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李商隱全傳 | 上頁 下頁


  「恩師,學生不敢。七哥八哥寫得比學生好。」

  八郎不耐煩地小聲斥責道:「讓你說你就說嘛!這幾篇寫得不錯,也不是說你篇篇都不錯!真囉嗦!」

  經過半年多的朝夕相處,李商隱漸漸瞭解八郎的性格脾氣:肚量小,愛嫉妒,清高傲慢。他說的話,李商隱常常裝作沒聽見。今天他說的話,李商隱聽得太清楚了,在恩師面前,不能再忍受!但是,也不能跟他吵架,而應當把這幾首詩創作過程好好講講,如果恩師能說句公道話,就是對八郎的回擊。想到這兒,李商隱情緒突然昂奮起來。

  「恩師,學生寫的第一首詩,題目是《富平少侯》。當時對敬宗皇上的遊戲無度,不務朝政非常痛心,但是心想如果寫成詩,要流傳世上,對皇上是大不敬,故而採用托古諷時的慣常手法。

  「『富平侯』是漢代張安世的封爵,可加一個『少』字,詩中之事就不必實指,不必是張安世的實事,點出『少』侯,亦即『少』帝,也就是童昏無知的敬宗皇帝了。

  「詩的首聯,寫十幾歲就承襲了富平侯爵,對國家的內憂外患卻毫不知憂愁。一個侯爵,有他自己的封地和職權,國家的憂患,他可以不憂不愁,可詩中卻寫他該憂愁,在這種違背常理中,讓人們去思索這個侯爵,實際上應當是誰,這是一目了然的。

  「詩的頷聯用典故寫少侯的豪奢遊樂。頸聯寫少侯室內陳設的豪侈。這兩聯的內容,全是敬宗的奢侈軼事,想讓人們通過這些事實,去聯想富平少侯就是敬宗皇上。

  「詩的尾聯是點睛。出句清楚地點出少年天子不上早朝,還在高臥貪睡;對句寫出一件實事:敬宗寶曆二年,浙東貢舞女二人,皇上命人雕琢一座玉芙蓉樣子的舞臺,讓她倆表演。演完就把她倆藏在金屋寶帳中。後宮傳出民謠說:『寶帳香重重,一雙紅芙蓉。』這是朝野共知的事實,讀完詩也就知道少侯是指誰了,又扣了題目。」

  令狐楚突然擺擺手,讓他停住,看了看三個兒子,問道:

  「誰說說這首詩的好壞之處?」

  三個兒子正聽得入神,老父親突然讓自己評評它的好壞,有些措手不及。

  七郎想了想,道:「這首詠古詩,實際是一首敘事寫實的政治諷喻詩。寫得若即若離,不露痕跡,不細細揣摩,難以理會詩的主旨。」

  「對!說得好,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令狐楚看了看李商隱,頗為賞識地又道:「但是,功大於過。這樣寫詩好,這樣的詩耐人尋味。老夫喜歡!」

  「我看這首詩不好,很壞!」八郎胸有成竹地拉開架勢,要批判詩和它的作者,氣洶洶地道,「皇上再不好,我們做臣子的,也應當為君諱嘛!這是先輩的教導。像李商隱這樣諷刺挖苦,甚至揶揄皇上,太過分!太不成體統!有失臣子之德,人臣之孝!」

  九郎直率,跟商隱感情深。他打斷八郎的話,搶白道:「諷喻就是諷諫,是希望皇上學好,勤于朝政,勵精圖治,大治天下!怎麼說是挖苦呢?古聖人提倡『文死諫,武死戰』,諫阻皇上,不讓皇上做壞事錯事,那才不是失德失孝哩!而是忠臣廉吏。李哥的詩寫得就是好。」

  「住嘴!」八郎惡狠狠地瞪著弟弟,低聲道,「你懂什麼?

