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鶚——老殘遺恨 | 上頁 下頁
三七


  十月初,秋汛結束,洋人和水泥也陸續到達,大澂駐節西壩,親自統率河道員工開始了堵口複堤大決戰,道府以下都上了堤岸,人聲鼎沸,徹夜火把通明,人與大自然展開了震天動地的大搏鬥。鐵雲短衣匹馬奔馳在大堤之上,一會兒指揮向堤外拋石驅溜,一會兒又揮汗動手,幫著拋擲土石料堵塞決口,看看進行順利,決口在一點點縮小,鐵雲又抽空渡河到東壩教會那些民工學著用塞門德土拌和黃沙塗刷護堤磚面和石縫,雖是西風凜冽,而滿臉油污,分不清是灰是汗。李貴更是起勁,也不知從哪里弄到了一匹精瘦的老馬,一步三吆喝,咋咋呼呼,跟在主人身後,幹得比誰都賣力,三日三夜不睡,仍然精神抖擻。

  缺口從四裡寬逐步收攏,進入十二月只剩下一百多丈,愈到最後,口子愈小,河流愈急,堵口愈難。幸而鐵雲頗有先見,早已吩咐民工預先用塞門德土澆灌了大塊磚石,每一方足有一二千斤的份量,上百名大力士分批用鐵棒滾輪將塞門德石垛傾入河中,任憑水急溜險,那大石垛穩如泰山般沉入河底,紋絲不動,一塊塊沉下去,不久便與堤面一樣高了。東壩下游的護堤工程有了塞門德土澆灌,也進行得又快又牢固。

  到了十二月十日,黃河主流已回到北去山東的故道,只有一股支流還向堤南流去,按理很快就可以合龍了,可是京師白雲觀道士傲然直闖轅門,用專橫的口氣告訴大澂,合龍的黃道吉日應在十二月十八日辰時,必須在十六日先祭謝河神,方可合龍,否則神靈動怒了,來年必然降災,仍在這裡決口。這可是歷來河督最最忌諱的,因為合龍工程如不能度過一年,河督必受嚴厲處分。大澂雖則不信鬼神,究也被道士說得心中有些發毛,何況他們來頭大,不能不依。道士又要求大澂親自登臺,以太牢牛羊豬三牲祭獻河神,大澂也答應了。

  十六日黎明,東壩大堤祭壇前燃燒著兩堆蘆柴,火光通天,照得高高的祭壇煜煜煌煌,是為祭獻大典中的「庭燎」。祭壇兩邊安放著兩隻銅鶴,鶴中燃著松枝柏葉,青煙從鶴嘴中嫋嫋升起,散發出野草的清香。河帥吳大澂與李鴻藻、倪文蔚一概蟒袍補褂,早早地同是來到壇前,大澂謙讓鴻藻主祭,鴻藻笑道:「老朽和倪中丞都是戴罪之臣,今天主祭非吳大人不可。」於是白雲觀道士披髮登壇,率領眾道士念了一會經咒,然後焚燒寫在青藤紙上的祭神「青詞」,祈求黃大王、党將軍等河神保佑河工順利合龍,黃河太平無事。焚畢,大澂等依次登壇主祭、亞獻和終獻,然後鼓樂齊奏,眾道士捧了祭盤,步下河灘,將豬牛羊三牲祭品傾入河中,又念了一遍經咒,大典方才告成。

  這時天光大亮,忽聽見道士們在河灘上踴躍高呼:「黃大王顯聖了,黃大王顯身了!」便見道長命小道士捧了原來盛太牢的盤子,小心翼翼上了大堤,來到大澂等面前,稽首道:「恭喜三位大人至誠格天,果然黃大王顯靈了,此番合龍必定成功!」

  鴻藻、文蔚看了,都道:「果是黃大王,快送到河神廟去供奉,等到合龍了,還要演三天戲酬謝神靈。」

  大澂看來看去都不過是一條三寸多長土黃色的泥鰍,卻又不便點穿,只得附和道:「多謝大王顯聖,快送到河神廟去吧。」

  於是敲鑼打鼓,道士們用一乘彩轎把黃大王抬到河神廟去供奉起來,百姓們聽說大王顯聖,紛紛備了香燭來河神廟上香禱告,幾乎把廟門也擠坍了。

  十二月十八日一早,大澂與倪李兩位老大人乘轎來到東西壩合龍處。只見大壩上密密層層的盡是人頭,連河灘上也站滿了,比日前緊張堵口時還多。因為但凡在河工上掛了名的官員,平時不論怎麼抽大煙,在窯子裡鬼混,從不到河工上的,今天都要在河督大人面前露露臉,湊個現成的功勞,好讓大人不忘在保案上為他列個名,換一下頂戴,升個官階。那河道廳實幹的官員民工更是興高采烈地全數到了工地,慶賀歷盡艱難之後,合龍時刻的到來。他們守著測量日影的日規,圍著一堆堆的石垛、土料和打夯的石柱,等待命令。

