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乾隆 | 上頁 下頁


  在道光皇帝的強力壓制下,外廷臣工不敢再公開提乾隆皇帝誕生在避暑山莊,然而,宮女、太監中的有關傳聞卻總是禁而不絕。清朝末年,熊希齡任職熱河,看到避暑山莊東宮院內有一間茅草小屋,與整體建築極不協調,對此,熊希齡甚感詫異。這時,一位老太監向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乾隆皇帝生母為南方人,諢名傻大姐,隨家人到熱河營生。當時熱河行宮外有各式南方工匠,如漆匠等。這時正選秀女,臨時缺一名,就把這傻大姐列入充數。當時,雍正皇帝還是太子,一次得了重病,傻大姐在侍女之列,服侍最勤,四十餘日夜不解帶。
太子感其德,病癒後就和她發生了關係。後來傻大姐懷了孕,在茅棚內生了一子,即後來的乾隆帝。乾隆皇帝為了紀念其生母,就在其出生之地蓋了一間茅舍。」

  熊氏得知此事後,於1922年4月告訴了胡適,胡氏並載入日記。由於輾轉相傳,此說增、漏之處頗多,但其基本情節,與乾隆皇帝有關傳說相仿。按照這一說法,乾隆皇帝不僅不是滿人,而且身份也極為低賤,母親竟是《紅樓夢》中那個整日嘻嘻哈哈、缺心少肺的傻大姐之類的人物,難怪道光皇帝對此傳說要大發脾氣並且要嚴厲禁絕了。

  頗為耐人尋味的是,道光皇帝雖然竭盡全力將乾隆皇帝誕生避暑山莊的傳說壓制下去,但是,為時不久,另外一種傳說,即「乾隆皇帝是海甯陳家之子」又流傳開來。由於當時朝政日非、皇權日益削弱、階級矛盾空前尖銳,以及漢族人民的民族意識逐漸增長,這一傳說內容之杜撰、渲染,較之前說更加肆無忌憚。

  不但否認乾隆皇帝為其母親所生,而且公然否認其具有滿洲血統而認定其為漢人之子。矛頭所向,直指整個清朝皇室和所有滿州權貴。該說大略是這樣的:康熙年間,海甯陳氏名宦迭出,陳元龍、陳世倌、陳詵、陳論等父子叔侄,位極人臣,因此便成了謀奪儲位甚力的皇四子胤禎爭取和聯絡的重點。當時,有某一陳氏之妻與胤禎之妃同在孕期,同時臨產且同稱得子。

  為表慶賀,應胤禎之邀,陳氏送子到王府讓王妃看視。

  但至送歸之時,竟非己子且易男為女。陳氏夫妻不敢聲張,而撫養此女情同己出。20多年後,陳氏所生之子繼位為君,就是乾隆皇帝。為了探訪本生父母,乾隆皇帝特借六巡江南之機四次臨幸海甯陳家,並以人子事父母語氣為陳宅書寫了愛日堂、春暉堂兩塊匾額。至於那個陳氏撫養成人的公主,後來擇嫁常熟蔣氏,蔣氏特為其築公主樓,云云。此說傳出後,海甯陳家後人立即跟著幫腔,編造了自己祖墳風水的種種異征,藉以證實這個「帝出於陳」的傳說。

  據陳其元《庸閑齋筆記》載:陳氏始祖姓高名諒,原籍渤海,流寓海寧。一天,因連日奔波勞累,在一小橋上休息時,失足落水。當時,橋邊有一個豆腐坊,主人陳明遇,父女相依為命。是日,陳明遇恰因夢見青龍蟠繞橋下而出門看望,遂將其搭救上岸,領回家中,訊明身世,便將己女許配為妻。後來生子,遂襲外祖之姓,取名陳榮,仍以製作豆腐為生。一日,陳榮半夜起來磨豆腐,忽於門縫中看到遠方有二人提燈向近處走來。

  陳榮暗中出門查看,原來是一個秀才和一個道士在附近談話。只聽道士說,這個地方風水最好,如果將祖墳遷此,後世將位極人臣,並且還有一石八鬥芝麻官數。秀才便問有何根據,道士遂從腰中摸出兩個雞蛋揚了揚說,將兩個雞蛋埋在這裡,明天此時,就會孵出小雞來。隨後,二人蹲下將雞蛋埋入土中,飄然而去。次日晨起,陳榮又磨豆腐時,忽然想起昨天秀才、道士說的話,匆忙放下手中營生,到那個地方查看究竟。果不其然,唧唧聲中,兩個雞雛正在破殼而出。

  恰在此時,忽見遠方兩盞燈光向這裡移動,原來,秀才、道士來取小雞。陳榮趕緊俯身捧起兩個雞雛回屋,又另從室中拿出兩個雞蛋依樣放回原處,關起門來,聽那秀才、道士說些什麼。頃刻之間,秀才、道士已到原地。看到雞蛋還是雞蛋,毫無變化,秀才便嘲笑道士大話騙人,道士則目瞪口呆,圍著那兩個雞蛋轉來轉去,滿腹狐疑,無法回答。而後,各自散去。事後,陳榮確知此地風水決非一般,乃將其父高諒之屍骨移葬於此。說也奇怪,兩代之後,陳氏子弟便有科舉登榜者,至道光時,陳氏一家舉貢進士登第者已達200餘人。其中,位至宰相者3人,官至尚書、侍郎、巡撫、布政使者11人。按照這一記載,陳氏祖墳風水是如此之好,難怪會有一帝出於陳家了。

  對於這種悖逆的傳說和文字記載,如在乾隆時期,所有干連人犯早已被淩遲處死並舉家連坐。然而,當時各地人民起義風起雲湧,西方列強也虎視眈眈,炮艦相向,為此,上自皇帝,下至廷臣無不忙得焦頭爛額,哪裡顧得上這些事情。因而此後這種說法和其他許多有關清朝統治者的傳說能一起廣泛流傳。清末民初,更幾乎是家喻戶曉,童叟皆知。這對於動搖清朝統治並動員廣大民眾參加反清民主革命,起了重大的煽動作用。

  乾隆帝為海甯陳家之子的傳說雖對近代以來的政局發展發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細加考究,該說也很牽強。據已故清史專家孟森先生考證:乾隆帝出生之時,其父雍正正在壯年並且已生四子,「以女易男」,實無必要;而乾隆帝四次臨幸海甯陳家,實為視察海塘工程而不是省親;為陳家書寫宅匾者乃康熙帝,而非乾隆帝;陳氏盛時,乃在康熙以前,至乾隆時,已經衰落。對於陳氏先祖以及後人,乾隆帝也毫無寵倖、加厚之意,不但在修撰國史時,將陳之選等列入貳臣傳,而且對於陳氏子弟仕宦者,也動輒加以打擊、斥逐。至於陳氏後人關於其祖塋風水的傳說,更是荒誕不經,不足為憑。而且,參閱《清秘史》等書可知:陳元龍于乾隆元年去世時已八十幾歲,而上一年雍正去世時年五十八歲,兩人年齡相差幾近三十歲。因此,乾隆帝為海甯陳家之子一說看來可以否定。

  至於乾隆帝是否系宮女所生,學界至今尚未論及。不過,如果將之和嘉慶帝禦制詩注以及道光帝即位後朝廷發生的那場風波聯繫起來,又頗耐人尋味。本來,「宮闈之事,日久易忘」,可是有關乾隆帝生母、生父的議論卻是時常不忘,經久不衰,這倒是值得尋味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