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煜傳 | 上頁 下頁


  徐知誥對徐溫終日俯首帖耳,竭盡孝道。有一次,他隨徐溫出行,途中,徐溫突然想起一樁苦惱的事,心煩意亂,操起手杖便拿徐知誥出氣,將他厲聲斥退。待到徐溫乘車回府,遠遠就看見徐知誥跪在門前迎候。徐溫下車驚問:「你為什麼跪在這裡?」徐知誥哭著回答:「兒在這裡等著向您請罪。适才父親發怒,要兒離開,兒不敢有違父命,只好先回家中恭候。」徐溫聽了徐知誥的答話,內心深受感動,伸手將徐知誥扶起,從此以後對他更加疼愛。

  徐知誥在徐府逐漸長大,徐溫見他日益通達事理,便在一天當眾交代:「從現在開始,全府家務交給知誥全權處理,各房男女老少都要聽從他的領導。」顯然,徐溫是想借機鍛煉考驗徐知誥的辦事能力。因為在宗法社會裡,治家與治國是相通的。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只有治好家才能治好國。徐知誥明知這樁差事複雜棘手,卻知難而上,勇挑重擔。雖然說是總管徐府家務,然而,要真正管好這個人口上百、頭緒繁多的將門之家也確非易事。可是徐知誥偏偏在料理如此繁雜的家務中,得到了全府上下的首肯。

  管家有方的徐知誥,把府中方方面面安排得有條不紊,從婚喪祭祀、迎賓宴客到租息俸祿收存、錢糧布帛支出,無不得心應手。其中,儘管另設專人各司其職,但他對各項活動的籌劃落實、支費存留都親自督辦。就連通常使管家感到最費腦汁的眷屬衣食住行,也因調配得當而使府內女眷皆大歡喜,沒因分配中的差次有等發生吵鬧爭鬥。每遇徐溫查問任何一筆花銷,徐知誥都成竹在胸,對答如流。不過三年五載,徐知誥便在偌大的徐府中成了眾人刮目相看、交口稱讚的人物。但是,徐知誥對此並不滿足,于管家之外,還忙中偷閒讀書習字、操練騎射,立志將來能有更大作為。為此,他親筆書錄一個條幅懸掛在居室裡,作為座右銘激勵自己,這便是他十歲時的詩作《詠新竹》中的一聯:

  棲鳳枝梢猶軟弱,
  化龍形狀已依稀。

  鬥轉星移,韶光荏苒。徐知誥走出了少年時代以後,很快就出息成一個精明幹練的青年,並由徐溫作主,與前升州刺史王戎的女兒結髮為妻建立了家室。儘管他已長大成人,但對養父養母仍像少年時代那樣恭順孝敬,每日晨昏,定時請安。在徐知誥的影響和帶動下,性情溫順的王氏對公婆也竭盡孝道。倘遇二老身體不適,他們更是關懷備至。夫妻二人通宵達旦,衣不解帶,躬侍左右。一次,徐溫患了重病,多日臥床不起,他的六個親生兒子互相推諉,誰都不願留在病榻旁守護。只有徐知誥和妻子王氏日以繼夜,悉心護理,親自煎湯喂藥,按時倒洗痰盂便盆。有時徐溫從昏睡中醒來,聽到床帳外面有人輕輕走動,便用微弱的聲音問道,「何人守候在我的身邊?」徐知誥夫婦聞聲則連忙回答:「小兒知誥。」「兒媳王氏。」徐溫聽後周身熱血沸騰,心潮起伏長久不能入睡。時近半年,徐溫大病痊癒,王氏卻因日夜操勞過度,大病臥床,診治無效身亡。

