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
一二四 |
|
美國公使夫人康格太太是慈禧太后晚年最知心的外國女人,這位舉止高雅的婦人,善解人意,禮儀周到,通曉宮廷禮節,特別注意尊重別人,因而贏得了慈禧太后的好感和親密的友誼。 有一天,康格太太突然問慈禧:是否可以讓人畫一下您的肖像,送到聖路易斯博覽會展出? 慈禧太后沒有絲毫的準備,十分吃驚地問:畫肖像?送博覽會展出? 康格太太很認真地點頭,很真誠回答:是的,陛下。歐洲許多國家的元首,都畫肖像,也都送到博覽會展出,其中,包括維多利亞女王。 慈禧太后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有些猶豫。 康格太太繼續說:外國流傳了一些您的畫像,不真實,有損您的光輝。讓優秀的女畫家卡爾給您畫油畫,跟真人一模一樣,十分逼真,讓世人一睹您大清帝國皇太后的風采,那該多好! 慈禧太后有點被說動了,憂慮地問:畫了像,魂還在嗎? 康格太太和顏悅色,耐心地開導:陛下,畫肖像只是畫一個人的外表模樣,跟魂無關。我就畫了許多肖像,您看我像沒魂的人嗎? 慈禧太后開心地笑了起來,點頭說:我想一想,跟慶親王商量一下。 不久,慈禧太后讓人傳話:請卡爾小姐來北京,為她畫像。 其實,慈禧太后有出眾的繪畫天賦,這是她也沒有想到的。她從小就喜歡繪畫,畫得還不錯。入宮後不久,因為閑來無事,她就不停地畫畫。到光緒年間,她的繪畫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她還是下詔,讓封疆大臣們為她物色最好的繪畫人選,想從全國女性之中挑選最中意的女畫師。她請的繪畫老師,最有名的,就是繆嘉蕙。 慈禧太后喜歡畫扇子和立幅,賞賜大臣。近侍大臣、皇親國戚和封疆大吏,紛紛求畫。求畫的人太多,怎麼辦?就請人代筆。 為慈禧太后代筆的人,有兩位她最寵愛的女畫師:一是歸安姚彥侍方伯之嫂,一是雲南繆中書嘉玉之妹。二人都是孀居在家,她們被召入宮中,侍從在慈禧身邊畫畫,每月俸三十金。 繆嘉玉之妹繆嘉蕙,字素筠,通曉書史,善寫篆書、隸書,尤其工於繪畫。奉詔入內,居儲秀宮,供奉繪事。 慈禧喜歡作畫,最愛畫的就是蘭竹,寥寥數筆,就可成畫;然而,設色佈局,她必定苦心經營。慈禧太后對畫十分講究,特別是親手畫花,她為了逼真,總是畫何種花,即搗何種花汁為色。 她最得意的,是畫葡萄。因為葡萄粒大又圓,隨手可成;其藤蔓屈曲,如蛇如蚓,信筆而成,易於神似。 她所畫的宮體觀音像,軸長五尺六寸,絹本,像高竟達二尺一寸。像中朱綠隱隱疊起,衣褶間描以金粉。觀音像之上,有梵文四字,像中鈐一朱印,文為:慈禧御筆。 繆嘉蕙回憶說: 她(慈禧太后)才學那會兒,我們還年輕。她給送進宮裡沒多久,就開始讀書,拿起筆來,多少有些消遣日子的意思。可是,主要還是因為喜歡藝術。 她細細琢磨書上印的、宮中收藏的古畫,沒多久,就顯出了難得的才華。 年輕的時候,太后那時對畫畫挺起勁。我們常常大半天不是畫畫,就是學畫史,看書裡的畫,或者是看宮中收藏的古代名畫。 太后最喜歡給人的禮物,就是一幅自己畫的畫,上面蓋了她的玉印,寫了日期,還題首署名如意館專作的詩。 有一次,美國人何德蘭問繆嘉蕙:太后的畫如何? 這位慈禧太后的御用畫師說: 太后是了不起的人!畫畫,自然不是她專門做的事,不過是空下來弄弄罷了。她要是把整個思心全撲上去,肯定會有很高的畫名。 太后作畫時,運筆準確有力。只有那些有天分的人,經過訓練之後,才能做到這一點。 她的鑒賞眼光非常好,就是可惜,沒人替她為國事分憂,讓她空下來,施展天生的畫才。 8 慈禧太后的晚年,身體狀況基本健康,一直困擾她的就是肝病和消化不良。 