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


  以無味和五味,指的是水以無味,故甘、酸、苦、辛、鹹等五味皆能與其和。如果為君王的,能體會為政之平淡。清靜、無為,便能使百官各施其用。是以統合一國的君王若寬和,天下之理反而易得也。在中國這種複雜又幅員龐大的國家,君王的清靜無為,拱己身而南向為王,不正也是儒家理想中的堯舜聖君嗎?

  秦始皇在治理工作上,不能算不認真。面對華夏文明崩潰後的亂局,秦始皇急著有所為,積極主動想引導新文明的建立。心中有強烈的理念和使命感,正好也是秦始皇和李斯為主的外籍政團執政時的最大問題。

  秦孝公的變法使秦國的發展實力大增,但秦惠王以後的過度膨脹也帶來了新的危機,昭襄王中期後不斷採行恐怖的屠殺政策,已充分顯示這股新的文明,也發展到了力不從心的瓶頸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這個問題更形嚴重。戰爭結束後,本來也有機會讓秦始皇去思考新的策略,規劃長治久安的制度,但秦始皇本人和宰相李斯心中的政治理念太強,反使他們看不到問題所在,甚至曲解了問題的徵候,使新成立的帝國,因行動力的僵化而面臨崩潰的危機。秦始皇的勉強力行強制式中央集權,其實只是使問題更加的惡化而已。

  ◎第三章 動亂再起

  〖陳勝提出他苦思甚久的計劃,假冒扶蘇及項燕之名,向全國各地發出檄文,要求聯合共同反抗秦政。……胡亥即位一年不到,叛軍已遍佈全國各地了。〗

  §力不從心,統一前後判若兩人

  秦始皇13歲時即位為秦王,由於年紀太小,由呂不韋攝政,一直到即位第9年、22歲時,才以嫪毐事件發動政變,掌握實權。他在執政門年後完成統一大業,到50歲時去世,一共作了11年的皇帝。但由史料記載觀察,統一前後的秦始皇可以說是判若兩人。統一前的秦王政,勇武過人,做事積極又冷靜。但統一後的最後10年間,他變得暴躁、情緒化,並顯然地傾向神秘主義,對自己的身體失掉信心。太大的工作壓力,已使秦始皇有力不從心的無力感。

  統一後的第一年,秦始皇在廷議時,對皇帝名稱及政治制度的決策,仍充分顯現敏銳的思辨及創意。

  第二年,工作的重點仍放在咸陽,最大的工程是著手規劃並興建全國的馳道。大興馳道的目的,便是為了有效推動中央集權的政務。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在這個年度,秦始皇和李斯是如何積極展開行政、經濟,以及文化的統一工作。

  不過這一年卻也是秦始皇一生的轉折點。幼年期痛苦的環境,使秦始皇個性中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更加深了他極端的自尊心,使他在政策的推動上傾向完美主義,經常過分強制屬下在執行政令時的徹底。但是統一政策的推行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使秦始皇嘗到執政以來最大的心理挫折。

  始皇28年,政策的推行問題重重,特別是齊、楚兩地一直未能穩定下來,逼得秦始皇不得不展開宣示皇威的天下大巡幸。他由咸陽直至東方的齊地,走到海邊,便轉南向楚國的江蘇,再往西向湖南、湖北,然後回到咸陽,幾乎繞了大半個中國。其間最引人注目的是泰山封禪及派徐市(福)東海求仙兩件事。

  齊國原本便是文明發展最早的地方,神秘主義盛行,祭祀的儀式最為完備。秦國的祖先早年便來自齊地,因此泰山封禪對皇權的宣導頗有意義。

  但派徐市東海求仙,則顯然和秦始皇早年的純理性思考不合,或許是因為重大的成功讓他沖昏了頭。但求仙是為尋找不死之仙丹,一個健康的人,腦中是不容易裝進「死亡」概念的,這顯示秦始皇對自己的身體已喪失了信心。或許太多的工作要做,樣樣推動又不那麼順利,使他在身心上遭受太大壓力,健康上也嚴重遭到損害。

