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
一六 |
|
接著,李嘉端的參奏密件送到:惠征分巡江南六屬,地方一切事務責無旁貸,何以所屬被賊蹂躪,該道竟置之不理?即使護餉東下,而兩月之久,大江南北並非文報不通,乃迄今並無片紙稟函,其為避居別境已可概見! 咸豐皇帝大為光火,當天發出十萬火急上諭,嚴厲切責:惠征身任監司,於所屬地方被賊蹂躪,何以攜帶銀兩印信避至鎮江、涇縣等處? 咸豐皇帝憂心如焚,他知道,岳父惠征顯然是帶銀兩臨陣脫逃。如果此罪名成立,輕則革職拿問,重則殺頭! 咸豐皇帝一臉愁容,問蘭兒:怎麼辦? 蘭兒冷靜地看著皇帝,一字一頓地說:按國法辦,殺。 這是蘭兒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計。她知道,她這樣說了,心慈手軟的皇帝,決計不會下令殺死自己的父親。 果然,咸豐皇帝接連下旨: 惠征究竟現在何處?該撫所聞逃避處所是否確實?仍著查明,據實具奏。 惠征業已開缺,著即飭令聽候查辦。 這下該惠征憂心如焚了。他知道,安徽失事的大員們,個個下場很慘,不但革職拿問,還定罪極重,處罰也極嚴。比如,他剛剛聽說,布政使李本仁,太平軍攻打安慶時,曾勇猛地開炮抵抗,後來,巡撫蔣文慶讓他押送庫銀數十萬兩出城,路遇太平軍,被砍成重傷,經過緊急搶救才得以活命。就是這樣一員大臣,竟然以隱忍偷生、不能妥為佈置以致失陷城市之罪名,擬處斬監候,秋後處決。 皇帝岳父大人的惠征,以為有女兒在,會受到寬大,不會受到制裁。誰知道,竟然免了職,還要聽候查辦!惠征憂傷、憂鬱過度,一下子病倒了。六月三日,惠征病死於江蘇鎮江府,終年49歲。 其實,惠征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心慌,蘭兒在咸豐皇帝這裡如此受寵,皇帝怎麼會置之度外,將岳父大人置於死地?事實上,在四月二十日,咸豐皇帝的上諭,語氣就完全變了,變得溫和多了:蕪湖道惠征,委辦糧台,押解銀兩是否屬實,仍著李嘉端確查具奏。 咸豐十一年,蘭兒一躍而為皇太后,立即就吩咐按照乾隆年間成案,將兩宮太後母家,推封公爵。 同治元年,惠征被追封為三等承恩公。 9 咸豐皇帝面臨的第二個難題,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出生在湖南湘鄉一個風景秀麗的白楊坪小山村,他家院子地勢獨特,尤其是院子後面,生長著一棵很大的藤蘿,盤枝繞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終年繚繞著一股白中透紫的霧氣。 這是一個世代務農之家,主人曾玉屏生下了3個兒子,只活了兩個:長子麟書,二子驥雲。有一天,曾玉屏年近七十的老父親做了一個夢:一條大蟒,從空中蜿蜒而下,昂首闊步,蹲踞自若,鱗甲五彩燦爛,光彩照人。老人家一下子驚醒,這時,家人前來報喜,說添了一個曾孫,是長子麟書與夫人江氏所生。 這個孩子,就是曾國藩。 這一傳聞雖然難斷真假,但事實上,曾國藩真的在35歲以後,終身患有癬疾,每天總是兩手抓搔,身上紛飛一片皮屑,更為奇怪的是,他的相貌,真正有點像蟒,所以,人稱他為癩龍。 這條癩龍,生於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日。令人驚奇的是,從他出生到長至4歲,從來沒有聽他哭過。更有趣的是,勞碌奔忙的母親,沒有時間照顧他,他卻一直願意默默地坐在母親身邊,一天又一天,神情專注地看著母親紡線。 曾國藩6歲入學讀書,愛他的曾祖父去世。8歲時,屢考不中的父親開館授徒,他跟著學習《五經》,似乎與他父親不同,他學習起來很輕鬆,不到兩年,《五經》就讀完了。 14歲時,隨父親到長沙應試,成績極佳。 20歲時,到外縣求學。 他的父親,一共17次應試,到43歲時才補個秀才,還晚了他一年。 24歲時,他中了舉人。第二年入京會試,沒有考取。於是,他遊歷江南,借錢買了生平第一部重要著作《二十三史》,從此潛心研讀。 曾國藩標其祖德,歸納為八個字: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就是:讀書、種蔬、養魚、養豬、早起、掃屋、祭祀祖先、親睦鄉里。 這一年,曾國藩寫了一首風暮雜感詩: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鬥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夭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浣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鶯亭畔路三叉。 老父親發現兒子才華非凡,就讓國藩在廳堂書寫一聯: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本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會兒曹。 這一聯,與林則徐老父一聯可媲美: 粗衣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 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 曾國藩兄弟5人:他最長,其餘依次是國潢、國華、國荃、國葆。 國潢資質平平,常常做些殺人的勾當,居官在外的曾國藩有一年回家時,拿一把鐵錐刺其股,鮮血直流,質問他:你殺人就不痛嗎? 國藩受困于江西時,在家讀書的國華,率5000人往救,隨後從征皖北,在三河一戰中慘死,壯懷激烈。國藩呼天哀號,寫詞追悼:生也何雄,死也何苦,我實負弟,茹恨終古! 曾國藩25歲入京之時,曾寫詩述懷: 韶華彈指總悠悠,我到人間廿五秋。 自愧望洋迷學海,更無清福住糟邱。 尊前瓦注曾千局,腳底紅塵即九洲。 自笑此身何處著?笙歌叢裡合閒遊。 為臧為否兩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 萬事拼同駢拇視,浮生無奈繭絲多。 頻年蹤跡隨波譎,大半光陰被墨磨。 匣裡龍泉吟不住,問予何日斫蛟鼉? 國藩一路順利,考試頻頻過關。他的座師是當朝權臣大學士穆彰阿。由於座師的一再提攜,他在37歲時,就從四品的侍講學士,躍升至從二品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這是道光二十七年,他在《致弟書》中自豪地寫道:湖南三十七(37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可是此後,直到咸豐二年,他一直在侍郎之位上來回調動:從兵部到工部,從刑部到吏部。沒有人發現他的政治才能和抱負,他一度想回家歸養,只是因為欠債1000兩,沒有路費這才作罷。 咸豐皇帝主政之後,機會來了。 道光皇帝去世,遺命無郊配。當時,權臣穆彰阿不願奉遺詔,群臣則主張奉遵遺命,國藩第一次上奏摺《遵議大禮議》,提出了折衷方案,博得了繼任的咸豐皇帝的誇獎,稱讚:曾國藩所奏,頗有是處。 第二次著名的上奏是《汰兵疏》,此疏展示了國藩的軍事見識和才能。咸豐皇帝卻沒有覺出曾的經世之才,只是象徵性地召見了他,敷衍說:你的奏疏很切中時弊,等廣西亂事平定後再辦吧! 面對危局,曾國藩不能等了,上了第三道《敬陳聖德預防流弊》疏,大膽地提出了用人之道。語言較激烈,他如此冒死直諫,表示自己要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以盡忠圖報。 咸豐皇帝沒採納,也沒斥責,只是說:語涉過激,未能持平。或僅見偏端,拘執太甚,迂腐欠通,意尚可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