  王氏病故,徐溫異常悲痛。痛定之後,徐溫暗中發誓:一定要對徐知誥要給以特殊的補償。論人品和才幹,自己親生的幾個兒子誰都趕不上徐知誥,因而他決心要把養子培育成徐氏家業的可靠繼承人。為此,他先給徐知誥續了家室宋福金。宋氏系江夏(今湖北漢口)人宋韋滔之女,幼年流離於亂兵之中,為王戎收留。後隨嫁王戎女到徐知誥身邊,王氏卒後立為繼室。此後,每逢遇有征戰,徐溫都把徐知誥帶在身邊,有意為他創造熟悉軍旅生活的機會,讓他在嚴峻的沙場上經受金戈鐵馬的征戰洗禮,在兩軍對壘中豐富運籌帷幄的智謀。

  有一次,徐府子弟大擺酒宴,按照長幼尊卑依次給徐溫拜夀。席間,徐溫就題發揮,縱論孝道。當著眾多親朋好友的面,不厭其煩地表彰徐知誥的孝行;同時,又半是勸誡、半是警告,諄諄教誨親生諸子:「別看知誥與汝等非一奶同胞,但是,自從他來到徐家以後,待我就像生身之父,甚至比對生身之父還親。汝等切勿與他貌合神離,定要親如手足,風雨共舟,共撐家業。」事後,徐溫又致書楊行密,誇耀徐知誥德才非凡,喜愛之情,躍然紙上。楊行密得知徐知誥長進神速,前途無量,心中大喜過望。他既為自己有伯樂之識而自豪,又為知誥有千里馬之才而慶倖。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逢人就講:「知誥俊傑,諸將子皆不逮也!」

  果真不出所料!徐知誥追隨徐溫投身戎馬生涯以後,很快就以行動表明:他雖非出身將門,卻是軍旅中難得的一員將才。吳天六年(公元909年),二十二歲的知誥被徐溫派往升州(治江寧,今江蘇南京),任防遏使兼樓船副使,整修城池監造戰船,裝備水軍,扼守河道縱橫的大江下游。吳天九年(公元912年),楊行密舊將、居功自傲的宣州觀察使李遇,不滿徐溫獨攬吳政,舉兵起事,欲爭高下,徐溫又派徐知誥協助主將柴再用前往彈壓,因戰功卓著而被提為升州刺史。

  徐知誥在升州刺史任上,治績最為顯赫的是重建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龍蟠虎踞」之喻的金陵城池。

  金陵城池的建設歷史,可以遠溯至群雄爭霸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吳國。當時,吳國以善鑄兵器著稱。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金陵城西的一座土山上築起「冶城」,利用附近的銅、錫等金屬資源,鑄造兵器。這是關於金陵「城」的最早記載。

  公元前472年,越國滅掉吳國。越王勾踐為了稱霸江淮一帶,在大夫范蠡的謀劃和主持下,又在金陵築起一座土城,史稱越城,亦稱越台。因范蠡曾親自率軍駐守,故越城又稱「範蠡城」。

  公元前333年,楚國滅掉越國。楚威王受方士妄言蠱惑,為防止日後有人在此稱王,便在獅子山以東一帶農村埋下金制小人,以鎮「王氣」,稱金人陵寢為「金陵」。同時在石頭山上修築一座城邑,取名「金陵邑」。金陵得名即始於此。

  但是,越城、金陵邑在當時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不具備城市的綜合功能,僅僅是一個駐紮軍隊的軍事據點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金陵邑歸屬鄣郡。秦、漢時期,金陵改稱秣陵。

  關於秣陵的來歷,與秦始皇巡行有關。據說,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南下途經金陵,陪同的術士見金陵四周地勢險要,便對秦始皇說:五百年後金陵有王氣。秦始皇聽後龍顏大怒,當即派人鑿斷方山地脈,令淮水流貫金陵與長江匯合,以泄「王氣」,金陵段淮水由此得名「秦淮河」。秦始皇覺得僅泄「王氣」尚不能滿足其傳之萬世的心願,於是又下令將金陵改為秣陵。秣即草料,其意是說,在秦始皇眼裡,金陵只配作他的草料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