  一介武夫!」

  令狐楚年紀已經六十有二,耳朵不太靈敏,見兄弟之間有爭議,也不阻止。爭來吵去,他似乎沒有聽明白,抑或不願意出面表態,過了片刻,道:

  「商隱,再講講其他幾首。七郎他們都沒讀過,你就念一首,說一首,然後大家再批評。」

  商隱見恩師興致很高,心裡很興奮。他沒把八郎的話放在心上,況且恩師也沒支持他的意見,於是先誦讀《陳後宮》二首,接著簡單地說明自己是借古喻今,陳後主叔寶當年的嬉遊和荒淫,正是敬宗皇上的寫照。兩首詩是側重於暴露亡國之君的生活。

  第四首詩是《覽古》。李商隱很有感慨地朗誦道:

  莫恃金湯忽太平,草間霜露古今情。
  空糊赬壤真何益?欲舉黃旗竟未成。
  長樂瓦飛隨水逝,景陽鐘墮失天明。
  回頭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堯不為名。

  吟罷,李商隱陰沉著臉,沉默良久,道:「我只希望當今皇上能『覽古』鑒今。詩人杜兄牧為諷喻敬宗而作《阿房宮賦》,在賦的最後點明主旨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杜兄牧希望敬宗哀而鑒之。我是希望文宗皇上『覽古』,哀而鑒之,不要再蹈覆轍。」

  李商隱的這組詩稿是前幾天呈遞給恩師的。令狐楚閱後,覺得商隱之詩頗有老杜風骨,甚為喜愛。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也能寫出這樣的詩,所以才有今夜請商隱講詩。他絕沒有抬高商隱而貶低自己兒子的想法,可是,八郎的情緒越來越大,眼睛圓睜,國字臉紅漲,不停地用腳踏地,弄出響聲。

  瞭解兒子,莫過於父親。令狐楚沒有理他,把商隱的詩稿翻了翻,見還有一首《日高》,略略吟詠,知道是為左拾遺劉棲楚和浙西觀察使李德裕上諫進言而作。詩中有讚揚李德裕之意,令狐楚頗為不快,皺起眉,捋著花白鬍鬚,緩緩地道:

  「今夜談詩就到此。商隱之詩學老杜詩,深婉有之,用事巧,諷喻妙,但筆力尚欠精熟。七郎八郎,你們要努力讀書,明年春試,一定要科中。商隱也要準備去應試。進京費用,你不必放在心上,只管讀書好啦。」

  父親突然宣佈七郎八郎明年參加進士試,兩人沒思想準備,有些畏懼,又很興奮。八郎年紀尚小,不像七郎曾考過一次,心裡有些不情願,但是父親也讓李商隱去應試,很生氣,大聲道:

  「商隱是個生徒,連州縣考試都沒參加過,怎麼能一步登天——」

  「住嘴!『登天』?考中進士也不能說是『登天』!商隱之事,我自有主張。」

  八郎受到斥責,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對著商隱低聲道:

  「不自量!別去丟人啦!你才幾歲?」

  李商隱聽了恩師的話,也有些為難,明年自己才十七歲,沒有州縣鄉里推薦,不先成為「鄉貢」,怎麼能跟七郎八郎在一個考場應試呢?恩師會有什麼辦法?他想推辭不去,等成為「鄉貢」,到二十歲參考亦不為晚,可是,當聽到八郎的話,心裡頓時激昂起來,反而加強了應試的決心。

  他轉過頭,對八郎做了個鬼臉。

  回到翠竹園自己的房間,李商隱躺在床上,慢慢回想著恩師對自己詩的評價,最後記住三句話:「深婉有之,用事巧,諷喻妙。」心想,要想寫好諷喻詩,就只有在「深婉」和「用事」上下功夫。只要能寫出好詩,登科高中進士,才不辜負恩師讓自己住進這深宅大院,才能在清明的時代,實現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

  他想著想著慢慢地睡著了。

  第三章 堂叔病歸西

  一

  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十七歲的李商隱在令狐楚的幫助下,終於贏得鄉曲推薦,取得鄉貢資格。但是,在就要赴京應試時,突然接到家鄉來信,說堂叔病危,要他速歸。

  令狐楚在惜賢堂看著滿臉憂傷的李商隱,安慰道: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不要過度悲傷。你堂叔在寒舍住的時間不長,我和他見了幾次面。他韜光養晦,是位博學仁德的隱逸君子。難得呀!赴京應試,以後還有機會。」

  「謝恩師!」

  商隱倒地叩拜,施了大禮。

  「七郎,你們去送送商隱。湘叔,給商隱多帶些銀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