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秋瑾 | 上頁 下頁
一六


  秋瑾默默地站著,冰冷的淚水滾落到沉沉的河灘上。她在心裡暗暗祈禱,天華,你就放心去吧。到大海的彼岸去安息,去等待那頭睡獅的覺醒,你是我們軒轅子孫的英魂。

  劉道一遠遠地看著秋瑾,不敢過來。他知道,現在還是不打擾她的好。

  陳天華的追悼會在12月10日舉行。當地幾乎所有的留日學生都來了,二百多人擠在一間不大的會議室裡。儀式很簡單。在廳前的牆壁上掛了一幅陳天華的畫像,周圍用黑布和白紙的花裝飾起來。大家在此面對畫像默哀幾分鐘,然後靜靜坐在一旁,等待隨後的會議。

  會議在劉道一的主持下進行。許多與陳天華生前一起的朋友都走上前去,哀悼陳詞。有人主張立即罷課,全體回國,有人表示還須從長計議。秋瑾最後一個走上前臺,她眼含淚花,但語氣平靜:「星台之死,諸位都已聽說。當初戊戌之變,就有六君子以身獻法,終落得新政之行。我中華之邦,千載文明,然今日卻事事為人所挾,痛哉!難道我華夏民族將永遠如此下去嗎?問題在我而不在人,天上不會憑空落下肉餅,束手等待更不會有好的出路,我並不強求眾位都要回國,以待其辱,然不論如何,都必須以民族國家為重。

  內有滿賊,外有洋匪,我華夏何時而盛耶?願諸位都銘記星台之死,以勉志氣。但有一點,如有人回到祖國,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就吃我一刀!」

  說著,秋瑾忽然聲色俱厲,「咻」地從腰間拔出倭刀,插到桌上。

  台下一片騷動,繼而議論紛紛。

  隨後的幾天裡,回國的人多了起來。有的是激於義憤,有的則以為在此等待,多呆也是無益。12月14日,204人集體離日回國,到20日,人數已增到2000人左右。

  秋瑾這幾日也在收拾行囊,與所有一起學習過、工作過的朋友們告別。孫中山與黃興去了南洋,準備從緬甸進攻廣東,在東京的同盟會員也意見不一。保皇派又日漸氣盛,大肆鼓吹立憲。但不論怎樣,有一點,大家對「取締條約」都感到不舒服。

  臨行前的一天,秋瑾正在屋裡整理書櫥中的詩箋。

  下女送來了報紙,她沒在意,順手放到一邊,因為她知道無非就是些日本軍士如何如何驍勇善戰,如何讓俄國人頭痛。

  不一會兒,陳伯平忽然興沖沖奔進屋來,見秋瑾還在收拾東西,便說:「別收拾了,競雄,日本政府已經答應緩行取締規則。」

  「什麼?你聽誰說的?」

  「《日日新聞》上已經刊了。」

  秋瑾又趕忙去找剛才那份報紙。果然,在一版的下面印著:「奉政府決定緩行對清國留學生之取締規則」

  勝利了!勝利了!日本政府妥協了。秋瑾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陳伯平等了一會兒,說:「競雄,我看你就不用回去了。」

  「不,墨峰,我已打定主意,我要回國去做些實際的事。一年多來,我們只是在這裡學習,但我覺得,中國之事,在於變,我不能再等下去。去動手,去改變那陳腐的一切。如果我們只是學完所有的技術,而不去改變社會,一切都只是空的。」

  「可是」陳伯平還想說什麼。

  秋瑾打斷了他。說,「你就不要說了。我希望你能好好學習製造炸藥,也快點回國來,我們一起去推翻滿虜的統治。」

  「好,競雄!」陳伯平激動地答應著。

  12月25日,秋瑾登上了從橫濱開往上海的輪船。結束了為期一年半的留學生活,回到瘡痍滿目、危機重重的祖國。船在黃海中緩緩地行駛著,碧色的浪濤一個一個被船頭劈得粉碎,它們在船尾翻滾著,喑噁著,好像痛斥利刀的殘暴,又好像哭泣自己的悲哀。想著前方的祖國,秋瑾心裡沉沉的,她已不像初次去日本時那樣激動和慷慨。那時,她心裡是火一樣的希望,而現在,一切都好像只是一種使命,一種沉甸甸的使命。她沒有理由拒絕,更沒有理由逃避,只有向前走。

  她想起了第二次去日本時寫的一首小詩:

  萬里乘風去複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付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東瀛兩載,世事依然,興許現在回國去,才能做出有用的事。只盼一切都能儘快改變。

  秋瑾回國以後,經陶成章等人介紹,來到湖州南潯鎮的潯溪女學教書。

  這是一個不大的鎮子。一條潯河把它分為南北兩半。河的南面是幾百戶人家,大都種田打魚,北面沿河是一條街道,沿街是一溜店鋪,每逢雙日,這裡作買作賣的,人來人往,很是熱鬧,潯溪女校就在這條街道的東頭,再往東,便沒有什麼住家,只是一片田疇。儘管外面的世界今兒個變法,明兒個新政,這裡的人們還是那樣平靜的生活著。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整天裡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逢人就作揖打千兒,或讓人作揖打千兒,趕上高興,就拿出糶米的幾文錢,到小茶館要一壺酒,或許還能看看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唱小曲兒的。在街上呆一下午後,便多了幾個月在家門口大樹下的談資。南潯鎮上的一切,藥店、茶館、當鋪、雜貨店所有一切都像康熙爺那會兒一樣。而些微有點文明氣息的就是鎮東的女校,學校的女孩子不僅僅像男人一樣去讀書,而且穿著鄉下人看來怪模怪樣的短袖衣服。學校大多數女孩子是被老師硬請去的,因為人們都覺著她們根本用不著念書。當然,學校也就不向她們收學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