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煜 | 上頁 下頁 |
二 |
|
李昪於公元888年出生在徐州一個貧賤的李姓家庭中,小名彭奴。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小彭奴在6歲時父親就死了,母親也在不久後去世,成為孤兒的小彭奴跟著伯父投身到濠州開元寺做了一名小沙彌(和尚)混碗飯吃。他8歲時恰逢攻下濠州的楊行密到開元寺住宿,寺院安排他為楊行密端茶送水。楊行密見他相貌不凡,勤勞機警,對答伶俐,不由十分喜愛,征得寺院主持的同意便將他收為義子。後來由於楊行密幾個親生兒子的強烈反對和不滿,楊行密只得把小彭奴推薦給大將徐溫。從此,小彭奴改名換姓為孫知誥。 徐溫是楊行密部下一名出類拔萃的得力幹將,機智過人,深得楊的信任賞識。他對知誥的影響十分深重。而小知誥的聰穎伶俐,孝順溫和,又與徐溫的妻子李氏同姓,讓徐溫十分喜愛。尤其有一件事讓徐溫對小知誥刮目相待:一天,年方9歲的知誥為徐溫掌燈,靈機一動,隨口吟出一首詠燈詩來: 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 主人若也勤挑動,敢向樽前不盡心? 徐溫見知誥小小年紀竟能出口成章,已是十分驚奇;細細品味,又感到詩中弦外有音,分明寄託著小知誥深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得到徐溫(主人)的更好的栽培,日後定將厚報主人的恩情。當他品出詩中的弦外之音後,徐溫對知誥更是青眼有加了,雖然當時沒有什麼表示,日後卻暗中用心關照栽培,終於使知誥成長為一名獨擋一面的棟樑之材。當知誥22歲時,已被提升為升州(今江蘇南京)防遏使,23歲,援升為升州副使;25歲,因平定宣州叛亂有功而被正式任命為升州刺史。在這些職位上,他不僅表現了優秀將領的良好素質,而且顯示了他作為傑出政治家的眼光和風範。 知誥治軍嚴明,又很注意同士兵同甘共苦,並體恤下人,很得士兵愛戴。在治民方面,他一方面嚴明政治,褒揚廉潔清明的官吏,一方面獎勵農桑,敦促發展生產,使賦稅有保證並同時保證人民豐衣足食,因此深受人民的支持擁護。又由於他禮賢下士,以誠以禮待士,各方有志之士紛紛投奔到他的麾下,連被譽為北方「虎臣」、「名將」的李金全、虞文金也不遠千里的慕名南下。後來,知誥所以能夠功業日盛而至於可以取代吳王,眾謀士賓客功不可沒。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知誥已積累了相當多的文治武功,權勢威震朝野。他自公元919年執掌吳政權以來,軍事上屢戰屢勝,使吳國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擴展;政治上實行安撫農民,獎勵農桑的政策,人民生活安定豐足;對外與中原和四鄰關係和睦友好;在官場上他也廣布恩惠,培養心腹,把朝廷和地方的權力都牢牢地握在掌中。這樣,在公元937年,吳天祚三年,在大臣將領的支持下,他眾望所歸地逼迫吳王楊溥讓位,順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知誥不是那種依靠祖宗的餘蔭而坐上皇帝寶座的,所以他深知皇位江山得來的不易。他登基後,並沒有耽於聲色享樂之中,而是繼續努力,在政治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千方百計的鞏固政權。在政治上的第一舉措就是攀龍附鳳,不僅恢復李姓,還自稱是唐太宗之子吳王李恪的後裔,改名為李昪,改國號齊為唐,表示自己是大唐李氏江山的繼承人,作皇帝名正言順。這種做法,在今天看來幼稚可笑,可當時人民習慣于江山代代相傳的宗法觀念,這種作法有利於提高威信,從而有利於政權鞏固。 李昪登基後的另一重要政治舉措是頒佈《升元格》,後修改為《升元刪定條》,改革刑法,刪除酷刑苛法,以贏得民心。他還重用儒臣,澄清吏治,以保證國家政治清明。 在經濟方面,李昪繼續實行減輕賦稅,與民休息的政策,使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在文教上,他在廬山白鹿洞建立學館,稱為「廬山國學」,並下詔要各地仿效;他還在都城金陵設置國子監,以極大的興趣發展文教事業。 總而言之,作為一代開國之君,李昪有著十分清醒的政治軍事經濟頭腦,他出身低微,自幼飽嘗了戰亂造成的苦難,所以對於人民迫切要求和平安定的生活有著切身的體會,從而始終不渝地貫徹他的「保境安民」的政策。南唐建國後,國力日漸增強,一些謀臣屢次上表陳說開拓疆土之利;有的要求趁北方混亂之機,舉師北伐,恢復中原;有的認為鄰國吳越、閩、楚國力較弱,可以仗勢吞併掉,都被李昪一一駁回。 他常說:「民生各父母,安用爭城廣地,使之膏血塗於草野乎?」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說:「人人都是父母所生,怎麼可以為了爭奪城池拓展地盤,而讓他們流血葬身在荒地裡呢?」這的確是出於他愛民恤民的肺腑之言,同時也是他的英明之處。因為當時南唐建國不久,國家雖看起來繁榮昌盛,但離爭霸中原,統一中國的勢力還相差很遠。如果急功近利,很可能連初步的繁榮都要斷送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