薩爾滸山西距撫順七十裡,東距赫圖阿拉百余裡,東北靠近鐵背山,鐵背山上有天命三年後金在吉林崖所築界凡城。薩爾滸以其為後金門戶,明與後金間出入的水陸要衝,成了這次大戰的戰場。 二月二十九日,杜松按既定部署,統率所部從瀋陽出發,星夜出撫順關,渡渾河,沿蘇子河谷攻向赫圖阿拉。皇太極在父兄的指揮和配合下,集合八旗大軍,每旗七千五百人,共六萬人,前來迎戰。三月一日,兩軍相遇於薩爾滸。後金原來在界凡山上有一些築城搬運石頭的人夫,皇太極不但關心他們被明軍圍攻,而且認為他們是可以發揮戰鬥作用的力量。他和兄代善都主張要派兵前往,使他們安心。但是後金兵進至太蘭岡(遼寧省撫順縣八寶溝近處),代善與達爾漢想停止前進隱蔽起來,皇太極不同意說:為何停兵於偏僻地方?應當光明正大進軍,耀武揚威,對敵佈陣。運石人夫看見我們自己的兵是這樣,也會奮勇參戰。這一重要決策得到額亦都贊成,眾將服從,大軍前進,與明兵對壘佈陣。在此之前,杜松、王宣、趙夢麟等領兵前來,後金派去護衛人夫的四百騎兵伏擊其尾,殺至界凡河,同人夫一起據守界凡的吉林崖。 明兵在杜松指揮下,分為兩部,一部攻吉林崖,一部攻薩爾滸山。後金諸貝勒議以八旗兩翼平分力量與明兵交戰,右翼四旗協助四百衛兵及增援的一千兵並運石人夫,從山上往下沖,上下夾攻;左翼四旗防薩爾滸山敵兵。努爾哈赤到此一問:「破敵之術如何?」諸貝勒將議定方案報告。努爾哈赤只同意分路作戰,但不主張平均使用力量。他提出從右翼撥出兩旗,增加到左翼。他說:「先破薩爾滸山所駐之明兵,此兵破,則界凡之兵皆喪膽矣。」同時命令兩白旗兵密切注視界凡敵兵,一旦看見我兵自吉林崖向下衝鋒,就要前去協力作戰。六旗大軍攻向薩爾滸明軍大營,明軍發炮接戰,後金兵仰射衝殺,大破敵營,殺得屍積成堆。其助吉林崖之兵,自山而下正衝擊時,右二白旗兵渡河前進,與之夾擊,明軍連發火炮,後金兵再一次衝殺,明軍陣營大亂,一敗塗地。總兵杜松、王宣、趙夢麟等皆戰死。其餘將士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死屍與軍器沖入渾河,如「解冰旋轉」而下。後金兵追殺明軍直到碩欽山(遼寧省撫順縣營盤西)。 鐵背山前杜松被殲,薩爾滸之戰的第一個戰役也就基本結束。第二個戰役是後金兵同明北路總兵馬林軍及杜松軍餘部決戰。三月二日,馬林及潘宗顏分別結營于尚間崖及斐芬山(均在今遼寧省撫順縣哈達近處)。杜松一路後營遊擊龔念遂、李希泌領車營與騎兵駐紮斡琿鄂謨。明軍在尚間崖佈陣,繞營鑿壕三道,壕外列大炮,炮手皆步立,大炮之外又密佈騎兵一層,前列槍炮,其餘眾兵下馬於三層壕內佈陣。皇太極參加這一戰役是與其父領兵先戰龔念遂、李希泌。在這次作戰中,皇太極一馬當先,率領八旗鐵騎突入明軍,把其軍營沖得東逃西散。 皇太極追殺龔念遂於陣中。努爾哈赤正站著觀戰,代善報告敵人已在尚間崖佈陣,他不等皇太極兵到,即急領四五隨從于午時到達其處。他見明兵槍炮林立,想先據山上往下衝擊,眾兵將欲登山,見大明營內兵與壕外兵合,知是來戰,又下令不必登山,改為下馬步戰。先由代善領左翼二旗部分兵策馬前進,阿敏、莽古爾泰等隨其後,分別殺入敵營,兩軍展開激烈混戰,敵兵被殺大半。六旗兵見此情景,不假整頓軍營行伍,即飛奔于大明營中,明兵發炮,後金兵發箭,明兵勢不能敵,大敗逃走,副將麻岩等戰死,馬林隻身逃跑。血水分流,尚間崖下河水皆赤。然後,後金兵轉攻斐芬山潘宗顏所部明軍。他們以戰車為衛,連發槍炮,後金仍突擊衝殺,摧毀他們的戰車,兵營被攻破,潘宗顏一軍全沒。葉赫援兵至中固城,聽說明兵已敗,大驚逃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