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上頁 下頁 |
一一四 |
|
金兵左副元帥宗翰退歸雲中,右副元帥宗望退歸燕京,遣使催促宋方迅速交割太原、中山和河間三鎮並所屬州縣,而宋知太原府張孝純、知中山府陳遘、知河間府詹度仍然堅守城池,金兵久攻不下。皇上晉升上述三鎮的知府為資政殿大學士。又致國書與金,請求免割三鎮。金元帥大怒,屢遣使者問罪。兩國的軍隊在河東、河北地區進行激戰。 同知樞密院使許翰呈奏皇上,說用人之秋,不應解除種師道的兵權。皇上說:「師道已老,腿腳又不便,故令致仕。卿今言可用。不妨先作訪談,然後再作決定!」 許翰約見師道,說道:「今國家有難,奉詔請教良策,老將軍應暢所欲言!」 師道說:「我眾敵寡,宜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其糧道不通,敵兵不攻自破。今應屯兵河東、河北要地,防備金兵再次入侵。」 許翰回稟皇上,說師道雖老,而思路敏捷,作戰經驗豐富,仍可起用。皇上晉升師道為檢校少師,太尉,鎮洮軍節度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頭銜一大串,相當可觀,卻不給他一兵—將,其建議也未被採用。 李綱和許翰兩個書生指揮作戰,命令姚古、種師中所率領的陝西精兵,捨棄可以堅守的城池和險要,甚至嚴令捨棄輜重和糧草,與擅長流動作戰的金兵進行陣地戰。結果種師中全軍被殲,姚古軍潰散,至此宋軍精銳已喪失殆盡,其它軍兵雖多,卻無作戰能力。 皇上即位已經半年了,尚書左丞、門下侍郎耿南仲因是帝師成了幕後決策人,雖老眼昏花,仍牢牢盯著師相的高位。最使他感到難受的是太宰徐處仁、少宰吳敏、樞密院使李綱,都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一直憤憤不平。現在看到種師中全軍覆沒,姚古因兵潰散被貶逐,種師道又患病回京,他就不失時機地向皇上建議:如果想確保河東、河北,解除太原等三鎮的危急,非李綱不可。 皇上現已覺得李綱功高震主,深孚眾望,對老師的建議心領神會,立即任命李綱為河東、河北路宣撫使,勒令急速起程。李綱再三拜辭說;「臣一介書生,實不知兵,在汴京受圍時不得已而為陛下治兵,只不過是據高城堅守而已。今拜為大帥,實難勝任,恐怕會貽誤國事!」辭書寫了十餘次,皇上還是不改原命。李綱只好稱病,請求解除職務,告老還鄉。 友人們知道原委,勸告他說:「拜公為大帥,並不是為了邊防和太原被圍,而是以此逼公離開朝廷。京都士民想挽留也找不到藉口。公高臥不起,某大臣會更進讒言,如皇上震怒,公將有不測之禍!」 李綱知道友人所稱某大臣是指耿南仲,自知已不容於朝,只得受命。皇上也許諾撥發足夠的兵馬和輜重,授予處理軍政的大權。辭行之日,他上奏道:「方今強敵入侵,中國勢弱,正是陛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之秋。願推行祖宗良法,進君子,退小人,上慰祖宗靈廟,下安億萬蒼生!朝中唐恪、聶昌之流,心懷奸邪,如果加以重用,後必誤國。」 李綱奉命出征後,皇上改變了詔旨,除原撥發的一萬二千人馬外,不再增撥軍兵和糧餉,奉命前去增援的來自各地的人馬,也被勒令回到原地。河東、河北的軍將都受命廟堂,宣撫司無權指揮。李綱想不到皇上與耿南仲竟將國事當兒戲,只能暗暗叫苦。不久之後太宰徐處仁、少宰吳敏、同知樞密院使許翰同時被罷,李綱在朝中已無人支持,而新任少宰唐恪,新任同知樞密院聶昌,卻正是他所擔心的奸邪小人。這兩人善於鑽營,這次因依附耿南仲而取得顯位。李綱仰天長歎,知道已不能有所作為,上表請罷。皇上予以照準,任命他為揚州知州。隨即因專主抵抗金兵,喪師費財,被列有「十大罪狀」,貶為節度副使,安置於建昌(今江西南城縣)。在清除了執政成員中的主戰派之後,耿南仲增強了自己的實力,準備登上垂涎已久的太宰的高位了。 太上皇入居龍德宮後,皇上接受耿南仲的建議,先是清除上皇親信內侍十多人,遠貶到外地。六月初,皇上為上皇還朝,在紫宸殿正式接受群臣朝賀,並起駕去龍德宮向上皇請安。上皇自稱老拙,稱皇上為陛下,請求將自己先前在保和宮所佈置的奇花異石移置於龍德宮,皇上當即恩准。 十月十日是天寧節,皇上到龍德宮拜夀,上皇說:「今春金兵長驅直入,滿載而歸,勢必再攻汴京,請皇上仍留京城處理軍國大事,讓老拙到西京治軍!」 皇上答道:「父皇關心社稷之意朕甚為欽佩,只是父皇已近高年,今豈能以軍旅之事煩累!」說後就向太上皇敬酒。太上皇一飲而盡,隨即親斟一杯以勸皇帝。皇帝正想接過杯來,覺得身旁的耿南仲踏了自己一腳,就立刻縮回手來,不飲酒就告退了。 太上皇氣得號淘大哭,對左右說:「皇帝本來仁孝,耿南仲挑撥離間,才造成父子不和!朕豈能有歹毒之心!」 第二天上午,在龍德宮前懸有太上皇親書黃榜,榜文寫:「凡能追捕到離間兩宮關係者,賞錢三千貫,白身可補授承信郎!」從此兩宮之情已不相通。耿南仲在征得皇上的同意後,大力裁減龍德宮中的內侍和宮女,嚴密控制龍德宮對外的聯繫。 十月下旬,檢校少師、太尉、鎮洮軍節度使種師道奉命巡邊,因積勞而病死。北宋王朝失去最後一位大帥。金國元帥宗翰、宗望率領東、西兩路軍馬,再次長驅直入,進逼汴京城下,北宋王朝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金兵再次南侵,皇上召集百官商議和戰之策。少宰唐恪、門下侍郎耿南仲、翰林學士承旨吳千幹、吏部尚書王時雍等人,主張割地求和;尚書左丞何栗、簽書樞密院事曹輔、禦史中丞秦檜、徽猷閣學士李若水等人,主張戰守。會議多次,論爭不已,皇上仍然猶豫不決。而金右副元帥宗望所率領的東路軍輕車熟路,很快就渡過黃河,下寨於汴京東北方的劉家寺。左副元帥宗翰所率領的西路軍從河陽渡過黃河,沒有受到什麼抵抗就佔領了洛陽、鄭州,到達汴京南郊,下寨於青城。京城南郊附近的延豐、永豐和京畿等糧倉也淪于敵手。到此,朝廷的激烈的和戰之爭才匆匆結束,眼下能做的事就是關閉十六個城門,固守以待四方勤王之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