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孔子傳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憲即原思,以貧見稱,亦能高潔自守孔子使為宰,與祿厚,原憲辭,若以為恥。故孔子告之,邦有道,固當出身任事,食祿非可恥。若邦無道,不能退身引避,仍然任事食祿,始可恥。此見孔門師弟子無一事不是講學論道,而孔子之因人施教亦由此可見。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三) 定公之問,必在孔子為司寇時。是時三家擅權,政不在公室。君使臣以禮,則對臣當加制裁,始可使臣知有敬畏。臣事君以忠,則當對君有奉獻,自削其私權益。孔子辭若和緩,但魯之君臣俱受責備。孔子之主張墮三都,其措施亦即本此章之意。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十三) 定公只漫引人言為問,故孔子亦引人言為答。觀定公兩問,知其非有精志可成大業之君。當時用孔子者亦為季氏,非定公。而孔子預聞魯政,乃欲抑私奉公,即不啻欲抑季氏奉定公,則其難亦可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