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
九四 |
|
又過了4天,慈禧太后在乾清宮西暖閣,再次召見經筵大臣,十分誠懇地對他們說:前日歸政之旨,乃曆觀前代母后專政,流弊甚多,故急欲授政,非推諉也。諸臣以宗社為辭,余何敢不依?何忍不依乎! 有了同治年間的教訓,大臣們誰也不敢多言。最為痛苦和失望的,是年輕的皇帝,他以為自己親政以後,可以大展宏圖,有所作為,清除朝政中的污泥濁水,整頓吏治,加強國防,讓古老和沉重的中國,自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想不到的是,大臣們懼怕皇太后,在皇帝親政前夕,紛紛提出訓政數年、從容授政等主張,特別是父親醇親王,竟然跪求皇太后訓政,甚至提出永照現行規制的荒唐想法,而且,居然還被皇太后一眼看中! 光緒皇帝失望極了,在皇太后召見時一直保持沉默,回到自己的宮中,不停地來回踱步,想像不出怎麼會和這樣一群人共存在這個世上?怎麼會和他們共同面對子民百姓共創盛世?他們這樣懦弱,這樣無能,怎麼可能成就事業! 師傅翁同龢看著年輕的皇帝如此氣盛,不滿之情全寫在臉上,憂心如焚。他知道慈禧太后的厲害,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也知道,大臣們都知道,難道光緒皇帝在她身邊生活了這麼多年,他還不知道?皇帝也許知道,但他太年輕了,不知道許多事情的背後將意味著會有什麼不測發生。 翁同龢面見皇帝,極力勸慰他。 翁同龢寫道:力陳時事艱難,總以精神氣力為主,反復數百語,至於流涕。上頗為之動也。 翁師傅特別提到,數日來,皇帝一直保持沉默,實在太外露,太危險! 在慈禧太后表示俯允訓政數年的前一天,翁師傅建議光緒皇帝一定心悅誠服,儘快請求太后訓政。翁師傅寫道:于上前力陳一切,請上自籲懇,或得一當也! 光緒皇帝十分固執,心裡不痛快,從來就不會虛偽地裝著高興。既然親政了,他不願意太后訓政,就決不會自己裝著高興,懇請太后訓政! 慈禧太后不管這些,照著自己的設想,瞞天過海,偷天換日。 她隨即發佈懿旨,向天下宣稱:數日以來,皇帝宮中定省,時時以多聆慈訓,俾有稟承。再四懇求,情詞純摯。 面對這樣的諭旨,光緒皇帝哭笑不得:這女人怎麼什麼都敢說? 這天夜裡,電閃雷鳴。翁同龢憂心忡忡,寫道:自戌初到子正,千雷萬霆,旋轉不已,雨如翻天漿,不啻癸未六月也。籲,可怕哉! 禮親王世鐸等人奉旨,很快完成了一個《訓政細則》,確認了皇太后在王朝中的最高權力,除祭祀、問安禮儀依照垂簾聽政的舊制外,其餘全是新政,主要條款如下: 一、凡遇召見、引見,皇太后升座訓政,擬請照禮臣會議,暫設屏紗為障; 二、中外臣工遞進請安折,恭照現式預備,奏摺恭照現式皇太后、皇上順序書寫; 三、近年各衙門改歸驗放、驗看、開單、請旨及暫時引見人員,擬請循照舊制,一律帶領引見,仍恭候懿旨遵行,排單照現章預備; 四、鄉試、會試及各項考試題目,向例恭候欽命者,擬請循照舊制。臣等進書恭候慈覽,擇定篇頁,請皇上欽命題目,仍進呈慈覽發下,毋庸奏請派員擬題。 五、內外臣工折奏應行指示者,擬照舊制,均請朱筆批示,恭呈慈覽發下。 慈禧太后看了《訓政細則》,看了這麼多規定,特別是一切奏章都要恭呈慈覽發下,她當然喜出望外,立即批示:依議!意思是:照此遵行。 這樣一來,年輕的光緒皇帝,雖然親政了,只是名義上的皇帝而已,他什麼都做不了,一切都要請示太后允准才行,實際上還不如一個大管家。 光緒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欽天監奉命選定的大吉之日,光緒皇帝正式舉行親政大典。 這一天是慈禧太后選擇的大吉日子,她的心情極好,就像這一天的陽光一樣,格外燦爛,藍天之上纖塵如洗。 光緒皇帝沒有表情,心事重重。 皇帝的師傅翁同龢,高興大於憂愁,他這樣寫道:晴朗無風,竟日天無纖翳,入夜月如金盆,入春第一日,亦數年來第一日也! 