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鴻章傳 | 上頁 下頁
六〇


  1885年11月袁世凱走馬上任,在漢城成立公署,其隨員有唐紹儀、劉永慶等20餘人。袁世凱行險僥倖,崇尚權術,驕橫專斷,處處以「上國」辦事大臣自居,積極干涉朝鮮內政外交,竭力維護和加強中朝「宗藩關係」。李鴻章雖然看出袁世凱年少「不甚耐事,措詞過為危激」,不完全贊同他的舉措,但是面對列強的詭譎陰謀和競相爭奪,又不得不倚之為左右手。袁世凱在朝鮮推行積極的干涉政策,既有助於加強中國在朝鮮的地位,阻滯列強在朝鮮擴張侵略勢力;又不可避免地促進朝鮮政府的離心傾向,刺傷朝鮮的民族感情。

  但是,直到1893—1894年間,袁世凱仍然執迷不悟,不僅錯誤地估計了朝鮮政局,把朝鮮國王的假意敷衍,誤認為是「情甚殷洽」,斷言「倘能久定此見,東方事可望漸順」;而且低估了日本的侵略意圖,說什麼「詳審在韓日人情形及近日韓日往來各節並日國時勢,應不至這有兵端。」李鴻章由於輕信了袁世凱對朝鮮政局和日本動向的錯誤判斷,以致未能及時調整對朝政策,並放鬆了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警惕。

  §避戰主和

  1894年即陰曆甲午年,在李鴻章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帶有災難性的年頭。日本利用朝鮮問題,把缺乏警覺的李鴻章拖進預設的戰爭陷阱。

  甲午戰爭並不是偶發事件,而是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當時日本大體上確立了以軍事工業和輕工業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並完成了針對中國的擴軍備戰計劃;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政潮迭起,局勢不穩。為了維持自身的統治地位和滿足地主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需要,伊藤博文內閣走上了發動侵華戰爭的道路。

  正當日本加緊準備侵華戰爭的時候,清朝統治層卻正在忙於內部權力之爭。1889年光緒年屆19,並已完婚,按照清朝慣例業經成人,慈禧覺得不便繼續「訓政」,只得宣佈「撤簾歸政」,由光緒「親政」。所謂「親政」和「訓政」的不同處,只是光緒先看奏摺,然後再請慈禧懿旨。由於慈禧肆意干涉用人行政大權,與光緒接近的朝臣未免憤憤不平,光緒也不甘心於傀儡地位,於是在光緒周圍逐漸形成一個並無正式組織形式的小集團,與集合在慈禧周圍的龐大官僚集團隱然相對。時人稱前者為「帝黨」,後者為「後黨」。帝党的核心人物是翁同龢(字聲甫,號叔平,晚號松禪,江蘇常熟人。咸豐狀元)

  翁氏先後為同治、光緒師傅,歷任刑、工、戶部尚書和軍機大臣,是一個「尊王攘夷」論者。帝党的主要成員是光緒的近臣和翁同龢的故舊門生,如珍妃、瑾妃的胞兄禮部侍郎志銳、珍妃的師傅侍講學士文廷式,以及經筵講席官李文田、侍讀學士陸寶忠;翁同龢的至好吏部侍郎汪鳴鑾,門生張謇,還有被稱為「後清流」的編修黃紹箕、丁立鈞、國子監祭酒盛顯、刑部主事沈曾植等。帝党除翁同龢在政府中有相當權勢外,其餘無拳無勇,多是詞館清顯,台諫要角,議論風生,沒有實權。

  帝后兩黨都是封建統治集團,雙方矛盾的焦點是爭奪最高統治權。當然,帝后兩黨在內政外交政策方面也有革新與守舊、抗爭與妥協的差異。後党以利祿籠絡李鴻章,企圖借助淮系集團的軍事、政治、經濟實力,鞏固既得權勢。李鴻章雖然贊許帝黨革新內政的主張,但是既不滿於帝黨在「抵禦外侮」中「一意主戰」的態度,又鑒於後黨掌握著清廷實權、主宰著自己宦海浮沉的現實,因而傾向後黨。帝党因無軍隊作支柱,積極籠絡湘系集團,而劉坤一等湘系首領基於同淮系集團爭奪權勢的需要,在政治上接近帝黨。

