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一四


  二、愛如心肝的寵兒

  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陽光照得煙筒山下溫暖如春,費阿拉城生機勃勃,努爾哈赤的寢宮裡又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個新降到世上的男孩,生來面色赤紅,眉清目秀,舉止異常,天真活潑,他就是皇太極,未來的清太宗。

  皇太極在努爾哈赤的諸子中,排行第八。他的哥哥們有褚英、代善、阿拜、湯古岱、莽古爾泰、塔拜、阿巴泰等。年長的比他大十餘歲,年幼的也比他大三四歲。他們雖有的已具備獨立生活能力,卻也能常常表現出「嬌兒不離膝」的動人情景。可是,努爾哈赤的天倫之樂仍享受不完,轉身對這位第八子分外鍾愛,愛得像心肝一樣【《滿文老檔》,太祖卷3,29頁。日本滿文老檔研究會譯注,東洋文庫本。】。他從小取名皇太極,也寫作洪太主或黃台吉、紅歹是等。有的歷史記載說他叫「黑還勃烈」【《李朝實錄》,仁祖卷14,36頁。】。據說「勃烈」可能是「貝勒」【李光濤:《記清太宗皇太極三字稱號之由來》,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2本。】

  還有人說皇太極本名阿巴海【見余元安:《內蒙古歷史概要》。】。因為有這麼多的名稱,有些人就推測皇太極這個名字是他即汗位後叫開的。或說太極諧音台吉,蒙古族叫台吉,漢語就是太師。滿族同蒙、漢關係都很密切,稱皇太極是從蒙古那裡學來的,蒙古族把皇帝繼承人叫黃台吉,在台吉前面加個顏色名,是他們的習慣。漢族把皇帝的繼承人叫皇太子,同皇太極音也相似。努爾哈赤給自己這個最喜愛的兒子取名皇太極,就是有意想讓他做自己的大位繼承人。這些說法在研究皇太極這個名字的來源與他的地位的關係上,是揭示出了令人感興趣的問題。但是,其中有的說法距離歷史實際太遠,如把皇太極說成是來源於皇太子,連清代官書也否認有這種可能【《清太宗實錄》,卷1,5-6頁。】

  不管叫什麼名字,皇太極無疑是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喜歡。這大概有兩方面的關係,一是皇太極的母親葉赫納喇氏受到努爾哈赤無比的寵愛,子以母貴,她所生的兒子也受到了努爾哈赤的喜歡;二是皇太極本人顯然也是特別惹得努爾哈赤高興。這個皇太極從小聰明過人,三歲時就懂很多道理,凡接觸到的事,「一聽不忘,一見即識」【《清太宗實錄》,卷1,3頁。】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皇太極剛剛七歲,長得儀錶堂堂,威嚴莊重,尤其是言辭敏捷,機靈有才,越來越顯示出可以擔負一般孩子不能承受的重任。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皇太極十二歲,母親病故。從此,他在父親的教導關懷下,迅速成長起來。在父兄努爾哈赤、褚英、代善等奮戰沙場,長年累月馳驅在外的情況下,皇太極接受父親的命令,主持一切家政。他既發揮了聰明才智,又有了一個初步的受鍛煉機會。

  這時皇太極的家已經是滿族中最興旺的頭等大戶,非往昔他父親年輕時可比。滿族先世女真人一直過著一家一戶的生活。他們的社會在努爾哈赤起兵之前已經是家庭、部落、種族,這樣依次地組織起來。家庭是社會的基層單位,是組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就個人而言,都很重視自己的家庭。明代女真中的著名人物阿哈出、猛哥帖木兒、李滿住、覺昌安、塔克世等,都有各自的家庭。李滿住的家就住在茅草為蓋的房子裡【《李朝實錄》,成宗卷217,6頁。】,成年的子女分家另住,家內有妻子、奴婢、牛馬等。他統轄的部眾住在他家的附近。

  無論他遷移到哪裡,都有個家,而統轄的部眾可以時多時少【《李朝實錄》,成宗卷39,10頁;卷52,4頁。】。努爾哈赤小時候同他父母在一起,作為一家的成員。十九歲那年被他繼母逐出,分家另過,家產很少,他不得不靠到長白山采參和往來撫順馬市貿易過活。在他二十五歲那年,祖、父被李成梁誤殺,突然遭到了更大的不幸。

