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孔子傳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此以外則全可忘。人不可一日不食,在孔子心中,亦何嘗一日忘憂。然所劇即在此學此道,即在此憤此樂之中。故孔子畢生,乃若常為一忘食忘憂之人,其實則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平日此一番學養,此一番志好,此一番心胸,此一番追求,即孔子生命精神之所在,但此實亦無人能知,孔子亦偶自作此吐露。其「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之八字,即在孩提之童,初學之年,皆可有之。惟孔子則畢生如是而已。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十八) 接輿之名,屢見於先秦諸子之稱述。范瞧鄒陽皆以與箕子並稱,皆謂其人佯狂避世。今疑接輿或是故蔡遺民,淪落故地,遂為楚人。韓詩外傳:「楚狂接輿躬耕以食,楚王使使者齎金百鎰,願請治河南,接輿不應,與妻偕隱,莫知所之。」則葉公致蔡於負函,接輿或在其內。楚王欲用接輿,其曰願請治河南,固屬傳說,然亦透露了楚王之意在懷柔當時故蔡之遺民。 而接輿之歌而過孔子,正不喜孔子以中原諸夏有名大人前來楚邦。若果從仕于楚,將更是一危殆之道。其歌意當在此。今不知孔子當時所抱見解如何,其所欲與接輿言而不獲者系何等言。要之接輿當抱有亡國之痛,其于楚人之統治,必有非吾族類之感,不得僅以與後世如莊老之徒之隱遁不仕同視。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 「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 「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十八) 此事當與前事同在孔子自陳適蔡之道途中。長沮、桀溺,疑亦蔡之遺民。苟不從仕,則惟有務耕為活。 然乃遠知魯國孔丘與其徒仲由,固屬當時孔子與其門弟子之聲名洋溢,無遠弗屆。然此兩人亦非尋常耕農可知。而其意態消沉,乃若於世事前途了不關懷,實亦有感於其當身之經歷。宗邦播遷,鄉井非昔,統治者亦複非我族類。其不能複有鼓舞歆動之心情,宜亦無怪。孔子意,處此無道之世,正更感必有以易之,則惟求與斯人為徒以共昌此人道,固非絕群逃世之所能為力。然孔子此等意見,亦無法與如長沮、桀溺之決意避世者深論,故亦只有悵然憮然而已也。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地。子路問曰: 「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十八) 此丈人亦當在遇見接輿與長沮、桀溺之一路上所值。孔子行跡遍天下,乃在此一路上獨多遇異人。正因蔡乃諸夏舊邦,雖國勢不振,猶有耆獻。平日或為士,或為吏。一旦其國遠徙,其不克隨行者遂淪落為異國之編氓,賴耕農以自活。孔子抱明道行道之心,曾一度至齊,不得意而歸。又以不得意而去魯至衛,複以不得意而去。亦曾一度欲去之晉而未果,道因于宋。其在陳,雖仕如隱。今之來楚,宜無可以久留之理。其平日,尊管仲以仁,嘗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十四)又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十四)夷夏之防,春秋所重。然當孔子世而竟無可作為。其告葉公,亦止曰:「近者悅,遠者來」,其去此下孟子告齊宣王,曰:「以齊王猶反手」,豈非無大相異。果使能近悅遠來,豈不葉公即可以楚王。然孔子之命子路告丈人亦曰:「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是孔子在當時已明知道之不能行,而猶曰「君子之仕,以行其義。」蓋道不能行,而仍當行道,此即君子之義也。君子知道明道,乃君子之天職,若使君子而不仕,則道無可行之望。 人之為群,不可無家庭父子,亦不可無邦國君臣。 果使無父子,無君臣,則人群之道大亂。君子不願于其自身亂大群之道,故曰君子之仕以行其義。不能使君子不義而仕,然君子亦必不認仕為不義。今丈人只認勤四體分五穀為人生正道,尚知當有父子,而不知同時仍當有君臣。此丈人或亦抱亡國之痛,有難言之隱,故孔子謂之曰隱者。孔子嘗欲居九夷,又曰乘桴浮於海,是孔子非不同情隱者。然世事終須有人擔當,不得人人皆隱。 接輿、長沮、桀溺三人,皆直斥孔子,驟難與三之深言。惟此丈人並不對子路有所明言深斥。孔子欲為丈人進一義解,故又使子路再往。亦非欲指言丈人非,特欲廣丈人之意,使知處人世有道,有不盡于如丈人之所存想者。而不期丈人已先去滅跡。在此,丈人自盡已意即止,不願與孔門師徒再多往復。其意態之堅決,亦夏如接輿之趨避。然而就此四人之行跡言,則此丈人若尤是為高卓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