  鐵雲沒有參加祭神,早早地帶了李貴來到工地檢查合龍的準備工作,但見堤上人山人海,卻不見民工運料上堤,原來都停下手看熱鬧了,而在堵口合龍之後,是必須立即砌築護岸石塘,和延伸出去的磚石丁字壩,才能保護新堵口的堤岸。他急急在人叢中找到了運料的民工領隊,厲聲呵斥了一頓,才又紛紛幹活去了。

  轉眼間,河道廳知事稟報河台大人:「吉時正刻到!」大澂一揮手:「合龍!」於是鼓角齊鳴,一座座巨大的石垛拋向最後的缺口處,東西壩之間的口子越來越小,河水越流越細,終於兩壩相接,河水斷流,合龍成功了!霎時間,鞭炮齊鳴,鼓樂震天,官民呼喊慶賀之聲動天撼地,大壩沸騰了!

  大澂與李倪二人滿心歡悅,互相拱手慶賀,所有河工上的官員也都紛紛前來向三位大人叩頭賀喜。畢竟人定勝天,黃河主流奔躍北去,河水滔滔,濁浪滾滾,終於暫時被馴服了。

  眾人歡呼的時候,鐵雲也興奮得熱淚盈眶,平生的學問和三個月來的苦幹換來了成功的喜悅。眼看黃河水浩浩遠去,而河灘全部裸露在溫煦的陽光下,他指揮民工運石下堤,用塞門德土砌築石壩。當他想起該向三位大人叩賀時,堤上早已人影稀疏,大人回城,掛名的官員又回到賭桌和鴉片煙榻上去了。

  鐵雲傍晚回開封城時,吳、李、倪三位大人興致勃勃地正在內花廳飲酒。也難怪他們這麼高興,今天鄭工合龍,非同小可,若不成功,大澂非遣戍新疆不可。如今大功告成,但等大澂與文蔚會銜的報喜奏摺發出之後,大澂不但可以免禍,而且可以得到褒獎,益發顯得才能出眾,使朝廷內外為之嘆服。那李、倪兩位老大人可以官復原職,充軍的兩位前任河督也能遇赦回京。因此三人喜氣洋洋,頻頻舉杯互祝。鴻藻向大澂道:「托閣下的福,這把老骨頭不致葬送到黃河中去,但等旨意下來,老朽便可回京師銷差,以後再見面恐怕就不容易了。」

  大澂命聽差斟了酒,舉杯道:「此次鄭工順利合龍,多賴兩位老前輩指點,共事三月,頗受教益,請飲此杯,以表敬意。」三人飲了酒,大澂又道:「在此期間,蒙河南地方官員通力合作,融洽無間,也應表示感謝。」

  文蔚笑道:「黃河出了事,我們兩家人還分彼此?凡是本省官員出了力的,我會為他們請獎。倒是有些要緊的人,既非河南地方官員,又不是河道廳員,貴衙保案之中不能遺漏。」

  大澂忙問道:「請教是哪些人?」

  文蔚又笑道:「便是白雲觀的道長法師。」

  「啊!?」大澂和鴻藻同聲愕然,初時不解,然後又同時點點頭,忽而又覺為難起來。大澂道,「出家人的事有些難辦。白雲觀道士雖則做了一些法事,祭了河神,究竟收效如何,很難說,鄭工合龍,是否真由於河神顯靈,我是不很信的。如果說歸功於道士,豈不抹殺了那麼多官員執事之人的功績,保案上的名單又怎能邀得朝廷的恩准?」

  鴻藻道:「可是如果不為白雲觀道士請功,那位高觀主定會記恨在心,若是在太后老佛爺面前告上一狀,說是河督吳某人藐視太后懿旨,全不把白雲觀真人放在眼中,太后著了惱,這份保案名單更恐怕一個也不會批了。」

  三位大人竟然為了這個不大不小的難題,著實煩惱了好一會,最後決定在保案奏摺中附一份夾片,提請朝廷褒獎白雲觀主,才各自心安神寧地又繼續高談闊論起來了。

  那邊廂,鐵雲掏錢命廚子辦了一桌酒席,邀了衙中幾位談得來的同事,共賀鄭工合龍。一場水災,鬧得幾百萬生靈塗炭,家破人亡,卻造福了若干河道官員,求財得財,求官得官,各得所需,皆大歡喜,因此劃拳喧鬧,個個得意非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