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李蓮英 | 上頁 下頁 |
三一三 |
|
慈禧太后怒道:「有災也好,無災也罷,華陰縣竟如此冷落於我。洋人看我孤兒寡母,聯合起來欺辱於我,殺進我的皇都,占了我的宮殿;小小華陰縣令,看我落難,故意輕慢,把王法根本就不放在心上,還留這樣的混蛋狗頭作甚!還不快快拉了出去,砍了他的腦袋,看他還敢冷落我不!」 「老佛爺息怒,奴才現已查明,這華陰縣令並沒有輕慢您老人家的意思……」 「蓮英,」李蓮英沒有說完,就被慈禧喝住了,「這個狗頭縣令是不是給了你什麼好處,你怎麼一直向著他說話。難怪岑春暄回來說你與那縣令關係甚密,在縣衙大堂上給他鬆綁呢!」 「奴才冤枉,求老佛爺明察秋毫。這華陰縣確是連年荒災。 奴才在民間打聽過了,這劉知縣甚是體察民情,愛撫百姓。聖駕到了他們縣境,因沒有什麼好東西孝敬老佛爺,自覺無顏面見聖駕,故自縛于大堂之上,奴才到了縣衙,問清了根由,正準備給劉縣令鬆綁,不期岑大人闖了進來,見了奴才便口出惡言,甚是不遜。請老佛爺明鑒!求老佛給奴才作主。」李蓮英嘴裡顯然這樣說著,心裡卻不住地罵著岑春暄。在心裡默默地說:「好你個姓岑的,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西太后仍是余氣未消,說:「你是不是還想給這個混帳求情?」 李蓮英道:聖母老佛爺明察秋毫,依奴才之見,這個華陰縣令不但不能斬,而且應該加官晉級!」 慈禧太后聽了,覺得好笑,耐著性子問了一句:「此話怎講?」 李蓮英說:「老佛爺,俗話說得好,國難出忠臣,家貧出孝子,這華陰縣令身為朝廷命官,食國家之俸祿,恭迎聖駕理應竭盡全力操辦,但華陰縣實在受災嚴重,民不聊生,該縣令如大擺筵席,縣衙裡頭又不長黃金,不生白麵,只能向鄉間橫徵暴斂。為老佛爺幸臨,這樣大操大辦,不知又要使多少人家傾家蕩產。老佛爺您想,倘苦官逼民反,傷了朝廷的臉面,也有礙于聖母的尊顏,豈不是得不償失。以奴才之見,華陰縣雖未備筵宴,卻是出自一片忠心。奴才只是一點拙見,請老佛爺明察。」 「再者說,」李蓮英走到慈禧太后眼前,小聲說,「鑾駕剛剛入陝,殺一個小縣令倒是小事一樁,可是這劉知縣深體百姓疾苦,廉潔奉公,深得民心,是個很難得的父母官,殺了他恐怕當地黎民不服,說老佛爺不能明察秋毫,這樣的話,您老人家就既失去了民心,又失去了一位為朝廷著想,為民著想的忠臣,可謂損失極大,請老佛爺三思。依奴才之見,取悅民心要緊。」 慈禧太后聽了李蓮英這一席長談,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句句入理,氣已消了大半,說道:「照你這麼說,這華陰縣令冷落皇上,不但無罪,反而有功?」 李蓮英又解釋道:「回老佛爺話,華陰縣令並非冷遇聖駕,其實他也準備了食物,只是所備供奉膳食,不是山珍海味,怕老佛爺,皇上怪罪,故不敢來見,而且自縛大堂請罪!」 不提膳食還則罷了,提起了膳食,慈太后才覺得腹中空空,饑餓難耐。忙問道:「既已有所準備,為何到現在還不見供奉,不知道大家都餓了一路了?」 「因膳食粗俗,沒有聖母皇太后懿旨,華陰縣令不敢貿然上呈!」李蓮英連忙解釋。 「好話全讓你說完了,這一路上來,什麼粗俗的飯食我沒有吃過,有吃的總比沒有吃的強,快,令華陰縣令傳膳進來。」 「老佛爺,應先赦其無罪。」 「好!好!就赦他無罪,行了吧!?」 