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鴻章傳 | 上頁 下頁
五九


  朝鮮國王認為此舉使朝鮮「無兵而有兵,無械而有械,用為保邦制治之本」。李鴻章還應朝鮮國王之請,代聘前駐津德國領事穆麟德前往襄助海防商務,並選派馬建常伴往聯絡商辦。翌年6月根據中朝水陸貿易章程,李鴻章奏派道員陳樹棠充任駐朝商務委員。

  「壬午兵變」後,日本政府加緊針對中國的擴軍備戰,並在朝鮮培植親日勢力。1884年12月日本策動以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發動政變,劫持國王,組成親日政府,宣佈「廢止朝貢虛禮」。史稱「甲申事變」。一時人心洶洶,聲稱「將入宮盡殺倭奴」。保守派大臣金允植等親至清軍駐地,「匍匐轅門,撫告哀衷」,請求援助。時吳長慶已奉李鴻章之命,率慶軍3營撤回遼寧駐劄,留駐漢城的慶軍3營,由記名提督吳兆有統帶,袁世凱受命為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事務。吳、袁一面聯銜上書李鴻章,要求派兵援護;一面隨機應變,率兵攻入王宮,擊敗日軍和開化黨,救回被劫持到宮外的國王,恢復保守派政權。日本駐朝公使竹添自焚使館,狼狽回國,金玉均等也亡命日本。

  直到12月10日李鴻章才通過丁汝昌得知「甲申事變」的消息,「殊為駭詫」。他一面電令駐日公使黎庶昌「速探,設法勸息」;一面電告總理衙門,認為「日謀叵測,明系乘中、法有事,尋釁圖朝,恐禍更烈于越南」,主張南北洋派艦駛往朝鮮,進行彈壓,並派大員馳往查辦。12月16日清廷決定「目前辦法,總以定亂為主,切勿與日人生釁」,遂派吳大澂「乘輪督隊迅往,確查酌辦」。當時日本政府中,出現了和戰之爭。文多主和,武多主戰。日本內閣考慮到日本軍事力量尚非清軍之敵,所以決定暫時維持和局,加緊擴軍備戰,再圖大舉。

  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為全權大使、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副使前來中國談判。其時中法戰爭尚未結束,一時謠諑紛紛,多以為日本會乘機要脅,提出苛刻要求。新任駐日公使徐承祖電告李鴻章:伊藤等「來華議事,聞要求數端,惟欲我懲在朝武弁並中日撤兵二事為極要。」前者意在將罪責轉嫁給中國,後者企圖清除日本侵朝的障礙。清廷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伊藤等「在津商議事務,毋庸令其來京」。4月3日中日談判開始在天津舉行,中心議題是懲辦在朝武弁和中日撤軍問題。伊藤始則要求中國單獨撤軍,繼而表示中國如肯撤軍日軍也可商撤。李鴻章起初答以「中國留兵在朝並非多事,似與日本無涉」,接著主張中日同時撤軍,但又企圖取得日本承認中國對朝鮮的派兵權。他對伊藤說:

  我有一大議論,預為言明,我知貴國現無侵佔朝鮮之意,嗣後若日本有此事,中國必派兵爭戰;若中國有侵佔朝鮮之事,日本亦可派兵爭戰;若他國有侵佔朝鮮之事,中日兩國皆當派兵救護。緣朝鮮關係我兩國緊要藩籬,不得不加顧慮,目前無事,姑議撤兵耳。

  李鴻章本欲保留中國的派兵權,但卻無意中承認了日本享有同等的派兵權。伊藤喜出望外,立即聲明:「與我意相同」。

  此後,李鴻章雖然力主中國有保護朝鮮的義務和單獨派兵援助朝鮮的權利,但卻遭到伊藤的堅決反對和引起伊藤關於兩國共同派兵權的反要求。李鴻章無奈,便向清廷請示。清廷表示:

  撤兵可允,永不派兵不可允。萬不得已或於第二條內無干句下添敘「兩國遇有朝鮮重大事變,各可派兵,互相知照」等語,尚屬可行。

  伊藤在談判中,還根據竹添掩飾自己罪行的報告和所謂日本被難商民的口供,提出懲處清軍統將和償恤難民的要求。李鴻章則憑藉袁世凱、陳樹棠的報告、吳大澂的調查和朝鮮國王的諮文,指明竹添應負全責,議處統將、償恤難民之事,「一非情理,一無證據」,堅不允從,惟答以個人名義,「行文戒飭」,「俾得轉場完案」。

