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孔子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然孔子當時所欲進行之大政事,首先即為剝奪季孫氏以及孟孫、叔孫氏三家所獲之非法政權,以重歸之于魯公室。此非孔子欲謀不利於三家,孔子特欲為三家久遠之利而始有此主張。故孔子直告季孫,謂依古禮,私家不當藏兵甲。私家之封邑,其城亦不得逾百雉。 孔子以此告季孫氏,正如與虎謀皮。然季孫氏亦自懷隱憂。前在昭公時,南蒯即曾以費叛。及陽虎之亂,費宰公山不狃實與同謀。今陽虎出奔已三年,而公山不狃仍為費宰,季氏亦無如之何。其城大,又險固,季氏可以據此背叛魯君,然其家臣亦可據此背叛季氏。 今季氏正受此患苦。故季氏縱不能深明孔子所陳之道義,然亦知孔子所言非為謀我,乃為我謀,故終依孔子言墮費。其實孔子亦不僅為季氏謀,乃為魯國謀。 亦不僅為魯國謀,乃為中國為全人類謀。就孔子當時之政情,則惟有從此下手也。費宰公山不狃,即其前欲召孔子之人,至是乃正式抗命。前一年,侯犯即以叛適齊。孔子與子路之提議墮三都,殆亦由侯犯事而起。其時齊已歸於魯,故叔孫氏首墮,亦以其時無宰,故墮之易。叔孫輒乃叔孫氏之庶子,無寵。陽虎之亂,即謀以取代其父州仇,既不得志,至是乃追隨公山不狃同叛。其時叔孫一家亦複是臣叛於外,子叛於內,各競其私,離散爭奪,與季孫氏家同有不可終日之勢。依孔子、子路之獻議,庶可振奮人心,重趨團結。惟孟孫氏一家較不然。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受父遺命,往學禮於孔子,然懿子襲父位,主一家之政,其親受教誨之日宜不多。殆是見道未明,信道未篤。雖不欲違孔子墮都之議,然前陽虎之亂,圖殺孟懿子,而陽虎欲自代之,幸成宰公斂處父警覺有謀,懿子得免,陽虎亦終敗。故懿子極信重處父。處父所言亦若有理。自當時形勢言之,春秋之晚世,已不如春秋之初年,列國疆土日辟,國之國間壤地相接,已不能只以一城建國。墮都即不啻自毀國防,故曰: 「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抑且三家自魯桓公以來,曆世綿長。當懿子時,孟氏一家兄弟和睦,主臣一氣,不如季叔兩家之散亂,則何為必效兩家自墮其都。懿子既不欲公開違命,亦兩可于處父之言,乃一任處父自守其都。處父固能臣,而季叔兩家見成之固守,亦抱兔死狐悲之心,乃作首鼠兩端之計,不復出全力攻之,於是圍成弗克。墮三都之議至是受了大頓挫。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 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六) 時費宰公山不狃已奔齊,季氏懲於其家臣之兇惡,乃擇孔子弟子中知名者為之。閔子騫少孔子十五歲,已屆強仕之年,在孔門居德行之科。季氏物色及之,可謂允得其選。然閔子堅決辭謝。今不知此事約在何時,當已在圍成弗克之後。魯國政情又趨複雜,閔子或早知孔子有去位之意,故不願一出也。論語記孔子與人語及其門弟子,或對其門弟子問答,皆斥其名。 雖顏冉高第亦曰回曰雍。獨閔子雲子騫,終論語一書不能損名,其賢由此可知。惜其詳不傳。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十一) 此事不知在季氏欲使閔子為費宰之前後,然總是略相同時事,相距必不遠。當時季氏選任一費宰,必招之孔子之門,其尊信孔子可知。子羔少孔子三十歲,與顏子同年。定公十二年,子羔年僅二十四。孔子欲其繼續為學,不欲其早年出仕,說如此將要害了他。 子路雖隨口強辨,然亦終不果使。孔子當時雖為魯司寇,獻身政治,然群弟子相隨,依然繼續其二十年來所造成的一個學術團體精神,據此亦可想見。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瘐。」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間,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六) 此兩事並不同在一時,乃由弟子合記為一章。孔子為魯司寇,其弟子相隨出仕者,自子路外,又見此三人。子華,公西赤字,少孔子三十二歲。若以魯家公十一年計,是年應二十一。冉求少孔子二十九歲,是年應二十四。皆甚年少。子華長於外交禮儀,適以有事,孔子試使之于齊。冉有長理財,孔子使之掌經濟出納。子華之使齊乃暫職。冉有掌經濟,乃近在孔子耳目之前。故二人雖年少,孔子因材試用,以資歷練。子路不悟孔子之意,乃欲使子羔為費宰,此當獨當一面,故孔子說要害了他。原思少孔子二十六歲,較冉有、子華年長,然亦不到三十歲。孔子使為家宰。 是孔子為魯司寇已引用了門下許多弟子。子路最年長,薦為季長宰。原思、冉有、公西赤諸人則皆在身邊錄用。而如閔子騫、冉伯牛、仲弓、顏淵,皆孔門傑出人物,孔子並不汲汲使用。閔子騫拒為費宰孔子亦默許之。孔子蓋欲留此輩作將來之大用。是孔子一面從事政治,一面仍用心留意在教育上。政治責任可以隨時離去,教育事業則終身以之。至於俸祿一節,孔子或與多,或與少,皆有斟酌。其弟子或代友請益,或自我請辭,亦皆不苟。師弟子之間既嚴且和,行政一如講學,講學亦猶行政,亦所謂吾道一以貫之矣。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十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