「老佛爺聖明。」李蓮英出去下傳進膳。 這頓晚餐只給西太后、光緒皇帝、皇后和李蓮英等宮中要人上了幾桌相當於「下六六」的酒席。酒席間唯一使慈禧太后高興的就是陝西名酒——西鳳酒,這西鳳酒產自陝西風翔,相傳從周代就開始生產,酒性極柔,入口甘醇。尤其是陳年佳釀,真是「開壇香十裡」。慈禧太后脫口而出「這酒真香」。李蓮英忙為她把盞,道:「既然香,老佛爺無妨多喝兩盅。」 光緒帝在慈禧太后旁邊侍膳。他的精神比以前好了許多,但有時還是有點恍惚。今天直到天黑才有飯吃,早餓得不行了,所以他邊吃邊喊「好吃!」便不顧他人,只一味的狼吞虎嚥。慈禧太后看不慣他的吃相,便叫了一聲:「皇帝!」 光緒帝叫了聲:「親爸爸!」說:「好餓。吃呀,您怎麼不吃呀?不餓嗎?」說著睜大眼睛看了一眼慈禧。李蓮英給光緒皇帝呈上一杯茶,笑了笑,說:「萬歲爺,您慢點吃?」 好不容易吃完了這頓晚餐。慈禧太后和皇上等人吃的是酒席;王公大臣和隨從們,沒有這麼高的口福,只用小米於飯充了充饑,也算是吃了頓晚餐。就這麼一來,不知給劉知縣省下了多少兩銀子,又落了個忠臣的好名聲,真可謂名利兩收。這都多虧了李蓮英在其中斡旋,劉友石對李蓮英自然是千恩萬謝,言聽計從,從此成了李蓮英的忠實走狗。 吃完了晚飯,慈禧太後坐在屋裡,無所事事,閉目養神。 李蓮英低聲問她:「老佛爺,這裡民間流傳的一種劇種,叫上黨梆子。您老人家想不想聽?劉知縣已經找好了戲班子,就等您老人家一句話呢!」 慈禧可是戲劇方面的行家,過去在京師,凡京師所能有的劇種她都熟悉,什麼京劇、評劇、二人轉、河北梆子,全不在話下。她業餘愛好中,聽戲占很大一部分,在愴惶西逃的途中,仍然樂此不疲,沿途各地的地方戲曲,她幾乎全都聽過。現在李蓮英為他又叫來了上黨梆子,她用贊許的目光看了看李蓮英,說:「還是你對我好,傳他們進來吧!」 於是,一幫民間老藝人,帶著各自的樂器家什,被帶了進來。片刻,鑼鼓傢伙就在當院響開了。先唱了一出《孫猴盜扇》,一個長髯老者唱羅刹女,唱得字正腔圓,也不知道這麼老的老頭,如何能發出那樣圓潤細膩的聲音來。第二出是《五家坡》,那個老漢又唱五寶釧的角,唱得更是叫絕。把個慈禧太后聽得入迷,沉浸在他的唱腔之中。唱完了兩出,時間已經不早了,戲班子收了攤,慈禧太后總還覺得意猶未盡,但時候不早,明日還要趕路,只好做罷。 可是,由於聽戲,太興奮了,慈禧太后沒有一點倦意,就對李蓮英說;「蓮英,你去把華陰縣令給我叫來!」 「老佛爺,您歇著吧,有什麼事明天再說。」李蓮英勸道。 「我這會兒不困,你去把叫來,我要看看這個忠臣是什麼樣子。」 李蓮英無奈,只得來找劉友石。這個劉友石也知道慢待了聖駕,要不是今天碰到李蓮英,自己准沒命了。所以雖然天已不早了,晚已深了,他還站在行宮之外侍候著。所以李蓮英不費吹灰之力便找到了他,說明了太后傳他。劉友石聽後嚇得四肢亂顫。 「不用怕,老佛爺這會兒高興,她問什麼你答什麼,不會要你命的。」說著,拉著他就往裡面走。到了太后房中,她正在悠閒地吸著水煙袋。劉友石進得門來,就地跪倒,顫聲說道:「華陰縣知縣臣劉林立給聖母皇太后磕頭。」 「你是旗人,還是漢人?」慈禧問。 「回太后,微臣是漢人。」 「老家是哪個省?」 「微臣祖籍河北大城。」 「哦,那不是和李蓮英是同鄉?」慈禧太后問著,向李蓮英看了一眼。似乎在說:「難怪你說他東好西好,原來你們倆是同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