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


  打獵這樣重要,所以從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到他本人,都很重視打獵,經常率領子弟和諸貝勒、大臣等舉行圍獵。皇太極當了皇帝以後,回憶這段生活時說:「從前我們小的時候,聽到第二天要出去打獵,個個歡騰雀躍,事先就調鷹蹴球,如不讓去,哭著向太祖請求批准。現在的子弟們,只知道到處遊逛,閑著玩耍。在過去貧困時,無論老少,爭著上進,都以行兵出獵為大喜事。那時僕從很少,大家都自己動手牧馬披鞍,拾柴做飯,即使這樣艱苦,也樂意跟著首領效力,國家的興隆,不是經過這樣艱苦奮鬥得來的嗎?現在的子弟遇到行兵出獵,有的說妻子有病,有的說家裡離不開,這麼找理由的太多了,不知奮發圖強,只想留戀嬌妻愛子,苟且偷安,國家能不衰亡嗎?」【《滿文老檔》,太宗崇德23,1211~1212頁。】一席話反映了皇太極從小就跟著太祖,出兵打獵,從中學了很多實際的知識和受到很好的訓練。

  皇太極父親努爾哈赤勇敢果斷的鬥爭精神對他也有實際的教育。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攻打翁鄂洛城,有人暗中報信,該城防守極嚴。努爾哈赤兵臨城下,發起進攻,燒了懸樓和周圍房屋。努爾哈赤登上房頂跨著屋脊向城內射箭。城內有一人叫鄂爾果尼,他發來一箭正中努爾哈赤的頭盔,透過頭盔傷肉一指多深。努爾哈赤拔出箭,看見城內一個人奔到煙筒背後,即將拔出的這枚箭射去,穿透兩腿,那個人應弦而倒。努爾哈赤自己箭傷處血流不止,直流到腳上,還不停地彎弓射箭。

  恰在這時,一個叫洛科的人乘火煙彌漫不清發來一箭,打中努爾哈赤脖頸,頸下有鎖子圍領,以致鏃卷如鉤,拔出時帶肉兩塊。眾兵看到努爾哈赤傷勢如此嚴重,都登上房頂想扶著他下來,他說你們不要靠近我,以免被敵人發覺,等我自己慢慢下去。脖頸血湧出,努爾哈赤用手捂著箭眼拄著弓下了房,伏兩個人肩上昏倒在地。後來很長時間血流不止,幾次昏迷過去,延到第二天傍晚總算止住流血,收兵回營【《滿洲實錄》,卷1。】

  這種浴血奮戰的生動事蹟,給皇太極的思想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從小就受到女真人生活的嚴格訓練,稍大一點,跟隨父親左右,出征,行獵,因受父親思想和作風的薰陶,他像努爾哈赤那樣吃苦耐勞,不怕流血犧牲,具有頑強的意志。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健壯的體格。他的身材比父親魁梧,體態豐滿,穿戴很重的鎧甲,行軍打仗,毫不知累。天聰三年(1629年),他第一次率大軍進關,行程數千里,後來征察哈爾,往返行程萬餘裡,饑餐野露,習以為常。

  天聰四年十一月,皇太極率領滿洲、漢人、蒙古官兵出去射獵,天氣特別寒冷,都凍得發抖,他卻戴一頂小窄帽,手不入袖,縱馬馳射,像不知道寒冷一樣,致使臣下侍從都非常驚異和欽佩【《清太宗實錄》,卷7,29頁。】。他的體質特別好,力大無窮,臂力過人,英勇超眾。瀋陽實勝寺藏有太祖生前所穿用的甲胄,幾個人都舉不起來。皇太極和他父親比,也毫不遜色。這裡收藏他用的一張弓,矢長四尺餘,不僅一般人,就是一個壯士也拉不開,而皇太極當年運用自如【阮葵生:《茶餘客話》,卷1,「清帝甲弓」。】。征林丹汗途中缺糧,他和全軍將士一起以射獵為生,他連續發矢,每一矢竟貫射兩隻黃羊,可見力氣之大。沒用多久,共射黃羊五十八隻【王先謙:《東華錄》,天聰六年五月。】。其實這就是他從努爾哈赤那裡繼承下來的英勇善戰的傳統。

