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上頁 下頁 |
六五 |
|
使聖人之徒痛心疾首的還有:娼妓和優伶居然佩戴珠璣金玉,服飾仿照宮中後妃的時裝,這豈不是卑者與尊者同榮、賤者與貴者同麗了嗎?仁人志士豈能容忍!另外,汴京和北方居民甚至還採用遼國契丹族的衣冠和裝飾。男人裹番樣頭巾,戴氈笠子,著戰袍,系番樣腰帶;婦女梳契丹大鬢方額、雲尖巧額等髮式。契丹豐富多彩的服裝顏色,各種樣式的繡花圖案,也深受北方婦女喜愛。這也引起聖人之徒的憂慮,他們連上奏章,請求嚴立法度,區分華夷,辨別尊卑貴賤。當時蔡太師愛穿青色道衣,稱為「太師青」,出入乘棕頂轎子,稱為「太師轎」。百姓爭相仿效,「太師青」色布料,成為官民服裝的主色調,而「太師轎」也遍佈城鄉。蔡京的黨羽認為這是對「公相」的大不恭,而且祖宗有章法,百姓本來只准穿黑、白兩種服色,不得乘坐講究的轎子和雕車。 皇上復興三代禮制的大業,進展極為迅猛。以樞密院使鄭居中為提舉的議禮局,修成了《政和五禮新儀》,全書共二百二十卷。五禮之中以吉禮為首,講有關祭祀之事,以下四禮分別是:冠婚之事的嘉禮,賓客之事的賓禮,軍旅之事的軍禮,喪葬之事的凶禮。皇上審閱後認為:此書上能追述三代之意,下能考察歷代演變,可立即頒行天下,各地州縣務必嚴格遵照執行。民間的吉凶之禮也必須遵照新儀規定,違令者以違抗聖旨論罪。以蔡攸為提舉的禮制局也制訂了有關宮室、車服、冠冕的規定和制度,很快頒發天下,不奉行者予以治罪。 皇上聖武獨斷,想改「公主」的稱號為「帝姬」,認為皇上的稱號封給皇帝之女,不合典章。執政官們持有異議,有的說周王姓姬,其女稱王姬;而趙姓是商代之後,不能用姬姓。有的說姬是古代婦女的美稱,用來稱皇帝之女是降尊為卑。皇上說:「姬姓雖是周姓,考古立制以周為宜。姬既為婦女之美稱,可見不光是指周姓。古為今用,引用之權在朕!」皇上既然把話說絕了,誰還敢再議。於是皇上下詔;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執政官們同聲附和,齊稱這是禮制復古的一大成績。 政和四年春,皇上的長子趙桓已經十五歲了,長得龍章風姿,個子高而較瘦。按祖宗規定已經是成年,皇上決定在二月中旬,於文德殿舉行隆重的冠禮儀式。為了給《政和五禮新儀》廣造聲勢,皇上在日理萬機之餘,親自考訂冠禮的古今演變,寫成《冠禮沿革》十一卷,真是洋洋灑灑,聖聰屬天賦。 冠禮儀式是事先奏告天地、宗廟、先祖陵墓和著名宮觀,以示慎重其事。儀式進行的當天,文德殿內外張燈結綵,大晟樂府按時奏樂,太常寺陳設衣袞冠冕和褥位,光祿寺陳設酒席。 儀式開始時,皇上戴通天冠,著絳紗龍袍,由禮儀使導引駕臨文德殿,符寶郎奉玉璽八寶立於御座左右,百官在位。此時大樂正下令撞黃鐘,聲音洪大響亮,雅樂起奏,樂聲和諧。樂聲停止之後,典儀官宣諭旨:「皇長子冠,卿等行禮!」於是親王宗室、文臣侍從官以上、武臣節度使以上都上殿,東西肅立。 禮官走進皇子東房,導引皇子出房,在雅樂聲中西向坐定。掌冠、戴冠的內侍跪進皇子所用的折上巾,遠遊冠,跪進冠服。以後皇子坐上酒席,面向南,受禮官進酒,皇子跪受酒杯飲酒。在此前後有種種禮儀,每個動作和細節都有詳細規定,不必一一敘說。嗣後宣佈皇上敕書;「以孝事親,以仁待下,遠佞近義,用人唯賢。」皇子再拜,宣誓堅決奉旨。最後皇子在樂聲中走出文德殿門,東西侍立的官員下殿複立原位,與眾官一起再拜,禮儀才全部完成。