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白傳 | 上頁 下頁
五七


  天寶十五載七月,玄宗在奔蜀途中採納了宰相房琯等人的建議,頒下了「制置」之詔:以太子亨擔任天下兵馬元帥,領朔方、河東、河北諸道兵馬,收復長安、洛陽。以永王璘擔任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節度都使,經略長江流域。但詔書尚未到達,李亨已即位于靈武,是為肅宗,改元至德,尊玄宗為太上皇。至德元年九月,李璘出鎮江夏,招募將士,籌集物資,以李台卿、韋子春等人為謀主,以季廣琛、渾惟明等人為大將,積極準備出師東巡。

  李白勉強在深山中度過了幾個月隱居生活,看看又到了歲杪。他正感到十分寂寞和苦悶,突然故人韋子春上山來訪。這韋子春是李白天寶初年待詔翰林時期結識的友人,在秘書監當過八品著作郎。因多年不得升遷,便辭官歸裡。近為友人李台卿邀入永王幕中,已任司馬之職。這次上山就是奉永王之命,來聘請李白入幕。他和李白話舊已畢,便把玄宗下「制置」之詔,永王奉命出鎮,以及出師平叛的軍事計劃一一告訴了李白。李白一聽,好像雲破霧開,頓見青天:「好呀!永王東下金陵,以金陵為根據地,然後出師北征。分兵兩路,一路從運河直趨河南,一路跨遼海直搗幽燕。這樣來配合太子……」說到這裡,宗氏在簾後提醒他道:「應該說配合今上……」

  李白才想起太子早已于七月在靈武即位,也連忙改口說:「配合今上,收復長安和洛陽。逆胡何愁不滅!天下何愁不平!……」李白越談越興奮,好像他是晉末隱居華山的王猛①,謁見大司馬桓溫,縱談天下大勢,捫虱而言,旁若無人。他幾乎馬上就要隨韋子春下山。正在這時,宗氏夫人端了酒菜出來,趁機給李白遞了個眼色。李白遲疑了一下,才改口說道:「愚兄草野之人,疏懶成性,且已年過半百,恐不堪用。」韋子春連忙說道:「吾兄素抱經國濟世之志,當此國家多難之秋,正是大丈夫一展宏圖之日。當仁不讓,還望吾兄即日下山。」李白正不知道說什麼好,還是宗氏上前推說年關在即,好些事情需要料理,容緩十數日,這才送走了韋子春。

  送走韋子春後,夫妻兩人為此商量到半夜。宗氏還是她的老主意:寧願和李白若糟糠,不教夫婿覓封侯。李白說道:「封侯事小,報國事大。社稷蒼生在水深火熱之中,我避居深山,心實難安。你難道還不知我這些日子心裡有多痛苦麼?」宗氏卻以幽州之行為前車之鑒,埋怨李白虎口餘生還不接受教訓。李白卻說:「幽州之行怎能和這次相提並論?『制置』之詔乃朝廷廟略,永王出師乃奉旨行事,今上和永王又是嫡親兄弟,這會有什麼危險呢?」宗氏仍然說:「我怕倘有不測……」雖然她也說不出所以然,但總不同意李白下山入幕。李白氣得頓足:「你怕樹葉掉下來打破頭,難道就不怕國破家亡嗎?」

  過了幾天,韋子春又上山來了,帶來五百兩銀子,一身嶄新的衣帽,還有永王所倚重的謀主現任幕府判官李台卿的親筆信,信中把李白比作謝安:「謝公不出,奈蒼生何!」李白一看,心中大動,又想馬上跟韋子春下山。當他進去準備收拾東西時,宗氏卻拉著他袖子哭了起來:「哪有大年三十出門的?還是過了年再說吧!」李白畢竟於心不忍,只好出來請求韋子春再寬限幾日。

  韋子春走後,夫妻倆又商量到半夜。最後好容易才一致決定:李白姑往一試,以觀進退。

  剛過「破五」,韋子春又上山來了,還帶來士卒四人,肩輿一乘。一進門就說:「也算得上是『三顧』了吧?」又指著肩輿說:「這是永王派來接你的。老兄再不下山,我可沒法回去了。」李白和宗氏一看,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李白換上新衣新帽,坐上肩輿,情不自禁,便有些飄飄然,竟向宗氏揮手說道:「歸來儻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宗氏哭笑不得,含淚轉身進屋去了。騎著馬跟在肩輿後面的韋子春說道:「哪有佩了黃金印回來,反不下機之理?」李白笑道:「賢弟有所不知,我這位夫人一心好道,凡從政者在她心目中皆是俗流。」韋子春才明白李白是反用蘇秦故事和宗氏開玩笑:「如果我佩了黃金印回來,你不要看到我這個俗人而不肯理睬吧。」正走之間,只聽得李白在肩輿上詠起詩來:「谷口鄭子真,躬耕在岩石……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韋子春聽了連忙說道:「吾兄所言極是。像漢代鄭朴這樣的高士,高則高矣,但他始終獨善其身,對社稷蒼生有何益處呢?」在下山途中,李白口占《贈韋秘書子春》詩一首,最後以「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與韋子春共勉。

  李白下山時,正好永王大軍已到了潯陽。只見大江之上,舳艫千里,旌旗蔽空;又聽得軍鼓咚咚,畫角嗚嗚。早春的太陽照著滿江的戰船發出五色的光輝。如雲的旌旗繞著碧山顯得分外鮮明。「啊!多強盛的軍容!」「啊,多令人鼓舞的王師!」李白不住地讚歎。

  為了給李白接風,永王在他乘坐的最大一隻樓船上大擺筵席,又是鼓吹齊發,又是歌舞翩躚,又是高談闊論,又是賦詩作序,直熱鬧了一整天。李白好像是樂毅登上了燕昭王的黃金台,其實永王並沒有拜他為大將,甚至還沒有封他一官半職,他已經為自己報國有路的幻想所陶醉了。當場賦詩一首,在詩的最後幾句寫道:

  浮雲在一決,誓欲清幽燕。願與四座公,靜談金匱篇。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

  在東進途中,他更是浮想聯翩,詩情洶湧,接連寫下了《永王東巡歌十首》。他滿以為永王東巡是「天子遙分龍虎旗」,是奉旨行事。這一盛舉,必將得到三吳人民的擁護。他滿以為大軍出三江,渡五湖,跨遼海,救中原,一舉就會掃清胡塵,很快就會奏凱還朝。他滿以為永王會把他當作謝安,他將在談笑之間就叫敵人灰飛煙滅,建立不朽的功勳,實現他平生的宏願:濟蒼生,安社稷,然後功成身退,名垂青史。

  誰知就在李白靠著船舷,翹首遠望,大做其好夢之際,肅宗早已詔命永王回到太上皇身邊去。永王不從,肅宗便對永王下了討伐令,並且調兵遣將佈置了包圍圈。

  誰知就在李白滿腔熱情地歌頌「聖主」和「賢王」,滿心以為他們是在齊心協力平定叛亂之時,他已墮入了玄宗和肅宗父子之間,李亨和李璘兄弟之間爭權奪利的漩渦之中。

  內戰終於在金陵附近展開了,永王璘一敗塗地,西南逃奔鄱陽,被江西採訪使皇甫侁大發所殺。李白從內戰的刀槍下和死人堆裡逃了出來,但終於在回廬山的途中被抓住了,被丟進潯陽的監獄,罪名是:「附逆作亂」。

  ①王猛後為前秦苻堅宰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