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李蓮英 | 上頁 下頁
二四三


  就在恭親王死後不久,康有為寫信給翁同和,催促他抓緊時機,協助光緒變法。於是,翁同和將這封信轉呈給了光緒,光緒看後決定趁現在進行變法。

  「翁同和,你將《日本變政考》交總署討論吧,讓他們拿出個具體意見來。」

  翁同和將那本康有為的著作交給了總署,但光緒帝卻遲遲得不到眾大臣拿出來的意見,這令光緒帝很是惱火,終於有一天說:

  「你們膽敢違抗聖旨,我交給你們的事辦下來了嗎?」

  「啟稟皇上,奴才們正在加緊辦理,請皇上息怒。」

  但這個怒怎麼能平息下來呢!不說息怒恐怕還好點,一說息怒可就壞事了。

  「你們只知道叫我息怒,只知道推說正在辦理之中,為什麼就不能儘快辦出來。我每次問你們,你們都這樣推脫,我還要你們幹什麼,整天食朝廷的俸祿卻不為朝廷辦事。」

  諸大臣見皇上真動怒了,嚇得一個個趕緊叩頭,他們也不說「皇上息怒」了,只是說「奴才們儘快辦出來。」

  光緒帝知道這些大臣有老佛爺撐腰,自己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所以在退朝時,他將慶親王奕叫住,奕是在奕死後接替了他的位置。

  「啟稟皇上,有什麼事吩咐奴才去做?」

  「你去轉告老佛爺,說我不能做亡國的皇帝。如果太后不肯給我辦事的權力,我寧可退位!」

  「是,奴才這就去回。」

  由於勤政殿到頤和園還挺遠,所以當慶親王奕到得頤和園時,老佛爺已經午休了,但李蓮英還沒有午休。

  慶親王到得順和園,給了守門太監二十兩銀子,叫他去回老佛爺就說慶王有要事啟稟老佛爺。

  小太監急衝衝奔向慈禧太后的寢宮,正趕上李蓮英剛服侍完老佛爺安睡好出來,小太監差點與李蓮英撞個滿懷,弄得李蓮英很不高興。

  「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的。」

  「回大總管,慶王說有要事回老佛爺。」

  李蓮英一聽慶王來了,馬上隨著小太監到門前相迎。朝中大臣中,李蓮英與慶王關係相當密切,所以他親自趕到門邊相迎。

  「李大總管,老佛爺是不是歇息了?」

  「是。」

  「你能不能將老佛爺叫醒,就說我有要事向他回報。」

  「嗯,這個嘛,老佛爺剛睡,有什麼事能向我說嗎?我替你對老佛爺說。」

  「不行啊,我得知道老佛爺的態度。這件事事關重大,就麻煩你一下了。」慶王邊說邊塞給李蓮英一張二萬兩的銀票。

  「好吧,我去叫老佛爺。」說著就走向慈禧太后的寢宮,一會兒,李蓮英在門前招手,示意慶王過去。於是,慶王整了整朝服向慈禧太后的寢宮走去。

  什麼事啊?非得這個時候講。」一進門,老佛爺就不高興地問慶王。

  「回老佛爺,是皇上叫我給您傳話。」

  慶王將光緒皇帝的話原原本本地講給了老佛爺聽。慈禧太后一聽就火了,咬牙切齒地說:

  「他不願坐這個皇位,我也早就不想讓他坐了。」

  慶王一聽,連忙勸解道:

  「回老佛爺,奴才私下認為這使不得。」

  「為何使不得?」

  「奴才以為,如果因為這事就將皇帝輕易廢掉,只恐怕會帶來各國公使的干預,另外,現在要求變法的呼聲也相當高,聽說湖南巡撫、湖廣總督均支持變法。奴才以為,老佛爺不如暫且讓皇上進行變法,過一段時日再說。」

  老佛爺仍然很是生氣,但已消了些。李蓮英看慈禧太后這副樣子也趕緊說話,因為他怕老佛爺要是氣不消弄得誰都不舒服。

  「老佛爺息怒,不要傷了您的玉體。而且奴才認為慶王說得很對,不如暫時放他一段,看他能幹出什麼名堂來。」

  慈禧太后本來對外國干涉就有一種擔心,現在聽李蓮英也這麼說,於是也趁勢下臺階,平靜地說道:

