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鴻章 | 上頁 下頁


  淮軍倉促成軍,同湘軍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

  湘軍初創之時,兵將均出自湖南,其組建原則是「選士人,領山農」。其將領主要是一些名利熏心而政治地位不高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人生信念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忠君」思想極為濃厚。而曾國藩就是依靠程朱理學,以忠君報國的「真誠」、「血性」為精神支柱來統率湘軍的。但淮軍則不同,李鴻章雖身為翰林,但卻鄙薄那些以科名相標榜的人,他重視的不是門第身世,而是才能韜略,所以淮軍的將領只知道為李鴻章賣命出力,只知道「感恩圖報」講江湖義氣。在淮軍主要將領中,只有潘鼎新一人是舉人出身,其餘的如程學啟是太平軍降將,品德低下;劉銘傳是販賣私鹽的頭子,唯利是圖觀念相當濃厚,卻不知多少忠君報國的大道理。

  至於兵勇來說,湘軍士兵一般是山村樸實無華的農人,他們易於接受傳統思想的灌輸。而淮軍主要兵源來自於團勇和太平軍降眾,可謂「兼收並蓄」,雜湊而成。因此,淮軍雖也有濃厚的地方鄉土色彩,但較湘軍為淡,且其將領不學者多,無共同的最高理想,惟以功名利祿是圖,因而軍紀與精神遠遜於湘軍。但是,湘淮「本系一家,淮出於湘,尤有水原木本之誼」,因而湘軍和淮軍有基本一致性。如營制餉章、編制訓練以及武器裝備上,淮軍與湘軍是一脈相承的。總之,淮軍既是對湘軍的繼承和發展,又不是簡單重複;淮軍既與湘軍有相同之處,又具有本身特點。這與淮軍所處客觀歷史條件和環境有關,也是由它的統帥李鴻章的建軍、治軍思想決定的。

  淮軍既已組成,如何從安慶開拔到上海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安慶、上海兩地不僅相距遙遠,而且間隔太平天國控制區,要突破太平軍防線,千里躍進上海,其艱險程度可想而知。曾國藩原擬令李鴻章率軍由陸路進軍,後因上海紳商出銀18萬兩,雇得洋商輪船7艘開到安慶,為順應上海紳民之情,李鴻章與曾國藩經過商議,最後決定「由水路東下,直赴上海」。

  1862年4月5日至6月上旬,李鴻章統率的淮軍13營6500人分三批由安慶順江而東,躲過太平軍的監視,抵達上海。臨別安慶前夕,曾國藩擔心李鴻章因缺乏閱歷而擺不正「練兵學戰」與「吏治洋務」

  的位置,因而他告誡李鴻章要把軍事放在首位。在他看來,只有練就精兵,學會作戰,才能站穩腳跟,飛黃騰達,否則將一事無成,甚至有喪失生命的危險。

  他又針對李鴻章心高氣盛、急躁、傲慢、任性的致命弱點,特以「深沉」二字相勸,其他好友也紛紛提出忠告。李續宜以「從容」二字規之,沈葆楨、李桓以「勿急」相戒。李鴻章深受教益,對於師友們的勸誡,「當奉為枕中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