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乾隆 | 上頁 下頁


  然後,又將各起文字獄涉及人員通行釋放回籍。除此之外,為了解除廣大官吏、士子的疑忌心情,他還連頒諭旨,反復勸諭:「嗣後一些章疏,以及考試試文,務期各展心思,獨抒機軸,從前避忌之習,一概掃除。」

  為了制止民間的「挾嫌陷罪」和各級官吏的「見事生風,株連波累」,他除下令各省對以往文字獄案件通告複查以外,還特別規定「妄舉悖逆者,即反坐以所告之罪」,承審官吏「有率行比附成獄者,以故入人罪律論」。這些規定,緩和了一個時期中最高統治者和廣大官吏、士子之間的緊張關係,對自己統治地位的鞏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二,對於各級官吏、紳衿生監和廣大農民,乾隆皇帝也採取了比較寬厚的政策。即位之初,即將雍正朝因虧空錢糧而被革職的兩千來名官員悉數寬免。

  不久,又下令將在京大、小文武官員俸銀各加一倍。

  對於內外佐雜官員,也普遍給予養廉銀。對於紳衿生監,雍正時期管理一直十分嚴格,先後革除儒戶、宦戶等名目,規定士民一體當差。抗欠錢糧、包攬詞訟者,當即革去功名,嚴加懲治。乾隆皇帝即位後,首先下令將原先因抗欠國課而遭褫革的生員分別開複,同時,又陸續作出決定:「嗣後舉貢生員等著概行免派雜差。」發遣犯人中,「有曾為職官及舉貢生監出身者,一概免其為役。」生員犯過,地方官當先經學政批准,「始能會同教官于明倫堂戒飭,不得擅自飭責」。從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對於廣大勞動人民,他也頻施恩惠。登極恩詔中,首先宣佈將雍正十二年以前各省錢糧實欠在民者全數寬免。而後,又陸續放寬災蠲範圍,針對各地遭災實際情況,分別進行了一些地域性的錢糧蠲免。在此同時,他還採取各種措施,劃一賦稅徵收標準,減免一些地區過重的正額賦稅;禁止濫收耗羨,限止各級官吏的額外剝削;削除一些地區的苛捐雜稅和非法攤派,清厘並豁除各地雍正年間虛報的開墾地畝數字,等等。

  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經濟負擔,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其三,對於雍正朝的其他明顯敗政和一些累民措施,乾隆皇帝上臺以後,也都用力加以革除。首先是限制和打擊僧道勢力。在雍正帝的縱容下,雍正時期的僧道勢力發展極快,引起了廣大正統儒生和官僚的不滿,也影響了雍正帝本人的聲譽。雍正帝駕崩的第四天,乾隆皇帝即頒佈上諭將供奉內廷的僧道全行驅逐回籍;而後,又分別通過頒發度牒、禁止各地擅造寺觀等措施,對全國僧道嚴加限制。經過他的整頓,在政治上排除了僧道勢力對國家事務的干擾,在經濟上也限制了宗教勢力的發展。因而,這一活動得到了廣大官吏、士民的支持和擁護。其次是禁陳祥瑞。和中國歷史上的不少帝王一樣,雍正帝相信天人感應。

  在他的影響下,終雍正一朝,祥瑞不絕。什麼嘉禾、瑞麟、鳳鳥、甘露、卿雲現、黃河清等,不勝枚舉。

  這股虛誇風氣使得最高統治者很難掌握全國的實際情況,而乾隆皇帝對此深為反感。他說,如果百姓安居樂業,雖無祥瑞,「亦無損于太平之象」。相反,國家治理不好,「即使休嘉疊告」,也毫無用處。他還告誡臣工,應該以「實心實政保守承平大業,切不可務瑞應之虛名,致啟頌揚之飾說也」。因此,他下令,「嗣後凡慶雲、嘉穀、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

  至此,十幾年來對全國人民的政治生活發生過極大影響的這股陳奏祥瑞的歪風方才停了下來。再次,是除去各種累民措施。除上述敗政外,雍正還有不少舉措也都直接、間接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不利於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如為了興建浙江海塘和對準噶爾地方政權用兵,雍正皇帝曾先後開捐,致使官吏隊伍的素質因此而有所降低。因為人口繁殖、政務繁忙,而為了便於統治,雍正皇帝曾允許各地曾設州縣和一些官職,也給地方製造了一些混亂。

  此外還有宣揚樂善好施、道不拾遺、歲舉老農獎給八品頂帶、興辦八旗井田、派遣外省教師擔任福建正音教官等,也都在執行中弊端百出。如各地陳奏的「樂善好施」,大多不是出自紳民自願而是各級官吏勒索攤派所得,「名曰利民,而適以病民」;宣揚「道不拾遺」也招致了「奸民邀賞,有司干譽」的流弊。歲舉老農,給予八品頂帶的作法,原為勸農而設,而在施行過程中,「往往有似農非農之輩覬覦鑽謀,恃職不法」。後來改為三年一舉,「較前更難,賄囑更甚」,更多為鄉曲無賴所把持。為解決八旗生計而在京畿推行的井田制,也因八旗子弟盜賣官牛、出租土地而變得不倫不類。至於為教授官話而進駐福建各地的浙江、江西的正音教官,又因「雖諳官音,不曉土語,師弟問答,彼此扞格」而無法開展工作。

  對於這些問題,乾隆皇帝或者斟酌實情,嚴格批准手續;或者停止執行,改復舊章。如雍正十三年十月,以捐納「無益吏治」而停止開捐。在此同時,還以改隸州縣,「百弊叢生,增設州官,事緒益紛,供給送迎,閭閻滋擾」;陳奏樂善好施,道不拾遺「直是另開捐納之條,而胥吏士豪,乘此得以侵蝕」,於是分別下令禁止督撫濫請改隸州縣,不許再行陳奏樂善好施、道不拾遺等。乾隆元年七月,停歲舉老農給予八品頂帶之例;十一月,改井田為屯莊。二年三月,又將各省進駐福建之正音教官悉數發回,改從本省教職中「慎選熟曉官話者,專司正音教職」。

  在封建社會裡,多數封建帝王都恪守祖宗之法不可變的信條,從而使社會長期停滯不前。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即對前朝敗政予以糾正,表現了他的講求實際、不墨守成規的精神。因此,他的這些措施得到了人們普遍的擁護。當時民謠雲:「乾隆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應該說,這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普遍心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