皇上見禮儀全按他考訂的進行,彩排熟練,絲紋不亂,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 以當代伊尹、周公自命的蔡太師,對恢復三代禮制的宏偉事業,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智。他與三個愛子攸、翛、鞗,先是鑒定出夏代的鎮國之寶——虞舜所賜元圭,後又提舉修建明堂,建立了「豐功偉績」。 這元圭的發現純屬天意,當年大內侍保大軍節度觀察留後譚稹,奉命出使河東路彈壓亂民,路經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時得到一件異寶。這異寶似石非石,似銅非銅,長一尺二寸,厚有二三分,顏色內紅外黑。形狀上尖下方,兩邊刻有十二座山形,上部是天,有雲雨刻紋,下面是地,地平無刻紋。譚稹將這異寶獻給皇上,皇上命蔡京進行考古鑒定。蔡京與他的幾個兒子翻閱《周禮》、《禮記》等書,確認這異寶是虞舜賜予夏禹的鎮國之寶。相傳堯舜時據有十二州,封有十二山,與這元圭長十二寸,刻有十二山吻合,而晉州是傳說中唐堯的國都。 這件異寶的發現,在當時震動全國,真是山在歡呼,海在歡笑。蔡京、何執中等執政大臣聯名上奏,說元圭是鎮國至寶,歷代未見傳世,現在皇帝陛下「行堯舜之道,任賢使能,萬邦協和,與天同功」,所以上天授予至寶,皇上應接受大寶,以便上符天意,下合民心。 皇上謙讓再三,最後終於下詔,在冬至日舉行接受至寶的大典。而在此之前,蔡太師、何太宰和親王們分別祭告天地神靈和太廟,很是熱鬧了一番。此後凡是舉行大典時,皇上總是手執這神聖的元圭,這是天意所在,昊天上帝讓他恢復三代的禮制,統治華夏大地。事後論功行賞,太師楚國公蔡京,進封為魯國公,太宰何執中進位少傅,兼門下侍郎,其他執政成員也一一加官晉爵。 自三代以來,歷朝都建有明堂,凡是宣佈政教、朝令、祭祀、選士、諸侯朝拜等邦國大典,都在其中舉行。大宋立國雖已近一百六十年,卻沒有正式的明堂,一直以大慶殿來頂替。仁宗、神宗時曾想興建明堂,因耗資巨大、怕影響農事而作罷。皇上要恢復三代禮制,行堯舜之道,興建明堂就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 政和五年八月,皇上毅然下詔決心修建。杭州觀察使陳彥奏言,明堂的地基應該正面對著南方,座落於福德之地,而這一地基正是秘書省所在。陳彥過去是相國寺的術士,因預言皇上將即皇帝位,洩露天機而受到皇上的敬重。但他除了算命之外別無所能,又想回原籍居住,皇上給了個觀察使的散官頭銜,以優厚的待遇讓他養老。但他的奏言事關天命天機,皇上當然會採納,就下令先拆遷秘書省。 鑒於幾千年來建明堂違反三代之制,俗儒眾說紛紜。皇上不辭勞苦,反復查閱三代有關的文獻,據《周禮·考工記》,探求三代修建世室、明堂的歷史演變,最後得出結論:三代的明堂雖名稱不同,大小不一,但建築的制度格式則相同。於是皇上本著「古為今用、引用之權在朕」的原則,親自繪製出明堂圖式。此建築上部圓形,法象上天,下部方形,法象大地;四面開四門,合乎春秋四序;開有八窗,以應八節;內有五室,表示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十二廳堂,代表十二個月。總而言之,制度格式完全順應天道,合乎三代之制。當皇上將禦制圖式在崇政殿公佈時,百官都驚異於皇上的博學多才,稱頌皇上為王朝的長治久安而埋頭鑽研,都慶倖自己生逢盛世,能親眼看到古禮的復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