這一天黎明,光緒皇帝一身禮服,在大臣、侍衛的簇擁下,太監提著燈籠,排著儀仗,前往神武門外的大高殿、壽皇殿,拜謁列祖列宗。然後,到慈甯宮,親率文武百官,向慈禧太后行拜謁禮。再前往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頒詔天下。 帝師翁同龢十分興奮,寫道:天顏甚精彩也!天顏甚怡,氣象開展也! 親政之後,慈禧太后依舊掌控著大權。光緒皇帝常常深居簡出,隱身於書房之中獨坐。皇太后召見時,他常表現出煩躁和不滿,讀書也是心猿意馬,經常無故曠課。 師傅翁同龢十分憂慮,心中感歎:皇帝智勇俱困,奈何!奈何! 立春是個重要的日子,皇帝到先農壇,親行耕籍禮。光緒皇帝心不在焉,煩躁不安。師傅翁同龢一再提醒他:一切典禮,當從心上出。否則,非虛即偽,而驕情且生矣! 光緒皇帝的表現,慈禧太后看在眼裡,放在心上,一清二楚。 四月初三日,慈禧召見帝師翁同龢,溫和地說:書房講課,要多講多溫。詩論當作,亦宜盡心規勸。書房之事,由你等作主。退後還朝,由我主之。我常恐對不起祖宗,一直諸事竭盡心力!說到動情處,慈禧太后滿臉是淚。 光緒皇帝親政的這一年,京師、直隸大旱,農業欠收。河南黃河決口,千里沃野,一片汪洋。正式訓政的慈禧太后,一再派員到醇親王府催要鉅款,加緊修復三海和頤和園;還特派李蓮英視察南海工程,加快工程進程。至於天災,不予理會。 太后訓政之後,宮裡開始籌辦光緒皇帝的大婚。 11 光緒皇帝親政後,慈禧太后認為下一個最重要事,就是光緒皇帝的大婚。 光緒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日,慈禧太后發佈懿旨,籌辦皇帝大婚。 光緒十四年正月十七日,太后再下懿旨,宣佈戶部撥銀500萬兩,用於皇帝大婚。 大臣們正為皇帝親政之事辦得不死不活而憂慮之時,皇太后又要籌辦大婚,還要撥如此鉅資!真有點瘋狂。太后真的不知道國庫空虛? 五月初八日,慈禧太后正式宣佈:皇帝大婚典禮,著于明年正月舉行。 按照慣例,皇帝大婚之後,就標誌著要歸政。太后再不情願,也要歸政。同治皇帝大婚之後,即行親政,就是先例。 可是,光緒皇帝情形有所不同:慈禧太后先做好了準備,安排好了訓政,就是在皇帝親政的名義下垂簾聽政。訓政之後為皇帝大婚,慈禧決意按照自己的意圖好好地選擇皇后。慈禧知道,東太后已經走了,宮中、府中,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即使大婚之後的歸政,也不在話下。 六月十九日,慈禧太后發佈懿旨: 前因皇帝甫經親政,決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撕,勉允臣工之請,訓政數年。 兩年以來,皇帝幾于典學,益臻精進。于軍國大小事務,均能隨時剖決,措置合宜,深宮甚為欣慰。 明年正月,大婚禮成,應即親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著欽天監于明年二月內,敬謹選擇歸政吉期具奏。 兩年的訓政,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頗為滿意。這道懿旨,說得十分明確:明年一月大婚,二月歸政,皇太后不再訓政了! 大臣們該高興了?沒有人高興,因為沒有人相信,皇太后會心甘情願地歸政。 帝師翁同龢略感欣慰,他只希望他培養的學生,能夠頂天立地,成為一代明君。 光緒皇帝成熟多了,對太后的懿旨,特地發佈一道聖諭,表示自己敬仰太后,不敢不遵慈訓。 光緒十三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慈禧太后宣佈選秀女,為皇帝選後。 經過層層篩選,最後入選者是5人:副都統桂祥之女那拉氏,江西巡撫德馨之二女,禮部侍郎長敘之二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