  4月18日李鴻章與伊藤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是:四個月內,中日軍隊均自朝鮮撤回;中日兩國均勿派員在朝鮮練兵;朝鮮若有重大變亂事件,彼此出兵先行文知照,事定即撤回。

  這個條約雖然暫時解決了「甲申事變」所遺留的中日之間的問題,但卻由於日本獲得與中國同樣的向朝鮮的派兵權,這就無異於把朝鮮置於中日「共同保護」之下,以致成為甲午戰爭的伏機。可悲的是,李鴻章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反而沾沾自喜。他對清廷說:

  今既有先互知照之約,若將來日本用兵,我得隨時為備,即西國侵奪朝鮮土地,我亦可會商派兵,互相援助,此皆無礙中國字小之體,而有益於朝鮮大局者也。

  當然,經過談判,李鴻章對伊藤有所認識,並進而指出防日之必要。他致函總理衙門說:

  該使久曆歐美各洲,極力摹仿,實有治國之才,專注意於通商、睦鄰、富民、強兵諸政,不欲輕言戰事,併吞小邦,大約十年內外,日本富強必有可觀,此中土之遠患,而非目前之近憂,尚祈當軸諸公及早留意是幸。

  後來中日關係的演變,證明李鴻章不幸而言中了。

  「甲申事變」後10年間,日本和歐美列強對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英國想借日本之力箝制俄國,縱容日本向朝鮮伸展侵略勢力。俄國則有意同中國拉關係,以與英、日抗衡。日本一面在國內專心擴充軍事和經濟實力;一面採取比較隱蔽的漸進的方式,擴展在朝鮮的侵略勢力,比如借助美國影響朝鮮的內政外交,圖謀控制朝鮮的工商業,利用清政府抵制俄國南下等。

  當時中國朝野圍繞對朝政策問題,爭論不休。1884年袁世凱向李鴻章建議:莫如趁朝鮮「民心尚知感服中朝,即特派大員,設立監國,統率重兵,內治外交均代為理,則此機不可失。」有人附和袁氏意見,主張廢朝王,設監國。但是,李鴻章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實行這種改變中朝傳統關係,用類似西方殖民體系的辦法對待朝鮮的主張,必將導致列強的干涉和中朝關係的惡化,使中國陷於進退維谷之中。

  在此期間,還有人鼓吹朝鮮中立。首倡此議的是德國駐朝鮮署使。1885年初德國駐朝鮮署使建議「照泰西成法」,由中、俄、日互相立約,「永保朝鮮」,其他國家之間一旦發生戰爭,「不得借道于朝鮮國。」李鴻章看到這個建議後,懷疑德國署使「與日人通謀」,蠱惑朝鮮,因而拒絕接受。1886年中國駐俄公使劉瑞芬寫信給李鴻章,提議中國對待朝鮮,如「能收其全國改為行省,最為上策;其次則邀同英、美、俄諸國,共相保護,不准他人侵佔寸土,則朝鮮已可倖存。不然恐釁生倉猝,為他人所攘奪,後患更不可言。」李鴻章反對將朝鮮改為中國行省的所謂「上策」,認為「聯絡英、俄保護朝鮮,可稱老謀深算」。他將「此意轉達總署請示」,希望得到支持。不料總署答覆說:「朝鮮為我藩屬,求鄰國保護,不合體例」,他表示「失此機會,殊為可惜」。

  既然不能使朝鮮中立化或在朝鮮設立監國,清廷和李鴻章便採取加強控制朝鮮內政外交的干涉政策,以期鞏固中朝「宗藩關係」,抗拒列強的侵擾。清廷根據李鴻章的建議,把「壬午兵變」後軟禁在保定的閔妃集團的政敵大院君送回朝鮮,企圖利用大院君鉗制朝鮮宮廷;並任命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代替原駐朝商務委員陳樹棠。李鴻章推崇袁世凱「才識開展,明敏忠亮」,堪任斯職,並特意在其頭銜上增加「交涉」兩字,「略示預聞外交之意」。他還致函朝鮮國王,吹噓袁世凱在朝有「扶危定傾」之功,暗囑以後遇有「內治外交緊要事宜」,應「隨時開誠佈公,與之商榷,必於大局有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