  不僅如此,皇太極從小還向努爾哈赤學習了高超的軍事技術。萬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爾哈赤到洞(地名)去迎娶哈達萬汗(王台)的孫女,坐在廣闊的大野等待新娘的到來,碰巧這時一個人騎著馬帶著弓箭從他的眼前路過。努爾哈赤問左右隨從:「這人是誰?」回答:「他是棟鄂部的人,名叫鈕翁錦,最善於射箭,在他們的部裡數第一。」努爾哈赤想同他比試一下高低,就命令手下的人,把他喊回來,說明要比一比。正好對面有一柳樹,相距百步左右。努爾哈赤讓他先射。鈕翁錦下了馬,挽弓即射,連發五箭,中了三箭,上下不在一處。隨後努爾哈赤也射了五箭,五箭皆中。

  大家一看,五枝箭攢在一處,相去不過五寸,鑿下那塊木頭,五枚箭才拔出來【《滿洲實錄》,卷2。】。皇太極對努爾哈赤的箭法欽佩之至,自己更練得「步射騎射,矢不虛發」【《清太宗實錄》,卷1,3頁。】。後來他把具備這些戰鬥技術同一個國家的興旺聯繫起來,一再提倡不要荒廢騎射。天聰七年(1633年)正月,他對各牛錄額真說:「勸農講武,國之大經」。命令他們在各自所管地方督促並率領老少于春、夏、秋三時勤于習射。還指示,要經常派人檢查,否則惟牛錄額真是問。他特別強調「這是我國『制勝之技』,怎麼能不努力學習?」【《清太宗實錄》,卷13,4頁。】

  射獵有嚴格的紀律,同行軍一樣,不准亂動,不准斷圍,不准踐踏莊田,不准砍伐山林,也不准把別人射殺的野獸算作自己的,或把自己射殺的野獸故意說成是別人的。參加射獵對培養一個人守紀律,合作,忠誠老實都是不可少的。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一天皇太極對臣下又回憶起了往事,說:「朕自幼跟隨太祖出獵,未嘗奪人一獸;軍中有所俘獲,未嘗私隱一物,朕以存心正直,獲承天眷。」【《清太宗實錄》,卷48,13~14頁。】說明皇太極的軍事才能和品質是從小跟著努爾哈赤學習和鍛煉出來的。

  據歷史文獻所載,皇太極在萬曆四十年(1612年)參加了大規模的行軍作戰。那年烏拉首領布占泰背信棄義,幹了一系列掠奪屯寨等罪惡勾當,引起努爾哈赤大怒,發兵往討。九月二十二日出發,皇太極隨軍出征。大軍在進至烏拉布占泰所居城二裡處安營,與烏拉軍相持三天。努爾哈赤部下四出焚毀敵人糧草,烏拉兵白天出城對壘,夜晚入城歇息。皇太極和他的哥哥莽古爾泰都不肯這樣持續下去,想要過河進攻,努爾哈赤耐心地對他們說:「事情不像你們想的那樣。不要說像在河面取水那麼容易的話,要深入到裡面去看看。如心想砍伐大樹,怎麼能驟然砍斷?必須用斧子一下一下去砍,漸漸才能折斷。

  相等的大國,勢均力敵,要一舉將其滅亡,怎麼可以辦到?應將附屬他的城郭一一攻取,這樣下去,如沒有阿哈,額真怎麼能生存呢?沒有諸申,貝勒怎麼能生存呢?」努爾哈赤沒有同意皇太極等的主張,而是毀掉了六個村寨的城牆,燒了他們的房屋【《滿文老檔》,太祖卷2,18頁。】。努爾哈赤陣上說教,對皇太極啟示極大,他深入腦海。

  在他當了皇帝以後,決定攻取明朝都城北京時,他就用砍大樹作比喻,告誡臣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把一個大明國滅亡,要花費時間,從削弱它的旁枝做起,逐步切削,最後斷其主幹【《清太宗實錄》,卷50,15頁;卷62,14~15頁。】。歷史上說皇太極「料敵制勝,用兵如神」【《清太宗實錄》,卷1,3頁。】,顯然是誇張的,但他的確有傑出的軍事才能,打了很多勝仗,而他之所以能具有那樣的成就,並不是天生的,是他從小刻苦學習的結果,是投身行伍,從少年起就參加作戰實踐鍛煉出來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