光緒三十二年,慈禧太后最為信任的御醫、太醫院院長莊守和、張仲元等御醫,診脈後寫道:皇太后脈息左關沉弦,右寸關滑而近數,肝脾欠和,胃熱飲滯未清,清陽不升,系濁陰不降所致。 光緒三十三年,慈禧太后的病情沒有好轉,還增加了口渴肢麻、頭蒙咳嗽,御醫認為這是中焦升降不和所致。 光緒三十四年,御醫診得皇太后的病情,還在進一步惡化,脾胃欠和加劇,濕氣下行,清陽不升。這年十月二十二日,御醫張仲元、戴家瑜請得慈禧太后脈息:左部不均,右部細數,氣虛痰生,精神委頓,舌短口幹,胃不納食,勢甚危篤! 慈禧太后問李蓮英:我病了,皇上在幹什麼? 李蓮英恭敬地回答:皇上在看書,面帶喜色。 慈禧太后咬牙說道:面帶喜色?哼!記住,我不能先他走! 後來,光緒皇帝真的先慈禧太后去世! 光緒皇帝死因是什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光緒皇帝自幼體弱多病,長大成人之後,就一直有遺精的毛病,二十多年沒有好轉。遺精之時,還伴隨著耳鳴、腦響!通常是每月二三次,夢中遺精。去世的這一年,一月十多次遺精,而且是在無夢不舉的情況下也遺精,秋冬之時更加厲害。 光緒二十四年,光緒皇帝28歲,從這一年開始,他的病情不斷惡化,沒有好轉。 光緒二十五年正月,御醫莊守和請得皇帝脈息,這樣寫道:面色青黃而滯,頭覺眩暈,坐久則疼;左邊頰頤發木,耳後項筋酸痛,漱口時或帶血絲;耳內覺聾,胸中發堵;氣短懶言,兩肩墜痛,夜寢少眠;進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不佳;肢體倦怠,下部潮寒,大便燥結,小水頻數。病因是:稟賦素弱,心脾久虛,肝陰不足,虛火上浮,木燥風生,動胃火使然。 光緒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光緒皇帝自己寫道:近二日,耳響覺重,其遠聲如風雨人聲嘈雜及擂鼓之聲,其近聲如裂帛蟬聲,終是喧聒,攪擾殊甚。複如頭悶耳堵,耳聞不真。腰胯偏右之筋牽掣酸痛見增,於低頭俯腰蹲踞時尤甚,咳嗽時亦然。日日服藥,迄今無少效。且因腰胯酸痛,夜寢亦因之不安。虛火上浮,頭仍稍暈,喉間亦欠爽利。氣體懶軟,心煩口渴,大便不調諸症,無一見減者!其詳細斟酌病情,妥慎用藥,勿得敷衍了事! 御醫診治之後,光緒皇帝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情緒也較穩定。 光緒三十四年秋天,雖然病情時好時壞,光緒皇帝還是參與了眾多政務活動:陪同慈禧太后接見王公大臣,會見外國使節,觀賞內侍或者外班戲子演戲。 這一年的十月十九日,光緒皇帝去世前的兩天,他仍然身體良好,親謁儀鑾殿,拜見慈禧太后,給她請安。第二天,皇帝病情突變。史官鄭重寫道:上不豫。第三天,史官直書:上遘病大漸,酉刻,龍馭上賓! 光緒皇帝臨終前,精心醫治了一個月的御醫屈桂庭,見到皇帝的樣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皇帝怎麼會是如此慘狀?御醫在日記中寫下了他的親眼所見: 余診視一月有餘,藥力有效。至十月十八日,餘複進三海,在瀛台看光緒病。是日,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時中醫俱去,左右隻餘、內侍一二人。蓋太后亦患重病,宮廷無主,亂如散沙。 帝所居地更為孤寂,無人管事。餘見帝此時病狀:夜不能睡,便結,心急跳,神衰,面黑,舌黃黑,而最可異者,則頻呼肚痛——此系與前病絕少關係者! 此為余進宮視帝病最後一次。未幾,即聞皇帝駕崩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