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陸遊 | 上頁 下頁 |
一六 |
|
陸游雖然對王樵的不平表示理解,沒說勸慰的話,但不厭其煩地舉出科舉、官場上得失、沉浮的例子,本身已足讓王樵明白世上不公平事甚多,不必掛懷。他能對一名秀才如此推心置腹,可見陸游的平易、善良。 杜甫曾經在夔府住了兩年多,在好幾個地方住過。 陸遊在公餘之暇訪問了杜甫當年流寓的東屯高齋的遺地,作《東屯高齋記》: 「少陵先生晚游夔州,愛其山川不忍去,三徙居皆名高齋。質于其居,日次水門者,白帝城之高齋也;日依藥餌者,瀼西之高齋也;日見一川者,東屯之高齋也。故其詩又曰:『高齋非一處。』予至夔數月,吊先生之遺跡,則白帝城已廢為丘墟百有餘年,自城郭府寺,父老無知其處者,況所謂高齋乎;瀼西,蓋今夔府治所,畫為阡陌,裂為坊市,高齋猶不可識。獨東屯有李氏者,居已數世,上距少陵,才三易主,大曆中故券猶在。而高齋負山帶溪,氣象良是。李氏業進氏,名襄,因郡博士雍君大椿屬予記之。」 陸遊這麼不辭勞苦地奔走尋訪杜甫的遺址,當然不是為了考證什麼,而是出於對杜甫的仰慕、憐惜與緬懷之情,同時也是因為自己的遭際與杜甫「坎壈且死」的一生頗有相似之處,二人都有偉大的抱負,想用所學為君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成一世功名,卻得不到機會。他悲懷杜甫,也是自傷。陸遊帶著自歎寫道: 「少陵,天下士也。早遇明皇、肅宗,官爵雖不尊顯,而見知實深。蓋嘗慨然以稷、契自許。及落魄巴蜀,感漢昭烈諸葛丞相之事,屢見於詩,頓挫悲壯,反覆動人,其規模志意豈小哉!然去國已久,諸公故人,熟睨其窮,無肯出力。比至夔,客于柏中丞、嚴明府之間,如九尺丈夫首居小屋中,思一吐氣而不可得。餘讀其詩至『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方殊』之句,未嘗不流涕也。嗟乎!辭之悲,乃至是乎?荊軻之歌,阮嗣宗之哭,不加於此矣。少陵非區區於仕進者,不勝愛君憂國之心,思少出所學佐天子,光貞觀開元之治,而身愈老,命愈大謬,坎壈且死,則其悲至此,亦無足怪也。」 陸游與杜甫一樣只是人微言輕的小臣,貶到偏遠的蜀地,更無進策的機會,老病失意而流落異鄉,難怪陸遊要流涕了。愈老愈窮愈病而愈不得志愈看不到希望,所以杜甫才有至悲之句,陸遊才為他也為自己發出了至悲之歎,流下了至悲之淚。陸遊還作有《夜登白帝城樓懷少陵先生》詩,懷人傷己: 「拾遺白髮有誰憐?零落歌詩遍兩川。 人立飛樓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杜甫詩有「孤月浪中翻」之句,人已去,景猶存,文人的落泊命運,還在一代接一代延續。 杜甫在蜀時吟頌諸葛亮的詩章甚多,陸遊也對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蜀相深為景仰和懷念。 在夔府東南有諸葛亮的八陳圖遺跡。陸遊憑弔這些遺跡,吟道:「武侯八陣孫吳法,工部十詩韶(音萑)音。遺磧故祠春草合,略無人解兩公心。」陸游是知道杜甫的心的,杜甫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願,可是他得不到機會,不能成就諸葛亮三分天下的功業。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樣悲絕千古、壯絕千古的名句,正是杜甫在功未立就「繁霜鬢」的苦恨中吟出的。陸游何嘗不擔心自己壯心未遂身先衰呢?他有英雄志英雄恨,才和杜甫一樣為壯志未酬的英雄熱淚滿襟。 