  「你去告訴皇帝,我讓他辦事,等辦不出模樣再說!」

  慶王叩了一下頭,然後抬起頭來看李蓮英,他見李蓮英示意他走,於是慶王磕了兩個頭就退出了慈禧的寢宮,坐轎順原路回到了自己的官邸。

  等慶王走了,慈禧太后對李蓮英說:

  「蓮英,你看這樣行嗎?」

  「回老佛爺,奴才以為可以,只是要加強對皇上的監視,不能讓他為所欲為。」

  老佛爺贊許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奕回去後,在上朝時,向光緒帝進行了彙報。但他不敢原原本本地說,他只是說:

  「回皇上,老佛爺說過:只要皇上能做出一番事業,她不會加以阻撓。」

  光緒帝很滿意慶王的這個回答,但他並沒有親耳聽老佛爺說,心裡到底還是有些不安。

  等到例行的向慈禧太后請安的日子到了,光緒帝又向慈禧太后提出了這件事。

  「兒請求親爸爸能支持兒變法。」

  老佛爺和顏悅色地對光緒說:

  「孩子,你要辦事,這是好事情。你儘管去辦吧,親爸爸是不會加以牽制的。」

  光緒皇帝聽了很是高興,心裡像喝了蜂蜜一樣甜甜的。這樣最後一層顧慮沒了,光緒帝要大展手腳了,進行他期望已久的變法圖強一事了。

  勤政殿,光緒帝臨朝處政的地方。今天皇上看來很是高興,看奏章時時而神采飛揚,時而輕舒笑顏,弄得下面的眾位大臣很是莫名其妙,不過大家都明白一點:今天皇上可能有喜事。

  皇上自從得到老佛爺的親口許諾後,心情一直就比較舒暢。皇帝心想:既然能得到親爸爸的贊成,我就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大展鴻圖,我要讓大清重新崛起,要讓外寇不敢輕瞧我滿清。在皇帝看來,似乎老佛爺許諾後接下來的就是變法所帶來的富強。

  下面諸位大臣中,那些主張變法的人今天見皇上非常高興,他們心裡便猜測可能皇上變法有望了。而那些反對變法的人呢,最不願意看到皇上龍顏大展,這仿佛是對他們的最大的傷害似的,他們希望看到的是皇帝整天愁眉苦臉、長噓短歎。

  皇帝想著自己的心事兒,諸位大臣又在揣摩皇上的心思,所以大廳上出現了片刻的寧靜。恰在這時,一位名叫楊深秀的禦史出列,對著御座叩了幾個頭道:「皇上,奴才以為應該變法了。如今朝內朝外,要求變法的呼聲甚高,而且當此國家危難深重之時,奴才認為如果不變法,我大清將不再承繼大統了,萬望皇帝三思。」

  「我知道了,下去吧。」說到這兒,光緒想起前日的一份奏摺來,奏摺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等人上的書。在那個摺子中,徐致靖等人提出要光緒帝下詔定國事,在全國進行變法,以挽救國家危亡的命運。如今楊深秀又提出來,更堅定了他的決心。他決定在全國推行變法。

  「傳諭軍機大臣。」

  其它官員知道召見軍機大臣是要有大事商量,所以他們紛紛磕頭下朝來,在路上撞見各位軍機大臣,一個個神色肅穆,不苟言笑。

  「朕今天決定變法,你們著擬一份詔書,今天下午給朕。」

  「皇上,不知詔書要寫些什麼內容?」這是慶王的推脫之辭。因為他也知道,皇上變法可能會失敗,他不願在失敗後承擔起寫詔書的責任,他要讓皇帝當面交待內容,這樣將來有朝一日變法失敗他就不會因起寫詔書而受罰,因為這僅僅是奉皇帝的意思而寫。

  「你們幾位商量著辦吧,擬好後今天下午上朝時給我。」

  既然套不出皇上的詞,怎麼辦呢?於是幾位軍機大臣將腦袋湊在一起,商量該怎樣構思詔書的內容。最後商量半天,決定這樣寫:

  「幾年以來,很多大臣講求時務,主張變法自強。只因當時風氣沒有大開,議論莫著一是。有的人藉口志成憂國,認為舊規章必須恪守,新辦法必當廢除。眾說紛紜,空話連篇,於是無補。試問:當前時局如此緊張,國家如此衰弱,如果仍然使用沒有經過訓練的軍隊,仍然利用有限的軍糧、餉銀,而讀書人又沒有實際學問,做工的又沒有良師,勢必同外國強弱懸殊,貧富相異,難道真能用木棒去擊退人家的堅兵利甲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