  努爾哈赤榮華富貴之後,曾說自己有一段貧苦生活經歷【《滿文老檔》,太祖卷4,64頁。】。這大概指的就是他分家之後遇到的情景。

  隨著統一女真大業的逐步成功,努爾哈赤個人家庭極大好轉。他的家裡人丁興旺,財富猛增,在他統治的地區內無人可與他的富貴相比。自萬曆十五年(1587年)在煙筒山東南二道河子築費阿拉城,努爾哈赤就把他的家遷到了這座山城的內城城裡。皇太極幼年時在這裡長大。他的家用木柵圍成了一個圓形的大院,其中建築了一間到四間不等的瓦舍、草房十餘座,三十餘間。分住室、客廳、行廊等。努爾哈赤在這裡處理軍國大事,也過著個人的家庭生活。那時他有三位妻子,七個子女。還有護衛兵丁、書寫文件和教育子女的知識分子,以及從事勞役的奴隸等。除了城外的田莊,他的家裡有大量的綾羅綢緞,龍袍、貂皮,金、銀、珠寶,馬匹、雕鞍,弓矢刀劍,豬、雞、鴨、魚肉,各種美酒,等等【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校注》,25頁。】

  這時努爾哈赤還在創大業的過程中,家與國尚未完全分開,家事國事混在一起辦,這就增加了家政的複雜性。少年皇太極主持和管理這樣一個大家庭的政務,幹得很出色。舉凡日常家務,錢財收支,送往迎來,大事小情,不管頭緒如何繁多,事情如何細碎,皇太極都照父親的囑咐安排得井井有條,處置得當。他的傑出才能表現為,有些事情用不著等待努爾哈赤指示,由他拿出主意去辦,最後的結果還能同努爾哈赤自己想的吻合。所以努爾哈赤對他越發信賴和喜愛。努爾哈赤在那些年處於一生事業的關鍵時刻,搞不好,有可能前功盡棄。結果他搞好了,成了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皇太極能把一切家政處理好,給他父親努爾哈赤以有力的幫助,他自己也鍛煉得更成熟了。

  三、投身行伍

  皇太極從小不但經歷了實際的政治鍛煉,而且也受到了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向父親努爾哈赤學習本民族傳統的習俗漁獵,學習騎馬作戰,大力發揚本民族的尚武精神。

  漁獵,早就是女真社會的一個生產部門,一直到明代,仍有相當一些邊遠的落後的女真人從事漁獵生產,把捕魚和打獵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就是比較先進的建州、海西女真,即使以農業為主,有的在一定的季節裡,如每年三月至五月,七月至十月,也從事漁獵。有時遇到農業歉收,往往以漁獵作為補充。後來生產力有了進步,在一些女真人中漁獵漸漸失去了生產的意義,卻作為一種娛樂消遣和軍事訓練繼續保持著。一位朝鮮人親自看到努爾哈赤的部下男女老少都喜歡射獵。每有打獵行軍,個人帶著炒麵,調水而飲,六七天吃五六升,野處露宿。馬也耐饑苦,五六晝夜吃很少草,繼續馳騁。女子執鞭馳馬不亞于男人。十幾歲兒童亦能佩弓箭馳逐。稍有空閒便帶著妻妾從事畋獵【李民:《建州聞見錄》。】。努爾哈赤本人是吃苦耐勞的漁獵能手,也是百戰百勝的戰將。皇太極小時候跟隨努爾哈赤佩帶弓矢出去打獵,穿著甲胄衝鋒陷陣,從少年起,他就投身行伍了。

  漁獵和軍事組織與訓練是聯繫在一起的。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就是從打獵的組織發展起來的。女真人的習俗,凡出師行獵,不論人數多少,全依照族寨而行,每人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總領,率領十人而行,各依方向,不許錯亂,這個總領就叫牛錄額真(厄真)。牛錄,漢語意為大箭,額真,漢語意為主。合起來就是箭主。其後努爾哈赤規定每三百人立一牛錄額真管屬,作為八旗制度的基本單位,牛錄額真也成了八旗的官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