不滿也罷,無聊無奈也罷,都只是一種情緒,失落的只是昔日的少年夢幻,並未真的失去,因為從來就沒有得到。但是,如果夔州通判三年任期已滿而未有新的召用,那就是失業了,這個現實問題比什麼都要迫切。乾道八年陸游任期將滿,他向現任丞相虞允文去信謀求一官。求官對於一位心高氣傲的詩人來說實在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但陸遊不是乞求不是強求而是振振有辭地說出一番道理來: 「某聞才而見任,功而見錄,天下以為當。君子曰:『是管仲相齊、衛鞅相秦之法耳』。有人於此,才不足任,功不足錄,直以窮故哀之,天下且以為過。君子則曰:『是三代之俗,周公、孔子之政也。』何也?彼有才,吾賴其才,因有高位處之;彼有功,吾借其功,因以厚祿報之。上持祿與位以禦其下,下挾才與功以望其上,非市道乎?故齊秦用之,雖足濟一時之急,而俗以大壞,君子羞稱也。若夫三代之俗,周公、孔子之政則不然。 無才也,無功也,是直無所用也。無所用之人,雖窮而死者百千輩,何損于人之國哉?自薄者視之尚奚恤。 君子故深哀之,視其窮,若自我推以與之不敢安也,矜憐撫摩,衣之食之,曰:『彼有才有功者,何適而不遇。吾所急者,其惟無所用而窮者乎?』此心父母也。推父母之心,以及於天下無所用之人,非聖賢孰能哉?謂之三代之政,則宜。故王霸之分,常在於用心之薄厚,而昧者不知也。」 陸游不敢說自己有功有才,只以窮為由來求官,並極力論說這是理所固然。 一者,他把因才受位、因功受祿說成「市道」,也就是交換,沒有人情味,沒有仁愛和忠信之心。二者,他把垂憐窮人說成是聖人之政,是王者之道。一否定一拔高,他這無才無功的窮人就不僅應該受照顧,照顧了他還是成全了朝廷的聖聲美名。這就是文人的好笑之處,事事都要為自己找一個理由、找一種說明,而後心中才坦然,哪怕那理由只是在邏輯上成立也坦然。陸遊有了訴窮求官的理由,接下來就大誇其窮,將一家十口說成「食指以百數」,將二十四的長子說成「兒年三十」,十二歲的女兒說成「女二十」,「婚嫁尚不敢言」,「大丞相所宜哀也」,是應該哀憐,而非乞求哀憐。不給官就是不合王道聖政,給官就是聖賢、父母之心,陸遊等於是在咄咄逼人地究問:「給官還是不給?憐我還是不憐?」他本就有才也不無功,有求官的資格,如今又說得這麼哀婉這麼入情入理,當然就給他官了。乾道七年七日,四川宣撫使王炎辟陸游為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四十八歲的陸遊從夔州調往南鄭。 王炎是一個幹練、有魄力的官員,很得皇上信任,時以參知政事宣撫川陝,掌握著西北軍政財權。陸遊在他身上寄託了很大希望,積極獻策,認為「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這是英雄共識,以關中為基地圖謀恢復。如陸遊詩所說:「國家四紀失中原,師出江淮未易吞。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關中作本根。」 陸遊甚至主張遷都關中:「雞犬相聞三萬里,遷都豈不有關中;廣陵南幸雄圖盡,淚眼山河夕照紅。」這種主張也早已有人提出過,也許是為上策,但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朝廷已為一種不可克服的惰性所浸滲,興師動眾、勞民生財也是多數人不以為然的,畢竟恢復中原不是國家政治生活的全部,這未淪陷的一半也要有正常的生活、太平的日子。所以那些處於浪尖上的高級官員都是不敢輕言戰事的,西師主師吳玠死前就曾上遺表囑孝宗「宋輕出兵」。以南宋之羸弱根本不可能恢復中原,這只是一種願望卻不能立刻成為現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