  尤其東方的不穩定,讓秦始皇覺得最沒有面子。雖然秦皇朝的主流派是李斯為主的法家,但秦始皇對齊魯兩地的儒生和方士,一直給予相當的尊重,主要也在尋求解決東方問題的答案。始皇29年再度東巡,卻在博浪沙險為韓國遺族張良派人刺殺,幸好刺客只擊中替身的車子,始皇倖免於難。31年又在咸陽微行中遭到襲擊,顯示統一後的治安情形反而日益惡化,連首都的安全都有了問題。特別是始皇高度的曝光率,使自己的生命倍受威脅,這對一向缺乏安全感的秦始皇來說,相信已造成他心裡的嚴重壓力。

  §一句謊言,興建萬里長城

  始皇32年,面對國內外重重問題,秦始皇不但失掉了信心,也逐漸失去了耐心,或許健康惡化也已經日益嚴重了。雖然先前有徐市求仙一去不回的先例,但在這年的東巡中,他再度派出燕人盧生前往海上求仙人指點,以瞭解他個人和國家的未來,結果自然得到的是一篇冠冕堂皇的頌揚和安慰的隱辭。秦始皇雖稍感安心,但仍無法滿足他想追尋的答案,於是他要求盧生再入海求鬼神指示,盧生被逼不過,便取回了一句「亡秦者胡」的警語。

  依照當時的常理,秦皇朝既已統一天下,國內任何勢力自然不可能有所威脅了,因此盧生很巧妙地把可能的危機推給北方的異族胡人。對自己統治已喪失信心及耐心的秦始皇,立刻情緒地想撲滅北方的敵人,他不但立刻派遣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征匈奴,並下令修築中國史上最大的工程——萬里長城。

  自春秋時代以來長期威脅華夏文明的戎人和狄人,力量雖然逐漸衰竭,但不久北方又有一個遊牧民族興起。他們擅長騎射,機動性極強,更收編了戎狄的殘餘部落,組成了一個北方遊牧民族的聯合陣線。這便是所謂的胡人,也是日後大漢帝國的宿敵——匈奴。

  早從戰國初期起,北方的燕、趙便常受到胡人的侵擾。由於遊牧民族神山鬼沒,駐軍防守根本沒有用,為了不必分出太多兵力影響中原爭霸,兩國便採用築城牆防守的方式。到了秦昭襄王時,胡人也多次威脅秦國北方,為了不分散東戰線的兵力,秦國也開始沿山建築防守用的長城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胡人也常內侵,但規模都不大,忙於推動統一政務的秦始皇,自然沒有興趣關注這件事,因此雙方大致還能相安無事。但為了盧生這句搪塞責任的「亡秦者胡」,使秦始皇一口氣動用30萬大軍北征,並以70余萬的勞力來修築萬里長城。

  蒙恬的北伐軍事行動歷時兩年,第一年攻略了河南地,第二年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34縣城」。

  30萬大軍在人數上雖有絕對優勢,但胡人機動性極高,長征軍補給困難,蒙恬不敢采持久戰,只好也選擇險要的地方修建長城以防守。他一口氣完成34個城池,可見防守線拉得相當長。因此秦始皇乾脆下令重修趙、秦、燕、魏等國的舊有城牆,將它們完全連在一起,以應付胡人的擾亂戰術,這便是所謂的萬里長城了。

  秦國傳統的「企業文化」本是勇猛而積極的,從建國始祖的秦仲、莊公、武公時,便常以極少的兵力和戎人周旋到底,並不斷採取主動突擊的戰術,這也才是秦贏一族的立國精神。但統一後的內外不利局勢,使秦國的作戰力軟化了,他們無法面對機動式的戰法,只好修築靜態的防禦城牆,充分顯示秦贏傳統文化的衰退。萬里長城表面上固然可以防止敵人的隨時入侵,但也限制了自己的北上發展。秦始皇修築長城雖然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但他對胡人的過度恐懼,以及對自己作戰能力的喪失信心,都象徵著秦贏一族賴以統一中國的活潑文化,已經蕩然無存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