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五一


  在沛縣時,蕭何是首席文吏,所以他深知這些資料的重要性。尤其是起事以來,他一直負責後勤補給工作,因此凡是有關各地區之人力和資源的資料,全都是他最需要的。自從跟隨劉邦起事以來,整體來講運氣還算不差,原本不見經傳的小集團,才一年多便成為西進咸陽的兩大主力軍團之一,這也使蕭何認為劉邦集團或許有在亂世打天下的實力。

  這些資料在日後的確提供了全中國的自然要塞、人口密度及物產資源之詳細情形,讓劉邦陣營有足夠的資訊作戰略規劃。戰術上還不如項羽的劉邦之所以能硬撐四年,最後並反敗為勝,優異的戰略指導應是主要因素之一。

  楚漢相爭,項羽是蒙著眼和拿著地圖的劉邦鬥,其最後的失敗實不能只怨歎「天亡我也」。

  這些資料在日後漢王朝建立政治制度和行政規劃時,也有很大的助益。

  日後蕭何功居第一,劉邦的這個決定是極有道理的。蕭何這一念之間,也決定了劉邦一生的命運。

  樊噲、張良輪番苦諫,劉邦退出咸陽

  自創業以來,劉邦的聲勢雖不錯,過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卻不少。所以當他一有機會進入堂皇雄偉的大秦王朝咸陽宮時,幾乎整個人都被迷住了。

  劉邦尤其對後宮裡給皇帝享受專用的帷帳、狗馬、重寶、婦女更是愛得不得了,只是鑒於大家的眾目共矚,暫時也不敢太放肆,只表示有意進駐到秦皇宮殿去大大享受一番。

  不過這個舉動是相當危險的,因為一進駐皇宮,即代表有積極企圖心想代替秦王朝之政權。雖然楚懷王在進軍咸陽前,有「先入關中者為王(關中王)」的約定,但在諸侯並起、天下大勢未穩定前,這種企圖心很可能會成為「眾矢之靶」——各集團群起而攻之的對象。

  因此,劉邦的最親密戰友,也是沛城時代的首席班底——樊噲提出了警告。

  「沛公的志向是想角逐天下,還是想作個富家翁呢?這些奢華的享受物都是使秦皇室滅亡的主要原因啊!沛公您怎麼會需要這些東西呢?」

  但劉邦實在捨不得離開,正在那裡猶豫不決。

  蕭何認為依劉邦的個性,最好找一個不那麼親近、但在劉邦心目中又有地位的人來勸告,比較會讓劉邦覺得不好意思。因此,他指派當時仍屬客卿地位的張良去辦這件事。

  張良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便主動晉見劉邦,努力說服道:「正因為秦皇室無道,只顧享受而不知天下疾苦,沛公才有機會到這裡來啊!所以為了替天下除此殘賊,便應建立簡樸清廉的形象,此所謂弔民伐罪也。

  「如今您剛入秦皇宮,便急著去享受這些奢侈的皇宮設備,此所謂『助桀為虐』啊!而且所謂忠言逆耳卻有利於行事,毒藥(指有效的強烈藥品)苦口卻有利於治病,希望沛公能夠聽從樊噲的勸告啊!」

  連張良都出馬了,劉邦也明瞭這是大多數親密戰友的心意,違背了將失去大家的支持,便慨然將軍隊退出咸陽,還軍灞上。

  由這事件也看出了劉邦的班底已日趨成熟。

  出身不高、原本井非正規軍的劉邦直屬軍團,比起西征的其他軍團成熟多了。

  經過兩年多的奮鬥,這些沛縣起義的原班人馬,逐漸有了角逐天下的宏大志向。他們不再只是跟著起哄的反叛軍,而是自認有安定社會秩序的責任,因此不但在軍紀上比其他軍團要好很多,而且也看不慣到處搶劫金銀財貨的勝利軍。只是這種掠奪行為在當時並不違法,所以想阻止也無可奈何,惟一的希望是讓所有西征軍團全部離開咸陽,使搶劫的行動可以告一段落。

  樊噲的諫言,多少便是他們的希望,因此劉邦只得宣佈撤軍。

  但這仍不足以阻止其他西征軍團再私自進入咸陽城,於是在蕭何等人的規劃下,劉邦極力設法維持咸陽城的秩序。

  過去秦王朝維持治安的法令又多又嚴,所以一般人不敢隨便違法。如今秦王朝已亡國,新的政權尚未建立,而且領先破壞秩序的又是這些勝利軍團,這些舊朝法制根本不可能獲得他們的遵守。

  如果再擬定一大堆法制,也不可能馬上引起眾人的注意。

  出身楚境、頗受老莊思想影響的蕭何,認為法律愈簡單愈能夠使眾人認同,也愈能產生急效。

  §約法三章,劉邦樹形象

  十一月,各軍團在灞上附近駐營完成,劉邦便在秦皇宮召見各軍團領袖和關中諸縣長老、豪傑,正式宣告:「關中父老對秦王朝的嚴刑苛法,相信身受其苦已很久了。我和全體起義的諸侯有共同約定,先進入關中者為王,因此我是公認最有資格成為關中王的人。

  「如今我便以王的身分和父老們約定,只訂立三個最基本維持治安的法律:從現在起,沒有任何理由,殺人者判處死刑,傷人和搶奪盜竊的也依情況輕重處以應得之罪。至於其餘秦法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及民眾的地位、工作和生活習俗,一切如常。

  「我今天到這裡來是為父老除去生活疾苦,不是來欺負和搶奪你們的,所以大家不用恐懼驚慌。」

  「也因此我下令所有軍隊撤軍到灞上,並等待其他諸侯軍隊到來,重訂規定統治管理的辦法!」

  劉邦並派遣使者配合秦國原任官吏,到各郡縣鄉邑張貼公告,表示徹底執行之決心。

  其他的西征軍團將領看出劉邦維持軍紀的決心,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關中地方很快又恢復了秩序。

  咸陽城的官吏、百姓和關中各鄉邑的大老、村民,想不到亡國後仍能獲得如此保障,無不大喜,爭先恐後地持牛、羊、酒到軍中勞餉。

  蕭何便告誡劉邦不要接受,以充分表示愛民和不擾民的決心。

  於是劉邦撫慰前來勞軍的秦國大老說:「我們軍隊的精糧很多,若不缺乏,絕不勞民,你們自己好好保存起來吧!」

  秦民因而更感其恩德,唯恐劉邦不為秦王。

  老子所謂「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的道理,的確被劉邦集團發揮殆盡了。

  §中國戰史上的又一悲劇

  項羽在接受章邯投降後,封章邯為雍王,並將之留在自己身邊以就近監視。

  又將秦軍二十萬投降的官兵,委由和叔父項梁頗有交情的上將軍司馬欣率領。

  解除了這支秦國最可怕武裝部隊的牽制,項羽自然火速向關中推進。

  這時候發生了件嚴重的悲劇。

  章邯不在軍中,司馬欣雖能幹,但他是策動降楚的主謀,早已失卻部屬的信心。加上項羽不相信秦軍能心悅誠服,又派遣不少楚軍的中低層將尉和小領隊參雜于秦降兵中。

  在這以前,秦軍一向看不起諸侯軍,所以彼此相遇時,諸侯軍經常是受辱者。如今諸侯軍反奴為主,自然也不會善待秦降軍了。不但這些幹部經常欺淩其他部隊的士兵,也常藉故攻擊秦國的降卒,甚至公然取笑、侮辱他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