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鶚——老殘遺恨 | 上頁 下頁 |
一九 |
|
「正是來京引見,已經等了多日了。」 「恭親王府中去過沒有?」 「沒有。」 「要去,不去不行!」 「去了,只怕見不著。」 「見不著也沒關係。」鼎新又眯笑道:「孝敬個大大的門包就是了,包管靈。」 成忠若有所思,拱手道:「謹受教!」 鴻章道:「可惜我明天回保定去了,不然,可以為你向軍機處打個招呼。老哥從政多年,也該換換頂戴了。」 成忠感激地又是一躬到地,說道:「中堂的盛情,足使職道沒齒不忘。」 戈什哈送上了茶、成忠離座再度一揖謝茶。接著從靴掖中取出一份書劄,雙手獻上道:「這是河南錢中函囑職道面呈的,請中堂過目。」 鴻章接信大致看了一下,不過是遠道問候,並無要緊的事,便交戈什哈收了,忽然眯細了眼,悠悠地懷念起往事來了,沉思了一下,說道:「調甫(錢鼎銘)是個了不起的人才,當初長毛攻打上海,蘇浙紳士公推他從上海趕到安慶,向我老師請求發兵。老師不願,他效申包胥哭秦廷,感動了我老師,才決意出兵。後來淮軍到了上海,多虧他的襄助,所以邀他入我幕中。剿撚時總辦後路糧台,也立了大功,後來就放了道台,升了巡撫。國家從咸豐初年興兵,至今二十多年,回憶起來,猶如過眼煙雲,瞬息萬變,難怪我們都白了少年頭了。」 成忠道:「中堂功勳蓋世,春秋正富。古往今來,才兼文武,以一身系天下安危的中堂的能有幾人?」 「這也不過是因緣際會罷了。」鴻章不願多聽諛詞,說道,「老哥回到河南,為我轉達中丞,說我鴻章甚是思念,不另作答了。」 說罷,端茶送客,送到客廳門口,成忠又連作三揖告辭,鴻章呵呵腰與鼎新進屋去了。成忠方才帶了兒子回廟中西廂,這是鐵雲初次結識李鴻章,是他一生中永遠也忘懷不了的。但不知今後還有沒有再見面的日子? 九 劉成忠的臬台究竟到手了沒有 成忠備了三千兩銀票的門包,特地選了白天恭親王奕在軍機處當值的時候,驅車往恭王府拜謁,門者當然擋駕道乏,留下手本和門包,打道回賢良寺。他本該可以升官了,花三千兩銀子不過催辦一下,想必恭親王是不會嫌少的。果然,才過一天便蒙兩宮皇太后傳諭引見,慈安太后問了姓名年歲,便無話可說了,慈禧太后又問了今年開封有無水患。成忠乘著前人「多磕頭,少說話,不問不答」的金玉良言,一一磕頭回答了。因為引見的人多,太后時間珍貴,不過走個過場罷了,於是慈禧太后「嗯」了一聲,示意吏部官員把成忠帶了下去。成忠風塵僕僕,等候了多日,花了幾千兩銀子,不過蒙皇太后相了個面,然後啟程回開封靜待消息。 那恭親王回府後,每晚必看王府大管事呈上的白摺子,上面詳細開列當日某省督撫大臣饋贈冰炭敬若干兩,某省某某官員引見晉京,孝敬紋銀若干兩,某某官員孝敬何種奇珍異寶等等,這是奕的一大樂趣。這一晚先看到一筆帳目:開歸陳許實缺道劉成忠晉京引見,孝敬銀票三千兩。奕噹想了一下,此人是可以升遷臬台的,正巧山西按察使有缺,既然他知道好歹,就給了他吧,「三千兩換一個臬台,便宜了他了。」他心中暗暗嘀咕著再細細看了下去,又冒出陝西一個叫做曲德的道台,大概軍機或吏部有內線透了消息,孝敬了五千兩,摺子上注明:「曲道懇求王爺恩准調任山西按察使」。奕猶豫了,又回到摺子前面,看了看劉成忠名下那一行,究竟「三千」之數不如「五千」的顯眼,王爺是最為大公無私的,立時了決斷:「山西按察使給了曲某人吧,這個劉道嘛,收了人家的銀子也得給些好處、賞他個布政使銜吧,也可以換個二品頂戴,高興高興了。」 因此成忠父子回到開封不久,便有要好的撫台文案俞師爺夜間前來傳遞消息。成忠邀入內書房坐了,俞師爺拱手道:「子翁大喜,京中明發諭旨下來了。」 成忠還以為是升了臬台了,滿心歡喜,慌忙讓坐,說道:「怎勞老哥親自駕臨,實在不敢當,不知諭旨上怎麼說?」 「說是子翁勤勞卓著,治績可嘉,賞了布政使銜。中丞關照,子翁明天可以坐了綠呢大轎上轅門了,轎子已經備下了嗎?」清朝官制,三品以上才可以乘綠呢大轎。 成忠一腔高興被潑得淡淡的了,暗暗歎了一口氣,不得不堆上笑容,拱手道:「請老哥為我轉言,多謝中丞厚愛,一準遵命就是了。不瞞老哥說,綠呢大轎早已命轎行糊好了,正準備一旦旨意下來,立時就要謝恩拜客用的。」 俞師爺又道:「中丞還囑我轉告,這一回閣下雖只得了個虛銜,卻已邁了一大步,今後只要哪一省有臬台出缺,就是老哥的了。」 成忠謙虛道:「兄弟何德何能,得了個布政使銜,已經愧不敢當了,怎敢再仰坐臬司。」 談了一會,俞師爺告辭走了,到了年節,成忠自會有一番饋贈,不在話下。 成忠回到上房,默默不樂,朱夫人問是什麼人夜間趕來,有什麼要緊的事。成忠歎了口氣,說道:「是中丞差文案俞君來說,京中諭旨下來,賞了個布政使銜,明天可以乘綠呢大轎上轅門謝旨去了。」 朱夫人失望地歎口氣道:「也不過是個虛銜,倒教人白白盼望了這一陣。」 成忠淒然道:「是啊。我已年近花甲,禮數也到了,人事也盡了,不曾弄到實缺臬台,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嘿嘿笑了幾聲,忽然自嘲道,「做了一輩子官,臨退隱前,換了二品頂戴,也不錯了,不但多一副官銜牌,將來百年之後,無論墓誌銘或是訃聞上都用得著。」 朱夫人見丈夫傷心,反而安慰道:「老爺,說到哪裡去了,先弄了布政使銜風光風光也好,別的道台想都想不到哩。只是我們原準備的是臬台三品頂戴,如今藩台二品,還得趕快把頂戴再換一下。」 原來清朝官員服飾等級區分極細,文二品冠帽上的頂子是鏤花珊瑚,文三品則是藍寶石。 「家中沒有鏤花珊瑚頂子,只得先戴了藍寶石再換吧。」 朱夫人噗哧笑道:「為了給老爺取個好兆頭,我不但備下了鏤花珊瑚頂子,就是一品紅寶石頂子也有,盼望老爺早日升官哩。」 成忠笑了,心情開朗起來,說道:「太太想得周到,有了布政使銜,明年去保定拜見李中堂,弄一封八行書,升臬台未始沒有希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