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乾隆 | 上頁 下頁
二八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皇后那拉納喇氏病故。因其南巡途中忤旨剪髮,乾隆皇帝下旨以皇貴妃之例為其治喪。這一事件當然會對其所生的永璂發生不利影響,因而,永璂首先被篩選下去。其次是皇十一子永瑆,文理雖然頗優,但對乾隆皇帝極為注重的國語、騎射卻一向不在意。乾隆三十一年五月,乾隆皇帝又發現他仿效漢人陋習自取別號。在乾隆皇帝看來,他的這些問題都屬重大缺陷,當然不能作為建儲對象。再次是皇八子永璿,雖然在當時幾個皇子中年齡較長,但「為人輕躁,作事顛倒」、「沉湎酒色,素無人望」,況且還是個拐子。舉止儀錶如此,豈可膺此重任。這樣,經過二十多年的考察篩選,至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六十壽辰時,所有年齡較長的皇子都被淘汰淨盡。對於此事,乾隆皇帝雖然不無求全責備之病,但卻有效地防止了前朝爭儲奪嫡鬥爭的重演,對於加強自己的專制統治,對於社會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已經63歲。對他而言,建儲一事已是刻不容緩。這樣,經過反復的選擇,當年冬天,他以皇十五子永琰為內定儲君,再次秘密建儲。由於當時乾隆皇帝主持國家政務已近四十年,政治經驗相當豐富,因而,這次建儲,乾隆皇帝做得十分秘密。建儲之前,並未就建儲時間和儲君人選與任何人商量,書寫建儲密旨並將之藏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的活動,也一反雍正皇帝和自己首次建儲時的舊方式,根本沒有召集諸王文武大臣公開宣示,只是在一切辦妥之後,才將此事「諭知軍機大臣」。

  在此同時,他還另書同樣密旨一道藏於小匣內隨身攜帶,以備異日勘對之用。因為全部過程都做得十分秘密,建儲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除個別軍機大臣外,全國臣民幾乎都不知道乾隆皇帝已經建有儲君,以至乾隆四十三年秋乾隆皇帝三次東巡盛京時,一個錦縣生員金從善還為此專門上書乾隆皇帝,要求建儲。後來,人們雖從乾隆皇帝批金從善的諭旨中得知他數年前已經建儲,但對誰是儲君,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人們猜來猜去,始終不得要領。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在家宴時對子孫普加賞賚,「而獨不及於永琰」,並且還意味深長地對他說:「爾則何用銀為?」這時,人們才從乾隆皇帝的這些言行中最後準確地判斷出皇十五子永琰方是乾隆皇帝的內定儲君。由於此時距乾隆皇帝公開下詔宣佈皇太子之名只有半年稍多的時間,對於政局已經不會發生什麼不利的影響了。可見,乾隆皇帝再次秘密建儲,在「密」字上面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建儲問題的圓滿解決為傳位鋪平了道路。乾隆皇帝在86歲高齡之際,舉行了傳位大典,並向全國頒佈了歸政詔書。

  乾隆皇帝的傳位思想早已形成。雍正十三年九月舉行繼位大典時,他即焚香告天:「昔皇祖禦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閑。」

  他所以如此,部分原因是擬在摹古。乾隆皇帝早年,熟讀儒家經典,堯舜禪讓成了他所憧憬的境界。剛剛繼位時,又沒有什麼從政經驗,很可能是以此法古之舉來博取身後之美名。此外,乾隆皇帝還想以此祈求長壽。他的祖父康熙沖齡即位,在位61年,終年69歲,這已是所有清代帝王中少有的高夀。在他繼位之時,已經25歲,60年後,將至85歲高齡,因而,儘管他在口頭上表示不敢比皇祖在位61之數,但就其本意而言,則希望自己在年壽上較之乃祖有所超越。所有這些,表明當時他的傳位思想尚處於十分簡單幼稚的階段。

  親政以後,長期為君的政治生涯不但使乾隆皇帝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而且也使他嘗盡了君臨天下的甜頭。這樣,乾隆皇帝的傳位思想一度發生了變化。

  為了給自己找理由,乾隆二十五年表示,只要自己的生母崇慶皇太后健在,即使在位周甲,自己也不行傳位。後來,在他60歲上,他雖然下令臣下「預葺甯壽宮,為將來優遊頤養」,並於乾隆三十七年首次向諸皇子公開提及傳位之事,但在實際活動中,卻一直對傳位表示了相當消極的態度。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崇慶皇太后的去世使得乾隆皇帝失去了不得傳位的藉口,70歲以後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不斷惡化,也促使他重新回到繼位之初的立場。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因年老臂疼一度不能彎弓射箭。三四年後,又因氣滯作疼及升降臺階步履維艱而不得不改令皇六子永瑢代行郊祀大典。乾隆四十九年以後,又添失眠之症。「寅初已懶睡,寅正無不醒(《清高宗禦制詩五集》卷十《少寐》)」。而後,記憶力也顯著減退,精神昏憒,身體虛弱,難能正常處理國務。因而,乾隆四十九年以後,為了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況,他處理政務的時間大大縮短。當年九月,他以「優眷老臣」為名,准三品以上官員年過70者日出後進朝。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以後,這一規定又擴大到全體在京官員,「俱著於卯正到齊,亦不為遲」。

  對於各地官員奏進的像小山一樣的公文和奏摺,乾隆皇帝也感到十分頭疼,並時以奏事瑣細「徒滋煩擾」

  而對有關官員嚴行申斥。這樣,因為健康情況不斷惡化,皇帝應擔負的日常工作成了他所力不勝任的一個負擔。「雄心漸消泯,逸志在清閒」(《清高宗禦制詩五集》卷四十四《題匣貯古稀天子寶》)。這時,他又想起了繼位之初作出的年老歸政的諾言。因而,從乾隆四十年代後期開始,凡逢節慶壽誕,乾隆皇帝無不以歸政為念;詩賦詞章,也時以傳位為題。就是這樣,八六傳位才重新提上了他的議事日程。

  乾隆五十八年以後,因為距離傳位之期愈益接近,當年四月,乾隆皇帝以歸政在即,「嘉惠士林之典尤應預為舉行」,而決定從次年秋天開始至丙辰年春三年間連續舉行歸政恩科鄉、會試和嗣皇帝登極恩科鄉、會試。五十九年年底,又下令各直省督撫將歷年以來民間所有積欠銀1700萬兩、糧食375萬石概行豁除。在此同時,還於往常每逢年底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之外,由國庫撥銀,賞借王公以下以及閒散宗覺羅、八旗兵丁半年俸餉。乾隆六十年,有關傳位的準備活動進入了高潮,各種加恩活動也一件接一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