  1894年是慈禧六旬大壽之年。慈禧一心舉辦盛大慶典,藉以滿足個人虛榮心和擴大後黨權勢。從年初開始。慈禧就指派首席軍機大臣世鐸等「總辦萬壽慶典」,廣征獻納,肆意揮霍,準備在生日那天,在頤和園接受百官朝賀,然後回宮。自頤和園到西華門,沿路搭建龍棚、龍樓、經棚、戲臺、牌樓、亭座及點設其他景物,「以昭敬慎,而壯觀瞻」。她還「殊恩特沛」,用加官晉爵的辦法,籠絡親貴和文武大臣,封奕劻為慶親王,賜李鴻章三眼花翎,以下賞賜有加。慈禧的舉措,理所當然的引起帝黨的不滿。及至日本入侵朝鮮之後,帝后黨爭就因外交問題而日趨複雜和激化。

  1894年4月朝鮮爆發了東學党領導的以「除暴安良」、「逐滅洋倭」為宗旨的農民起義,朝鮮封建統治岌岌可危。朝鮮政府一面派兵鎮壓義軍,一面向清政府求援。東學黨起義的消息傳到日本後,日本政府認為這是發動侵略戰爭的絕好機會,於是決定出兵朝鮮,並向清政府表示「何不速代韓戡(亂)」,「我政府必無他意」,竭力慫恿清政府出兵朝鮮。身負軍事外交重任的李鴻章既擔心東學黨起義危及朝鮮封建統治和中朝宗藩關係,又害怕引起列強干涉而不敢貿然派兵赴朝幫助朝鮮政府鎮壓東學黨起義。

  及至6月初,李鴻章聽信了袁世凱所謂日本「志在商民,似無他意」的錯誤判斷,一改往日的慎重態度,決意「遣兵代剿」。他令丁汝昌派海軍濟遠、揚威兩艦赴仁川、漢城護商,並調直隸提督葉志超率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選派淮練1500名分坐招商輪船赴朝,同時將出兵情況通知日本政府,並鄭重聲明,一旦朝鮮局勢安定,立即撤軍。李鴻章出兵朝鮮,得到光緒的認可。光緒指示李鴻章:

  此次朝鮮亂匪聚黨甚眾,中朝派兵助剿,地勢敵情,均非素習,必須謀出萬全,務操心勝之勢,不可意存輕視,稍涉疏虞。派出兵練千五百名,是否足敷剿辦,如須厚集兵力,即著酌量添調,剋期續發,以期一鼓蕩平,用慰綏靖藩服至意。這道諭旨不僅肯定了李鴻章「遣兵代剿」的決策,而且有意「厚集兵力」,以期早日撲滅東學黨起義烈火,維護朝鮮封建統治和中朝宗藩關係。光緒和李鴻章的「遣兵代剿」,既粗暴地干涉了朝鮮的內政,又給日本挑動戰爭以口實。

  日本政府見其陰謀得逞,立即派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率領「護衛隊」800人直趨漢城。接著大隊日軍在大島義昌統率下,陸續擁到朝鮮。到6月13日止,在仁川登陸的日軍已達8000人。日軍基於吞併朝鮮、侵略中國的需要。盡占險要之地,鐵艦扼守仁川,陸軍進佔漢城。清政府出兵朝鮮「原為屬國定亂」,人數既少,又「專剿內地土匪」,並沒有進駐漢城和通商各口,致使中日抗爭之始,日本就「著著佔先」,中國則「面面受制」。

  日本出兵朝鮮,引起清政府的強烈反響。李鴻章和總署採取同一步調,分別與日本駐京公使和駐津領事反復交涉,強調中國按照保護屬邦舊例,派兵「戡定內亂」,日本不必特派重兵,更不宜進入朝鮮內地,以免別滋事端。然而,日本斷然拒絕中國方面的要求。

  清政府在阻止日本出兵朝鮮失敗以後,面對中日兩國在朝鮮的軍事對峙局面,為了避免發生軍事衝突,建議中日兩國軍隊同時撤出朝鮮。日本政府為了侵佔朝鮮,破壞中日關係,向清政府提出中日兩國共同監督朝鮮改革內政的方案。李鴻章經與總署磋商,電令駐日公使汪鳳藻批駁日本的無理要求。汪鳳藻建議採取交通辦法,「擬答四條:一,倭認韓為中屬;二,華允倭會剿;三,亂定照約撤兵;四,中倭皆不干預韓政,惟勸韓自行清厘」。對於這種「以認屬替會剿」的方案,李鴻章複電拒絕。他認為日本絕不會承認朝鮮為中國屬國,「徒說無益」。東學黨之亂,即將平定,「實無庸多兵會剿」。在他看來,惟有勸導朝鮮「以後自行整頓內治,彼此皆不干預,尚是正論」。6月21日汪鳳藻遵命照會日本政府。第二天,日本政府就向汪鳳藻表示:「設與貴政府所見相違,我斷不能撤現駐朝鮮之兵。」

  清政府為了促使日本自朝鮮撤軍,還從以下兩個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